中医辩证治疗牙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1

中医辩证治疗牙痛

黎漓江

巴中市巴州区清江中心卫生院 四川巴中 636025

牙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按照中医理论来,牙痛的病因多为风虫上扰、阳明积热上壅、肾气不足、肾髓不充导致。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因寒症引起牙痛的患者会怕风、患牙遇凉则疼痛加重,严重者还伴有发热、头痛或舌淡苔白脉浮紧,而因热症引的患者表现为患者遇凉疼痛减轻,牙龈红肿热痛,并有口渴、咽喉痛、舌红苔黄、舌红苔黄脉浮数的情况。中医把牙痛类型分为5种:风邪型牙痛、龋齿型牙痛、胃火型牙痛、寒热错杂型牙痛、肾虚型牙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5种牙痛的中医治疗方式吧:

1风邪型牙痛

患上风邪型牙痛其临床特点为牙痛、畏冷热,牙齿牙龈痒痛难以忍受,或舌淡苔白脉浮紧,或其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时可采用归芎散化裁,具体的药方组成为:羌活20g,当归10g、川芎20g,白僵蚕、蝉蜕药物各10g,防风、薄荷(后下)及连翘10g。若患者出现面色发白、唇白和舌淡红,若患者有心悸情况可在上述药方中加阿胶30g。

2龋齿牙痛

龋齿型牙痛其初期并无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牙齿组织变白、逐渐变成黄褐色,而其后病变部位的牙齿组织均变软脱失,坏成龋洞,若食物进入龋洞,导致牙齿受到刺激而疼痛。若漱口不及时、久则生虫,治疗时以清除湿热、解毒杀虫为主,临床上可采用小续命汤化裁治疗效果显著,若患者体质偏寒者,可加细辛6g、偏热重者加石膏20g进行治疗,并使用2%硼酸进行漱口,以缓解其临床症状表现,可于早上、中午和晚上各漱口一次,保持口腔部位的清洁,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甜腻等食物。

3胃火型牙痛

此类牙痛患者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唇口红、舌质红紫苔黄。治疗该疾病类型可采用白虎汤化裁,具体药方内含知母20g、石膏30g、甘草5g和10g粳米。倘若患者大便干燥可在上述药方中加冬葵子30g,瓜蒌仁30g连翘10g,可起到清热通便之功效。若眉棱骨痛者可加白芷、柴胡、薄荷各12克;若患者大便如羊屎则加大黄、黄连、黄芩各15克,其中,该类药方不适合妇女、小孩及老年体弱者使用。

4寒热错杂型牙痛

该类型的牙痛患者多表现为齿龈疼痛,得寒得热随着牙痛程度无明显变化,也无减轻的情况。现中医多采用小续命汤化裁进行治疗,其方药组成为桂枝、川芎、麻黄、白附子(久煎)、人参、黄芩、白芍、杏仁(去皮尖)、甘草、防己各10g,倘若患者有口渴多饮、小便发黄、舌苔红白或厚或微黄,可以采用沙参代替人参,上述方药中的黄芩、白芍用量增至30g;倘若患者无口干渴症状、小便清长或苔白薄,则可以将桂枝、白附子、麻黄用量增至13g,而黄芩、人参用量减至6g。

5 肾虚型牙痛

该类型的牙痛患者多表现为牙齿松动或疼痛难忍,麻木不仁、小便清长或颜色微黄,治疗该类型的牙痛可以采用知柏地黄汤化裁进行治疗,该方药组成:知母、黄柏(盐水炒)、山茱萸、山药、杜仲(盐水炒)各20g、茯苓、怀夕、泽泻、补骨脂各10g,在加上制首乌30g、熟地黄50g,若患者具有腰膝酸软病症可在上述药方上加菟丝子30g、杜仲(盐水炒)20g;口渴咽喉干痛者可加枸杞子30g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牙痛的中医治疗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牙痛所采取的中医治疗方式有所不同,一旦发现有牙痛情况,您可以选择大型正规医院进行确诊,找到病因再治疗,根据实际病情程度来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案。若牙痛剧烈、出脓渗血,遇冷痛减,遇热痛重,且头痛难以忍受,治疗时需以清胃泻火,凉血止痛为主;牙痛较为轻微、多为隐隐发作、齿龈淡红微肿、牙齿浮动、牙根松动,咽干,口渴、腰膝酸软等,治疗时候应以滋阴益肾,降火止痛为主进行辨证治疗,平时需善待牙齿,勿咬过于坚硬之物,避免牙齿与牙龈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