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讨论

吴昊

辽宁德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注重做好混凝土以及后浇带工程施工工作是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着重把握该类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通过该类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以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等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后浇带工程 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稳定性,就需要着重把握整体工程的结构特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混凝土以及后浇带工程的施工管控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把握好相关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准。要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高度关注,体现出应有的技术优势和价值,进而促进工程综合性能的提升。具体来说,建筑工程混凝土以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结合具体情况编制相对应的混凝土施工方案。

针对建筑工程而言,注重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首先要编制与之相对应的施工方案,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着重做好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工作,确保各类工序能够得到严格的管控,对于相关影响因素、重点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然后在施工方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针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环节,要做好混凝土质量的严格检测和把关工作,通过严格细致的检测,符合质量标准之后才能用到施工现场。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搅拌站进行相应的搅拌,以此符合相对应的施工要求。同时,在原材料的配比方面也要进行严格的把关,科学合理的配比,然后着重做好材料的验收和检查。同时要针对原材料的含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定,如果含水量过大的话,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能充分满足要求,因此要充分控制好含水量。同时要充分做好水泥地控制,严格做好审核和复检工作,只有足够合格之后生成相对应的质量报告,这样才能进行充分应用。

3、做好浇捣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捣前,钢筋工程,水电的预留预埋,支模架等等相关流程都要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测,确认其验收合格之后,对于模板要先湿水。同时在现场,针对泵车的位置要有效设置,在人员操作过程中,针对所使用的马凳要用水接至楼层,临时配电箱接至现场,确保各项工作准备完毕之后才能进行充分的施工。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停电、停水等问题,并且确立应急处理预案。

4、做好混凝土的浇捣

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之后要严格检测混凝土的具体坍落度,只有确认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应用。如果不够合格要在第一时间退回搅拌站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浇捣要严格遵循相应的线路进行浇筑工作,同时要分层推进,振动棒要按快插慢拔的原则,上下分层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mm,以此确保新混凝土和旧混凝土能够充分地融合,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坚固性,耐久性。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而言,对其厚度要有效控制。

5、混凝土的养护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冬季或者夏季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保暖或者降温等工作,以此有效规避温度裂缝问题出现。养护时间尽可能超过7天,同时针对应用的外加剂也要有效保护,至少保护14天。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具体施工规范和要求有效施工,以此体现出应有的养护效果。

二、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1、有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时间

针对浇筑后浇带的具体施工时间而言要充分的控制好通常情况下,针对高层建筑主体部分而言,要同步施工和混凝土工程进行同步推进。如果楼群的施工量相对来说比较少,可以在楼群施工完毕之后,主楼施工并没有完成的时候进行相对应的施工。裙楼的荷载产生的沉降在前,主楼的沉降在后,且主楼荷载造成的沉降多于裙楼的荷载,因此在针对后浇带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控好时间,等到主流完全沉降之后,进一步有效做好后浇带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工作。  

2、选择高质量的材料

在针对后浇带工程进行浇筑之前,要全面清理好裂缝,把上面的积水排除,确保后浇带工程两边的构件能够在表面保持着湿润的状态,至少超过24小时。在选择相关材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取无收缩的混凝土,同时要添加相对应的膨胀水泥或者膨胀外加剂等等,以此体现出应有的水泥配置效果。

3、做好后浇带前期准备——预设模板

在准备模板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施工图纸来有序操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要预设相对应的钢筋网模板,确保模板的网丝规格保持一致,和钢丝的粗细有效适应,同时,要充分确保模板的强度、刚度符合既定的要求,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使用质量。

4、做好后浇带的保护

后浇带施工缝要得到切实有效的处理,从根本上有效规避缝隙内部杂质或者积水等问题出现。针对后浇带的两端,要有针对性的设置挡水砖,以此更有效地进行防渗漏施工。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用模板在顶部进行覆盖,或者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在4周设置出相对应的围护结构,以此体现出应有的保护效果。

5、严格控制后浇带的浇筑工序、温度、配筋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针对浇筑的具体温度施工工艺和配筋等相关情况进行高度的关注,注重做好关键环节的质量把关工作。同时充分遵循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做好现场作业工作。对于浇筑时间与浇筑温度等相关内容要高度重视,并且可以合理的控制。在施工之前,要充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且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对于收缩缝,沉降缝等等进行分类管理,科学合理的控制,以此有效规避水分流失过快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钢筋作业人员要从根本上提升作业水平,在切割钢筋的过程中,要从整体性出发,尽可能减少接头,充分遵循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钢筋配置,以此确保钢筋的配置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呈现出应有的质量要求和规范。

6、把握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相关部位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进而呈现比较典型的渗漏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高度重视防水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特别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关键部位,要切实有效的应用防水施工技术,落实相关技术要点,充分应用防水材料,提升其防水性能。在防水施工作业过程中,要在混凝土后浇带外侧砌筑有效的挡墙,对于整体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同时要结合具体情况,着重做好外墙防水和场地土方回填工作。在对后浇带的混凝土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周边的环境以及结构特性,选择相对应的混凝土材料,尽可能有效应用收缩性低或者带有膨胀性的混凝土材料。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能够充分看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着重做好混凝土以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关键所在,要充分把握不同技术要点和施工要求,进一步落实各项应对策略,分析影响因素,以此确保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根本上的提升,避免渗漏等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余永辉,吴东起,张慧梅.建筑结构施工中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研究[J].地产,2019(22):121.

[2]叶华阳.探析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21):31+33.

[3]张高强,周建萌,尚武周,杨矛.地下室结构自防水关键施工技术研究[J].陕西建筑,2019(11):25~27.

[4]蔡聪慧.解析建筑工程混凝土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25+69.

[5]朱健,张鸿飞,刘建华,申屠洋锋,杨冬辉.大跨高支模清水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7(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