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泵房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水利工程中的泵房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郑丽

郯城县水利建筑工程公司 2761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水利工程逐渐扩大规模。泵站是最常见的水利工程之一,其主要功能包含灌溉、排涝、防洪、发电、排污等,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为保证泵房工程施工质量,专业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水平是关键。通过对一般泵房施工方案的总结分析,将其施工分为基础结构、主体、砌筑粉刷三个阶段,并提出质量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泵房;施工技术;重难点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泵站肩负着一定区域内灌溉、防洪、除涝以及供水、调水的工作,在城市给水、排水和农田灌溉以及跨流域调水等工作当中起到合理调度与管理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可见,作为泵站施工主体的泵房施工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下面就泵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健全展开进一步词论。

1泵房施工方案概述

1.1水利工程泵房基础工程施工

作为泵站施工的核心内容,泵房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施工步骤如下:第一,对附近道路和场地进行修正和平整;第二,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同时进行准确的放样测量;第三,布设用于排水和降低水位的设施;第四,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开挖基坑,同时挖出土料、石料分类管理,以便后期填筑使用;第五,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膨胀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为了保证泵房的质量和结构稳定性,需要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在泵房基础工程施工中影响泵房质量的因素有:温度、气候、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方案技术等。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中泵房基础工程的质量,需要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对这些因素一一考虑。也就是说施工方案设计直接决定泵房,甚至是泵站和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

1.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混凝土、钢筋、模板工种相对于工程独立按从下向上的顺序施工。施工工序为:定位放线→柱钢筋安装,防雷焊接→柱模板安装→柱混凝土浇筑→柱混凝土养护→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安装及预埋管线→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1.3砌筑、粉刷阶段

装饰与安装施工中,不进行分区施工,分别组织专业班组紧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施工计划于结构完成时开始插入。楼层不准许住人,不影响楼层砌体施工,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原则上顶棚与墙面抹灰随砌体进度进行,施工中特别强调安装配管要求在砌体墙线放完后、砌体施工前开始配管。

2水利工程中的泵房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1水利工程泵房基础工程施工原材料选择

水利工程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相应的对水利泵房基础施工原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的是掺6%水泥砂卵石。由水泥和砂卵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砂卵石是从河边砂卵石料场购买的,而水泥选择外购P.C32.5R水泥。

填筑料选择的砂是中粗砂,卵石选择的是混合料卵石,水泥选择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这三者混合而成的填筑料,具有很强的强度和硬度,能很好满足泵房标准要求。

在排涝泵站泵房砂卵石混合料按照每方混合料(砂卵石配比4:6)砂820kg,卵石1230kg,6%P.C32.5水泥123kg拌合;拌合由机械拌合(包括一台反铲,两台装载机)。掺拌遍数暂定为3遍,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拌合遍数直至拌合料颜色均匀。

2.2做好施工排水

泵站施工的前提是要具备干地施工条件,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排水性的良好,将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升上来,起到有效保护地基的作用,并在减少开挖工程量的同时,使岩基与建筑物基础二者有更为良好的结合。一旦施工排水问题处理不好,既会增加施工难度,又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给工程的运行管理留下问题隐患。施工排水同地基地质与开挖的程序、深度和外水位高度、地下水位高度、施工季节等都关联紧密代在泵房基础工程施工中规划与设置泵站施工区排水系统时应将施工地地形、地质条件与水文、气象以及排水量大小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其与场外排水系统的协调性与适应性;基坑外围要设置有截水沟;渠系上提水泵站建设中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地下水排除。基坑的排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初期排水,一种是经常性的排水,初期排水时排水量的构成有基坑或围堰范围内积水量与可能降水量以及抽水过程中围堰与地下渗水量等,需要通过一定计算才能将其确定下来。在经常性排水工作开展中,要分别对渗流量与施工弃水量以及排水时的降水量进行计算,同时,降水量不能与施工弃水量叠加在一起;设备的选定需要将最大抽水强度确定下来,而最大抽水强度则要根据施工弃水量和降水量中数值较大者与渗流量相加之和来确定。此外,基坑的排水或降水要以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状况为依据选用不同的排水方法,如集水坑、井点法等,其中集水坑排水、降水的方法适用于无承压水地层,井点排水、降水的方法适用于砂、砂性土以及砂卵石这类有压承水地层。

2.3综合考虑施工技术

只有在结构设计中对泵站建造施工技术及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才能达到安全性、经济性的设计目的,体现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完美结合。结构设计应当结合经常遇到的与施工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泵站混凝土原材料选用、施工技术、控制应力比以及施工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的材料供应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给施工带来便利,再比如确定高强度混凝土的泵送措施,以保证结构的施工进度以及强度等级,防止造成严重的设计变更和工程进度延误。

而施工安全方面,诸如泵站建造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好施工堆载的问题,防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超载现象造成的构件破坏。而施工单位必须了解结构设计的详细说明并逐一落实,做好技术交底。设计与施工的分离会无形中加大工作衔接的难度,只有将结构设计与施工因素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减少整个泵站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不稳定因素,保证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与合理性。

一个优秀的泵站工程设计是各专业设计人员团结一致、辛勤努力工作的结晶,它不仅体现工艺的先进完善,更应使各个专业的合理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各专业之间既要分工明确,也要配合密切,在对对方专业了解的基本原则下,相互为设计创造条件。

2.4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

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不但能保证施工人员施工的态度,还能调动员工施工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泵房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高效进行。通过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创建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监督、人人奉献的施工管理体系。还能加强每个施工环节的衔接性,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结语

泵站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多专业交叉的施工过程,除本文所述施工技术要点外,还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在施工安排时,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特性,进行合理调配,施工中宜多创造工作面,减少设备运行相互干扰。明确各分部分项的主次,确保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工期,协调各单项工程的进度,减少干扰,使整个工程协调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丘传忻.泵站[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刘志明,王德信,汪德爟.水工设计手册:基础理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