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屋面防水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浅析屋面防水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段石磊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002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新型材料新型工艺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在关注建筑物的安全性前提下,也越来越重视日后居住的舒适性,屋面防水施工效果的优劣,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容小觑。屋面如若发生渗水、漏水现象,不仅影响了主体建筑的使用寿命,还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少的困扰,影响正常生活,无法满足人民对生活舒适度的期望要求。如何提高屋面的施工质量,克服屋面防水的质量通病,保证不渗不漏,是广大建筑人一直研究的一个课题。针对屋面防水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发生的原因,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办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经验,主要分析了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屋面防水;质量控制;屋面坡度;细部处理;蓄水试验

绪论

屋面出现渗水漏水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一直是各地专家重点攻克的难题。一方面是防水卷材原材料质量、基层处理、成品保护等原因,再就是施工过程不规范、管理人员意识差。采取正确的施工工艺以及严格控制原材及施工等措施,从而减少没必要的返工,节省资源,保障工程合格竣工及后期使用。

一、屋面防水渗水漏水原因分析

1、产品原材料质量过次

防水材料质量是屋面防水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等于不符合标准,加强材料质量管控,是保证屋面防水质量的关键。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型材料相继问世但由于价格较高缺乏施工经验,且各方性能都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还是采用廉价的防水材料居多。但是廉价防水材料市场仍处于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的局面,伪劣产品以比正规产品大幅优惠的优势占领大部分市场,使正规的大中型企业难以为继。

2、建设及设计单位不重视

由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意识薄弱或设计经验不足,没有根据建筑物的技术性参数来针对性设计。防水层选材设计本就是设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但是不少设计人员不熟悉防水材料的品质,随意套用施工图集,造成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设计任务繁重,经常一人担任几个项目的设计工作,重心都放到了建筑物的功能布局,立面处理等方面,未对屋面防水做出足够的重视。

3、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薄弱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质量把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管理上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没有做到应有的验收程序,或者验收时应付差事,不去严格把控,让不合格材料进场,让不合格工序进行,让不合格的质量发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施工单位作为质量把控重要关卡,应当加强技能培训,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质量意识,严格落实规范图集要求,严查死卡,能让各项工作的施工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二、防治措施

1、加强材料把控

加强材料把控,需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员,增强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规及规范图集要求,进场前按要求进行测量检查,证件齐全,尺寸达标,规格型号无误后,报验监理单位负责人,建设单位负责人共同在场现场取样,第一时间送检,待检测报告合格后,才能施工使用。现场管理人员应对防水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及时苫盖,防雨、防冻、防高温保存,避免因外界原因导致材料二次污染,影响防水性能。2、规范设计

设计人员应当积极学习,掌握不断出现的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适用范围、使用条件、施工工艺等;还应该熟练掌握并执行防水技术规范及强制性条文中的规定,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性质,使用功能、耐用年限及屋面防水等级,以及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制定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设计方案。

3、增强施工时质量控制

规范设计及备好材料后,施工控制也同样重要。施工管理人员应熟读规范,精通验收要求及各项技术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应加强培训,具备专业的防水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

(1)屋面防水应以防为主,以排为辅,屋面雨水能迅速排走,可以减轻屋面防水层的负担,减少屋面渗漏的机会。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坡度施工,加强施工中的坡度检查和质量评定,以免因坡度不平而引起的存水现象,从而导致渗漏。

(2)认真做好屋面的细部处理:

①檐口、檐沟外侧下端及女儿墙压顶内侧下端等部位均应做滴水处理(鹰嘴或滴水槽,滴水槽宽度和深度不宜小于10mm);

②檐沟和天沟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入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净宽不应小于3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不应小于100mm;

③女儿墙和山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附加层施工前,应将女儿墙和山墙与屋面交界转角处理成圆弧形,方便施工的同时,能保证防水施工的质量;

④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下于300mm的排水坡,管道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管道泛水层的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卷材收头应用金属箍紧固和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⑤屋面出入口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水平出入口还应增加护墙;垂直出入口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应在混凝土压顶圈下;水平出入口附加层在平面上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

  1. 屋面防水细部处理验收检查无误后开始展开大面防水,是保证防水质量的重要措施。

①大面防水施工前,应对基层干燥度进行检验。验收通过后,即可铺设隔汽层或防水层。

②卷材防水层基层应坚实、平整、干净,无孔隙、起砂和裂缝。檐沟、天沟卷材施工时,宜顺沟方向铺贴,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错开不应小于500mm,上下层卷材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应小于幅宽的1/3;屋面找平层分格缝等部位,宜设置卷材空铺附加层,其空铺宽度不宜小于100mm。

③涂膜防水层防水涂料应多遍均匀涂布,涂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膜应薄涂多遍,不得流淌和堆积。

  1. 基层处理剂应与防水材料相容,尽量选择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生产厂家配套的基层处理剂,或用同种防水涂料稀释而成。

  2. 按图纸要求施工时,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应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5-20mm,纵横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分格缝可兼做排汽道,排气道宽度宜为40mm,排气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与大气连通的排气孔相通,排气孔可设在檐口下或纵横排气道的交叉处,排气道纵横间距宜为6m,屋面面积每36m²宜设置一个排气孔,排气孔应做防水处理。

  3. 屋面工程完工后,应按规范对细部构造、接缝、保护层等进行外观检验,并应进行淋水(持续淋水2h,最浅处2cm)或蓄水试验(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以确保其无渗漏,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



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屋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一旦发生渗水漏水现象,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舒适性保证。因此,在设计前就应参照类似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尽可能的在设计环节就将一些易发生渗漏的地方做好预防措施;其次就是要严格根据建筑物的设防要求、自然降雨因素、工程性质等等,选择适宜的防水材料;在施工时就应该严格把控,在找平层、分格缝、泛水处、屋面出入口、伸出屋面管道等细部易发生渗漏的地方做好预防措施,其他部位按图纸要求严格施工,以此来提高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尽可能的克服质量通病,来达到不渗不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部门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 部门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聂策明, 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李毅.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 房地产导刊, 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