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及成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及成效探讨

董纯

天津津滨威立雅水业有限公司 300151

摘要:由于农村地区水资源匮乏、地形复杂、人口分散,且投资水平低、供水设施落后、工程建设标准低、维护人员经验不足以及管网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农村供水系统管网漏损严重,与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宗旨不符。

关键词:供水管网;漏损;措施

引言

漏损问题是影响城镇供水管网稳定与可靠运行的重要问题。其中,城镇供水管网运行中,一旦存在漏损情况不仅会对供水管网的供水水质产生影响,导致其水质降低,而且会出现供水压力与供水量减少等变化,对供水企业的供水服务质量以及企业良好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利影响,是供水企业开展供水管网运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1供水管网漏损原因

1.1管材质量导致的管网漏损

城镇供水管网主要埋设在地下,管网供水运行中不仅会受到长期运行后的自然老化作用影响,而且容易受酸碱土壤腐蚀等因素干扰,一旦管网的管材质量与防腐性能表现较差,就会导致管网漏损发生,对供水管网供水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此外,由于城镇供水管网建设中,所选择使用的管网管材类型多样,包含混凝土管、镀锌管、钢管以及PE管、PVC管等,且不同管材的生产厂商以及工艺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其产品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城镇供水管网施工的地形条件不同,对供水管网的压力影响也不同,其中,部分管网压力较大的路段,容易出现爆管或者是渗漏问题,从而导致管网供水运行中的漏损发生。

1.2管网布局不合理,管网复杂

长期以来,农村大部分管道系统依赖于人的经验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造成了现有管道系统缺乏完善的理论支撑,导致其网络错综复杂、安装冗余、线路复杂、压力不等、无数次事故、严重的漏损、运行和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中国供水管网系统中的普遍现象,难以对管道优化操作做出决策。在如今社会经济水平飞速提高的环境下,与之相匹配的供水系统也在不断地加强配置,强有力的影响了我国农村供水。

1.3工程维护人员经验不足

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的维修管理人员主要由供水管理机构组成,但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工程运行和维护上经验不足,导致农村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得不到保障,供水设施故障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基础薄弱,察觉不到管网跑水、漏水现象或无法准确找到管网漏损位置,工程的实际供水规模和运营成本仍不明确,供水服务的正常发展无法得到保障。

2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

2.1推动市政用水模式改革,减少水量损失

随着大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国家和地方加大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为治理市区降尘、防治大气污染,各城市市容环卫部门根据相关要求加大了购置取水车辆,加大了洒水频次。使原本就存在的洒水降尘、道路清扫行业盗用水问题更显突出。郑州水司针对此种情况,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在做好严厉打击同时,也采取措施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取水需求,减少损失。2016年某市水司和取水单位协商,根据各取水单位取水车辆、洒水频次等情况核算取水量,固定150个消火栓作为取水点签订包干取水协议。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用多用少一个价的用水模式弊端日益显现,洒水车辆激增,洒水方式、洒水时间不规范、不合理,取水量远超包干水量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2018年签订包干水量300万m3,为估算实际用水量,郑州水司采取在消火栓上安装监控设备监测接水次数、流量等数据,估算实际用水量500万m3左右,由此产生的损失水量约200万m3

2.2实施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是供水产销差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供水公司以绩效考核为手段,逐年修订完善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与岗位绩效考核制度。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将年初公司制定的控漏目标,分解到各个营业所,以营业所为产销差控制责任主体,各相关科室挂钩考核,使漏损考核指标与部门干部、职工收入挂钩。岗位绩效考核中,对检漏工单独考核,实行“月度考核,年度清算,多劳多得”的考核方式,根据检漏工每月检出的漏点、漏量,结合其他准确性等辅助指标,计算月度工资收入,年度再根据公司漏损水量与漏损率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清算。在公司完成年度目标的基础上,检漏工个人工资收入上不封顶。此举有效激励了检漏工的工作激情,检漏主动性、有效性大大增加。

2.3加强对供水管网的供水运行管理

一方面,结合供水管理情况建立全面、完善的供水稽查制度,对各项违章、违规用水情况进行严格查处与管理,以确保供水管网的供水运行标准、规范,避免用水不规范引起的供水管网运行漏损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还需要在用水管理中,加强对供水管网运行管理所需的消火栓以及防窃水装置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以避免供水管网供水运行中窃水等情况所引起的管网运行漏损发生,确保供水管网供水运行的可靠性。加强对供水管网的供水终端计量工作的有效管理,也是供水管网用水管理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供水管网供水终端计量工作开展是以抄表统计与收费为主,而进行供水管网供水终端计量管理,则是以降低供水管网运行的产销差率为主要目的,从而有效降低供水管网供水运行的损耗,促进其供水运行效益的最大化。

2.4分区计量管理系统

大分区管理。大分区存在多级的嵌套关系,不同层级的大分区水量、用水复杂度、物理漏失的感知能力相对差异较大。规模较大的大分区,主要用于绩效指标的下沉、产销差等数据的统计展示、水量传递分析。规模较小的大分区可以使用夜间最小流量等数据进行物理漏失的分析,感知度合适的暗漏,可通过水量的多级传递关系,追溯水量异常产生的原因,定位问题层级。大分区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分区概括,分区分析、分区结构和分区表格等。分区概括用于展示分区的空间位置及核心运行数据。分区分析是针对单个分区进行纵向数据分析。分区结构主要通过多种图形化工具组合,快速定位问题层级。分区表格主要用于汇总展示各级分区的产销差数据,进行横向分析。根据营销服务边界,对行政村计量进行统一、标准化的管理,确保抄收水量正确,保障水费回收率。从漏损及产销差管理的角度,需要解决数据上报、流量异常、选型异常、人工抄表异常等4个状态问题。

2.5渗漏噪声监测预警系统

渗漏噪声监测预警系统是检漏行业目前较为先进的漏水预警系统,可鉴别管网潜在的漏水区域并对爆管发生的潜在区域进行预警,及时进行管网管理消除隐患。系统支持对用户实施分组管理和严格的权限管理,支持管网渗漏报警平台与数据服务器隔离并灵活的配置和管理。客户端可远程对泄漏检测仪进行更新、配置,特别是能够下发指令采集噪声数据及频谱分析;可提供直观的系统监测,包括管路内的震动噪声,采集频谱,漏损判断结果,漏损参数等;支持远程“预相关”功能,即两两之间相关分析,判断漏点的存在和大概位置;支持对各个监测点实时、历史数据等进行细致准确的统计/日志管理;每天自动、定时将数据上传到软件系统中,平台上直接呈现出漏损状态、声强、频宽等信息,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了解现场管道运行状态,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结语

总之,对城镇供水管网漏损及控制措施研究,有利于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对供水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的不利影响,更好的满足城镇化建设与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提高供水企业的供水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汉超,崔建国,赵坤.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供水管网漏损评价研究[J].给水排水,2019,(5):124-129.

[2]张土乔,邵煜.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监测与控制技术及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7,(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