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夏滔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0

摘要:道路桥梁往往处于较为复杂的环境区域,很多桥梁需要跨越特殊地质,这就对道路桥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桥梁沉降段受到水平和纵向交通荷载的冲击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比如常见的沉降和变形等问题。如果沉降段路基路面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威胁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缩短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为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道路桥梁沉降段问题产生的危害,明确造成沉降段病害的原因,加强施工技术应用和优化,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当前道路桥梁的建造问题频出,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是其中之一,影响着人们通过的舒适性,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了威胁。因此市政单位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桥梁道路强度,不断提升道路桥梁建造技术,为人们的交通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1 道路桥梁沉降危害

沉降段是道路桥梁连接部位,如果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会影响原有道路桥梁结构的平衡性,甚至威胁通车安全。具体来讲,道路桥梁常见沉降危害如下:第一,不均匀沉降造成路桥病害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降低行车舒适度,甚至缩短路桥和车辆的使用寿命。当前我国运输行业处于持续发展阶段,高质量的交通工程是交通运输安全的基础。持续增长的通车数量对交通承载能力和工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沉降问题会导致提高桥头跳车问题发生概率,无法保障行车的安全,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第二,沉降问题不但会引发交通事故,还会影响到道路桥梁本身的结构承载性,破坏桥体端头的衔接缝隙和响应的连接路面结构[1]。

2沉降的原因分析

2.1台背地基变形

在道路桥梁施工作业期间,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是重要的关注点,并且在施工现场中需要时刻注意台背地基的强度,如果遇到一些较为特殊的地基形式,需要对其稳定性加以明确。一般台背都在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例如河流两旁或者一些沟壑位置。其中河流两旁的土壤含水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很容易使路基产生严重的沉降现象,并且在该区域的地基建设中,其本身的强度有限,同时受到回填土的高度与土壤间隙的影响,会极大的增加地基压缩性,导致地基变形问题较为严重。

2.2台背回填质量不佳

在具体的道路桥梁施工作业中,要对桥台进行加固施工处理,并且需要扩大基础,增加台桩基础,进而将桥台沉降的问题有效控制。但是在目前的施工作业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极大的影响了台背回填的质量,使其难以满足实际标准,并且压路机的压实效果也难以保证,以此在后续的施工作业中这种台背填土很容易差生沉降情况,严重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

2.3桥头搭板沉降问题

当路基支撑落点为桥台的牛腿时会发生弹性支撑现象,代表土体承受应力随着距离桥台的远近而发生变化,会出现土体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从纵向的方向来看,随着车辆的动态移动,两段路基应力的峰值分别出现在车辆荷载的直接位置和搭板支撑的路基端部位置。在此原理下,当车辆在道路桥梁工程上运行时,路基发生变形程度最大,而变形最严重的区域,即搭板末端出现沉降问题更加普遍和沉降量更大。由于不同重量车辆行驶与普通状态下的路基沉降量计算较为复杂,搭板与板后路基在纵向坡度上的差异相当大,难以精准到某个数值,沉降量的计算难度较大。

3道路桥梁路基沉降的施工技术分析

3.1创新道路桥梁沉降路面的搭板技术

首先要注意路面建设的厚度与刚性。在实际施工会存在各种计划中未预想到的障碍,要保证施工时搭板的设置处于水平状态,让车身与搭板的表面保持平行。为了保障道路的平坦和车辆的正常通行,要对板面连接的过渡处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施工阶段,端板和道路高度的设置值要高于计划值。在逆向坡的建设时,要以道路桥梁道路的沉降高度为基础,合理设置路基的倾向高度,要保证道路轮廓下降的高度为路基沉降,科学的设置边坡值。再者是锚板问题,端桥的板块要与台背保持垂直,在施工时要水平拉锚,保证锚板能够纵向移动。道路桥梁的钢板距离要控制在75~80cm。在保持垂直的状态下锚板被损坏,就需要对锚板进行保留,还要做好边界绘制工作,保证位移的方向处于一致。然后是倒角问题,要防止锚板在旋转过程中对路面造成损坏,因此,要对台上的倒角进行合理的设置。最后是顶部板间的设置。在施工时混凝土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所以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从而为整个桥梁道路强度提供良好的保障。

3.2加强桥梁道路过渡段的措施

首先在施工阶段,要避免过分开挖道路桥梁的过渡部分,在开挖的过程中一般会沿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作业,也可能会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在道路建造竣工之前,需要对过渡部分进行彻底的清洗,然后再开挖,根据土质来确定填充物和填充方案,增加土壤的厚实程度,确保道路过渡段的强度。道路桥梁的压实是交叉操作,在宽阔的区域需要特别注意路面的紧实程度,从而增加路面的稳定性。桥梁道路过渡部分的稳定性下降主要是由路面的排水系统导致的,在道路桥梁过渡部分施工时,一般会对排水沟进行修剪。在雨雪恶劣天气下,水会向路面低落进入排水沟,而排水沟表面铺设的材料是石块,日积月累会对排水沟表面的结构造成侵蚀,因此需要在排水沟中加入混凝土构件,防止排水沟系统被破坏。还需要有效的维护道路桥梁的过渡段。桥梁道路因为来往车辆的挤压变形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要对路基进行定期的修缮,避免路面受损程度的扩大和道路边坡的结构受损,从而保护道路桥梁与周围结构的协调性。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是保护路面岩石,尤其是根据不同的角度设置边坡的不同应用,比如将混凝土结构设置于边坡中,达到保护边坡的效果。在岩石边坡要设置高强度的塑料网,防止岩石被风化。

3.3填筑后台

路堤沉降的类型多样,造成路堤沉降的因素也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地基沉降和路基本体的压缩变形这两大类。为了控制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沉降问题,应从导致路基路面沉降的因素出发,对桥头搭板、填料选择施工及地基处理等施工项目和环节进行控制。选择恰当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进行,选择型号合适的夯实机与压路机来配合施工,在与路基顶相距1m的位置进行反复压实作业,应选择质量达标、强度高、性能优良的填筑材料。可以修建盲沟来达到排水的目的,选择较轻的原材料,减少变形,控制路基路面沉降问题。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道路桥梁施工作业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人们的出行便利和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结合新型技术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人们创造更大的出行福利。但是在具体的施工期间,仍旧存在较多的路基路面问题,其中沉降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升道路桥梁的使用效能和作用,以促进我国道路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万智.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6):41-42.

[2]谢万智.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338.

[3]张凯.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9(19):111-112.

[4]刘玉梅.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天工,2019(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