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当代社会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宿俊

湖南省湘西龙山县第一小学,湖南湘西 416800

摘要:师德是指教师道德,是中华民族看中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师风是老师的风度,是教师行业的风尚风气。当代社会中,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德育教育,而且对于教师个人发展、学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包括: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学习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践行以身示范与宽容学生,热爱教师岗位与关爱学生。新时代的小学教师需要努力践行以上相关举措,可以更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个人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综合素养;法律法规;以身示范


教师是人类灵活的工程师,是个人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培育新时代教师队伍,加强各级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更好实施素质教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认识到,教师的思想观念与言行举止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影响效果更加显著,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受到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德师风的优良不仅影响着教育质量,而且对于学校的教风与学风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新时代的优秀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队伍各方面的管理等,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这里以一线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视角,探究教师个人应当如何建设师德师风,希望为教师提供些许参考。

  1. 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师德是指教师公德,是教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因此属于社会公德的一种,一般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教师需要努力达到“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需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师风是一种道德风尚,是师生之间保持人格平等的风气,需要做到相互尊重与相互学习,教师需要持续努力,为形成良好师风而努力[1]。通过将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结合起来,从多个方面持续学习,可以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的综合素养。

例如,从个人自学上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坚持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与以身作则,平时教学中做到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语言规范,尽量使用普通话,尊重同时与团结协作,作风正派与廉洁奉公,不断提升自身职责道德修养,积极履行相关职责;二是通过持续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关注国际大事与关心国家发展,提高知识储备与开阔视野,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是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与运用网络资源,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学习制作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更好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从集体学习上看,主要是积极参加学校与年级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等。

  1. 学习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是借助国家力量推动的规章制度。我国法律法规繁多,与教师有关的法律法规有《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劳动法》等。在当代社会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还需要学习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法律法规的原文,也可以去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讲解文本与视频资料,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的效果[2]

例如,在《教师法》中关于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共有六条,其中有一条是:对学生进行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制教育,以及实施思想品德、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教育,组织与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深入挖掘相关资源,运用图文与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观念,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与行为习惯,布置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这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践行以身示范与宽容学生

教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践行以身示范,比如课前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课上全程运用普通话授课,课下要辅助学生解决问题,及时批改作业等。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认知能力欠缺,很多事情尚处在学习阶段,因此教师要足够宽容学生,并努力做到宽容相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3]

例如,由于天性禀赋、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说话、识字、写句子等方面比同龄人差,当面对这些小学生时,或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做到的不是严加训斥,而是宽容和激励。通过分析小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更好解决问题,掌握字词和熟悉语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1. 热爱教师岗位与关爱学生

在《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因此,建设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还需要热爱教师岗位与关爱学生。

例如,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关心与爱护全体学生,以平等的眼光尊重每一名学生,真正对待不同学习水平、不同个性品格的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杜绝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关于关爱学生,主要包括关爱学生学习、生活健康、出行安全,维护学生的权益等,从细节处着手,统筹兼顾,才能更好引导与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当代社会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需要明确师德师风的基本内涵,认识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根据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情况,借助丰富多样的方式,从多个方面着手,更好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这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学校建设与推动素质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镇毅. 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8, 5(51):288-289.

[2]黄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价值感的有效路径探究[J]. 新课程·小学, 2018(8):42.

[3]郑敏励. 小学教育阶段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基于个案分析的逻辑和思路[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1):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