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探讨

徐洪岩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 宜昌市 443000

摘要:电力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关键点所在,如何有效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有效性,要契合实际情况积极推陈出新,明确电力营销管理重要性,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提升技术含量的同时,切实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水平,赋予新时期的电力企业持久发展动力与活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电力营销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电力营销工作也逐渐受到发电厂的关注和重视。为了确保电力市场改革顺利推进,国家频繁出台相关政策,以省为主体的电力市场快速确立,发电企业售电模式由电网统购统销逐步过渡到市场化模式。在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加强营销管理已经逐渐成为发电厂的主要工作内容。

2、中国电力体制市场化历程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早期阶段,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以解决电力供应不足、改善电力行业运行机制僵化、激发电力行业发展活力为导向,而进行的一系列主要针对电力企业结构的改革。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9号文)的印发,标志着我国新电改时代的开启,新电改结合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行业规模大幅增长的现状,基于实现电力行业数字化和清洁化、促进新能源电力企业竞争力的未来愿景,从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等方面开展工作,对电网企业的交易方式、交易职能等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促进了大量售电公司的出现。

随着新电改不断纵向推进,电能商品属性进一步得到发掘,大用户直购电、跨省跨区竞价交易、售电侧零售等具有市场化特质的电量交易方式已得到实践;2017年,国家能源局选择南方(以广东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开始了现货市场的探索,成为新电改的又一里程碑。2021年又新增6个地区作为第二批现货试点,进一步加快电力市场改革步伐。

3、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3.1、市场意识淡薄

由于过去发电企业电量电价均执行国家规定,营销观念淡薄,没有形成市场意识。电力市场化改革后,多数发电企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还保留有计划时代的思想,遇到问题首先想到找政府解决,没有从市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缺乏合同契约精神,电站投资盲目未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3.2、营销方式粗放

在由计划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大多数发电企业电力营销方式比较粗放。集中体现在,电力营销组织结构不科学、不合理,职责职能划分不清晰,不能很好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力营销管理制度不健全,交易决策和电费结算等重要业务环节流程不规范;电力营销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电力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3.3、营销能力不足

缺乏对电力市场的深入分析研究,对电力政策和交易规则的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引导电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不能准确把握电力供需形势,缺乏对竞价策略的深入研究,竞价策略制定随意;缺乏对用户的有效管理,不利于市场开拓;缺乏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未能深度挖掘数据资源蕴藏的价值,以提高电力营销工作效率;缺乏电力营销与电力生产环节之间的高效联动机制,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4、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对策

4.1、营销思路必须坚持市场导向。

传统的电力经营中,供电企业被认为是垄断经营,地位无法撼动,竞争不充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电,所以电力消费过程是无法控制的,由于不能充分认识到电力营销的市场作用,对电力营销的必要性了解不足。另一方面,部分供电企业认为电是供不应求,是稀缺商品,只能按照电网运行方式来安排生产,电力部门只要保证安全供电就可以。而新时期电力企业竞争激烈,营销思路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不断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客户需求,了解客户的用电情况,分析市场动向,根据市场情况,制定营销策略,完善服务体系。通过对市场进行分析来了解客户未来的需求,准确判断未来市场的方向,提前布局,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4.2、优化和重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为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有效性,应积极推陈出新转变理念,加深电力营销管理重要认知,对于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坚持客户至上的理念,调查和分析客户实际需求,结合市场形势来制定合理的有效营销战略目标。在企业内部扩大教育宣传,促使员工可以正确看待市场营销重要性,优化电力营销管理细节,切实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成效。在此基础上,积极优化和重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并依据实际情况逐步优化和完善。重点内容有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创新优化,设立专门的部门,优化人员配置,推动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多样化。积极交流沟通,针对其中的意见及时反馈和改进,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需要注意的是,电力企业建立的电力营销机制要覆盖企业全过程,确定优质服务营销理念,设立用户负荷预测信息网,准确剖析用电负荷结构,更好地满足用电需求。灵活运用节能技术和装置,提供咨询服务,保障用电安全。

4.3、优化电力营销管理流程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应强化自身职责,明确用电期间的诉求,在此基础上优化营销管理流程,持续提升电力营销服务质量。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可以实行流动驱动业务模式,契合电力营销实际情况来调整电力用户服务功能,完善协调机制下实现管理流程精简化。其次,对于电力营销中的问题,要注重问题精细化描述,积累经验,实现后续相关工作得到全方位控制。最后,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把控业务进度,把握关键点来实现纵向业务流程转换,各节点标准明确,推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展开。

4.4、持续优化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建立,应摸索电力市场实际情况,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建立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减少人工强度,指导后续工作规范化展开。相较于传统模式,实现数据信息高效收集、整理和分析,辅助电力企业作出最佳的管理决策。运用先进技术可以分析和摸索电力市场实际情况,运用互联网和电视媒体扩大宣传,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可以指导电力企业高水平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5、加强新型理念推广力度

在发展新能源发电的过程中,加强新型理念的推广力度,拓展营销市场的范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传统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主要是针对用户的基本用电需求,只需满足生活用电和生产运行用电等,电力需求的范围不大,且面向的用户需求都更偏向大众化。供电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强化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还需要供电企业加大新型理念的推广力度,开展新能源发电的宣传和推广,让节能减排的意识贯彻到每个用户的意识里,大力倡导群众利用电能,降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在发电用电的过程中做到环保,从而更好的将新能源发电结合到电力市场发展当中。例如目前的电动公交车电动汽车等就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积极宣传了新能源的使用和发展,从实际中做到节能减排的理念,也对电力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拓展,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结束语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用电量急剧增长,这为我国的电力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传统营销方式束缚限制,致使现阶段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水平不高,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综合分析电力企业运营中的问题,致力于优化改进可以支持后续工作开展,赋予电力企业持久发展活力。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文.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分析[J].冶金管理,2020(21):111-112.

[2]朱志伟.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36):116.

[3]杨歌.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5):115-116.

[4]兰秋伟.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197.

[5]刘剑宁.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探究[J].中国市场,2017(3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