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丽水法治政府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 的丽水法治政府建设

李百顺

中共丽水市委党校 副教授 323000

摘 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出发,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系。丽水的法治政府建设必将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破浪前行、取得实效。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丽水 法治政府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丽水市的法治政府建设必然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沿着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丽水经验。

  1. 高举习近平法治思想伟大旗帜,高水平推进法治丽水建设

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弘扬践行“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与法治丽水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旗帜鲜明地走中国特色社会法治道路。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践行法治建设必须的遵循。丽水的法治政府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始终将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法治丽水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丽水建设全过程。

  1. 加强党对丽水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全市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加大对宪法的宣传和解释力度,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丽水党政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的行动指南,切实强化对于宪法的敬畏意识,树立宪法思维、推动宪法落实。同时,要坚持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强化民法典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建设提供保障。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法机制,全面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法用法长效化、规范化机制。在全社会树立依法执政的理念和机制,为法治政府的建设、阳光政府的打造提供法治支撑。

  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乡镇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丽水这个充满浙西南革命的地级市,民众的法治素养、民主意识、守法观念还是比高的,这为丽水法治政府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尽快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法治中国的发展,必须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推行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丽水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丽水事情的法治样板,贯彻改革精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整治变相设置许可事项,推动许可事项“应放尽放”,使得治理中心下移,推动乡镇(街道)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制度,开展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

  1. 从丽水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丽水特色的执法体系

丽水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必须加大保护力度,为国家守住生态屏障,为浙江提供充足的生态给养。因此,丽水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于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劳动保障、食品药品、野生动物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对于该领域的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以高压态势遏制违法犯罪的发生。同时,在执法过程也要注意执法的公正、公平性,避免挫伤无辜,避免矫枉过正。因此,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监管,探索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1. 构建丽水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构筑丽水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5年9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依法确定丽水市可以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为推进地方立法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根据《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立法专家库的工作方案》,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市人大常委会选聘25名专家担任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批立法专家库成员,其中法学研究类8名,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类各5名,语言文字和逻辑学类2名。此次受聘的25名立法专家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将发挥个人特长,为我市地方立法提供专业支持。

2016年9月30日,丽水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7年9月22日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丽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8年9月29日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丽水市南明湖保护管理条例》,2019年1月15日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丽水市物业管理条例》,2019年5月28日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丽水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2019年9月20日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丽水市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条例》,2020年5月29日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丽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丽水市城市养犬管理规定》,2020年11月24日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丽水市烟花爆竹经营燃放管理规定》。

六、推动司法为民走深走实

丽水是“浙江绿谷”,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1.7%,区域内有古树名木5万多株,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丽水人一直爱树护树,到处可以看到为了保护一颗古树,道路绕行的动人场景。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使得一部分古树名木的生存受到冲击。

丽水市区岩泉街道凉塘村是典型的城中村,这里有丽水中心城区目前仅存的一处原生态樟树群,主群落加上周边散生樟树,一共44棵。主群落的29棵樟树比肩而立、枝繁叶茂。距主群落50米处,有一棵古樟树,树干粗得需要三四个人合抱,当地村民说,这棵树已有300年树龄。2018年底,因道路工程建设,这片樟树群被列入规划红线范围,原计划于2019年4月底前连根挖起,移植别处。听说要移树,凉塘村民和当地爱树公益人士十分不舍,纷纷向有关部门反映。

丽水市区两级检察院发扬浙西南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针对中心城区原生态樟树群因重点道路工程建设拟移植并遭受破坏的情况,通过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政府变更道路建设规划和土地使用性质,对原生态樟树群整体原址保留,推动市政府出台《丽水市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题会议纪要》,提出市区土地规划和出让前需要先过“树评”关。从制度刚性上保证了今后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1. 充分发挥民智,弘扬本土法治经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难在基层,必须把基层社会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问题导向,激发创新动能,加快现代化步伐。丽水市在法治政府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发挥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创新了工作方法,出现了很多有益的依法治理的模式。

1、丽水雅溪镇自治联合会

莲都区雅溪镇位于丽水市区北偏西22公里,总人口2.2万人,总面积156.6平方公里,旧称“北乡”,是革命根据地,历来民风彪悍、敢拼善斗,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表达意愿强烈,社情民意信息错综复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利益不均衡等现象,群众意见较大、诉求愈发高涨,雅溪镇上访、越访、赴省进京问题较为突出,社会治理形势严峻。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乡村治理,夯实平安建设基础,2012年年底,雅溪镇正式成立了以村集体为会员的“居民自治联合会”,在全省首创“联合自治、跨村理事”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突破了农村宗族宗派势力、村级换届选举等利益壁垒,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供了新样板。

2、青田县“季宅模式”

近年来,青田县致力于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路径,在季宅乡创新推出基层治理“季宅模式”。2018年3月,该模式被列为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2020年8月,成功创建国家标准化试点,切实将标准化理念引入社会纠纷协调、矛盾化解领域,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次”,基层治理新模式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当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实现平安建设九连冠。

“季宅模式”通过构建一张“覆盖全域”的调解网格,打造一批“富有经验”的民间调解能手,如该县民间调解能手叶金书,已从事调解工作40余年,经手2000余件案子均无反弹,获评全国调解能手,探索一套“适宜本土”的民间调解方法,创新一项“三调对接”的联动机制,以此形成“标准化+纠纷调解”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总之,丽水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党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地探索一条适合丽水发展的法治道路,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丽水经验和丽水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