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 刘继红 赵芳芳 孙艳

北京城市学院 101309

摘要:互联网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随之而来也出现各种网络贷款平台。由于发展太快,相关规范管理的制度没有及时跟上,网络贷款平台时常出现各种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较迅速,消费具有一定的集聚性,这就吸引了不少不法校园贷平台的注意力,因校园贷而引发的新闻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也使高效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本文试图对校园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校园贷;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当前的高校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校园贷信息,危害着不少大学生的财产安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落实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一、大学校园贷现状

校园贷本意是帮助资金不足的大学生实现创业或自我发展完善的梦想。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些不良信贷机构将校园贷的本意进行扭曲,试图引诱大学生进行超前消费以实现自己目的,由此引发了不少悲惨事件。2016年以来,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条例,整顿了校园贷中的一些不良机构,但是当前仍然有许多机构为了金钱顶风作案,本文所说的校园贷便是这些违反国家规定的非正规贷款机构。

二、原因分析

(一)门槛低、操作便捷,利用大学生消费习惯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相对于传统的渠道,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贷款进行借贷,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贷款相对来说操作更加方便、手续更加简单、放贷迅速,学生在进行贷款时,无需办理各种手续,只需要向平台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相关信息即可办理成功,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自己贷的金额。一些不良机构正是抓住了学生这种贪图便捷、希望自己愿望赶快得到满足的心理,引导大学生进行冲动消费,不考虑自身的实际财政情况,导致越陷越深,最后不堪重负,引发悲剧[1]

(二)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高校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征信在各项信息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旦出现失信的情况,会使之后的人生受到很大影响。但实际上,部分大学生对征信问题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没有较强的诚信意识,对失信的影响没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知,这就使得大学生群体格外令人担心。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珍惜自己的信用。当前,仍然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校园诚信机制出现,各个学校还需进一步摸索探究。

(三)大学生理财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诸多新鲜事物与消费品,加之受攀比心理影响,自己想要的很可能因为自身的经济情况无法及时获取,很可能会通过超前消费来实现自己的消费水平的提升,这种不符合自身财政情况的习惯一旦养成,很难被改变;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都是步入大学才开始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费,缺乏理财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若是对生活的消费没有合理的规划,很可能会想要通过网络贷款来实现短期富裕的目标,一次尝试后,学生往往会深陷其中,这就使得校园贷有空可钻。

三、思想政治导向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理性消费观念

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宣传教育机制,让宣传常态化,定期通过各层级学生工作例会对不良校园贷进行预警提示,重点抓好开学季、购物节等关键时期,通过专题讲座、公众号推文、校园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正确的消费观以及校园贷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理性消费,远离校园贷,警惕各种电信诈骗。另外,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开展“校园贷知识竞赛”“校园贷宣传海报大比拼”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了解、主动远离校园贷,不断提高防范意识。

(二)家校联动,多渠道引导价值观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当与家庭的引导进行配合,鼓励家长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学生只有与家长敞开心扉,才能在遇到事情时选择寻求帮助。另外,父母作为学生人生中的最早的教师,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消费习惯都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密切联系家长,高效解决学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2]

(三)完善诚信档案机制,培养学生诚信意识

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学生,诚信观念的树立可以有效改善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建立有效的诚信机制,引导大学生重视自己的信用,从而在接触到校园贷等不良贷款平台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谨慎的处理,以免对自己的信用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诚信机制,实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走出困境。

(四)引入切合实际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

当前大学生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社会上的信息,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高校的思想教育者如果仅仅依靠单向说教,试图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难实现,教育者必须不断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学习一些当下流行的网络知识,了解学生当前的喜好与关注点,用学生的话语体系引导学生,尊重学生,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当前一些不法贷款机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的思政教师必须重视这一情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拥有健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赵敏. 校园贷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美眉,2020(6):82,84.

[2]吴绪峰,陈冬. 大学校园贷的风险及思想政治教育导向[J]. 经济研究导刊,2020(13):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