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研究

于东灵

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沈阳市苏家屯区供电公司 辽宁 沈阳 1101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所发挥出的作用越加不容忽视,对于各行各业的建设与生产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电气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计量和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当下的电气工程中需要使用到很多不同型号的电器设备,因此,让电力系统变得十分复杂繁琐,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计量和测试的准确性,更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电气工程的正常实施和运转,对此,相关部门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电气工程的用电特点,分析了电气工程中计量与测试技术应用现状,介绍了常见的计量与测试技术以及计量与测试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电气工程;计量;测试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工业系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仪器仪表计量是我国工业施工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仪器仪表计量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而且有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以常见的电力仪表计量为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居民用户提供巨大的发展效益,为社会提供平衡,而且极大提高了仪器仪表计量的准确性,减少了纠纷冲突,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就仪器仪表计量及其自动化展开探讨。

2 电力计量自动化组成及其功能

计量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据交换处理、通信设备、信息采集等,这能有效监测电厂、变电站、配电侧、售电侧和发电侧等数据。计量自动化系统有用电检测、遥测、事件记录和防窃电分析等评估功能。一方面,最大限度让计费、收集、更改资费等流程的自动化,计费间隔小;另一方面,能保证能源供应商在设计上的灵活性。选择应用集成双向通信的独立负载开关设备代替纹波控制接收器,并对各个线路段的的变压器容量应用率进行记录,减少线路损耗,采集电力网络拓展的额外数据,最大限度莹减少停机时间。(1)理想的组件。AMIS通过复杂的软硬件,为各级配电网络提供管理支持,所有组件匹配契合,能结合个人需求实施有针对性地调整。(2)AMIS终端设备。AMIS终端设备能从客户那里获得第一手数据。新型全电子多功能仪融合了电力和能源测量,依托供电网络上的DLC通信,并为增值服务奠定了基础。负载切换装置能结合控制中心的命令进行负载切换。(3)AMIS变电站数据集中器。低压变电站中的术中器能通过自动化功能予以拓展,为其提供串行和LAN接口,便于后续和控制中心的通信。针对新增的要求也能在变电站级实现,主要是通过SICAM1703自动化组间,收集来自变电站的数据,并把其转换为所需要的通信接口。(4)AMIS网络管理系统。控制中心的AMIS交易服务器为计费、波纹控制、负载分配数据等提供了数据,源自配电网基础设施的自动化数据能直接传输至SCADA控制系统,采用中央AMIS网络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AMIS系统的管理实效。

3 电气工程中计量与测试技术应用现状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对于电气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与了高度重视,先后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和人力支持,尤其是在电力计量和测试技术方面更加关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气工程项目的进步,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电气工程计量和测试技术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弊端,经常出现由于设备受到不良干扰导致计量和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电气工程中的供电系统运行压力较大,很多用电设备经常出现高负荷运转的问题,这样便容易在电力系统内部出现不良干扰因素。对此,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对现有的电力计量和测试技术进行创新与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转,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4 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措施

4.1 终端远程故障诊断

第一,在设定时间内,若没有终端登录报文,用户不能正常使用,则被认定为终端上线故障。第二,如果登录次数高于设定次数,则说明通讯信号的稳定性较差。第三,主站在解析终端任务的过程中,如果显示任务数据内容无效,则表明是电表通信的问题;如果任务数据有效,但报文长度异常,则可能会产生解析失败的问题,也就是终端时钟异常。第四,主站校对终端的过程中,若时钟较长,很难校对时,则说明是终端时钟异常。第五,通过创建TCP网络或电话通道,主站能自动拨号,并能根据其实际情况展示通信结果,这能自动生成计量自动化异常分析报告,比如处理方式的异常等。

4.2 数据备份

台区线损分析平台开发数据备份功能,该功能能够将不合格线损明细分析、线损合格率分析、线损率波动分析和线损率历史变化分析四项功能的分析数据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下载备份,若某台区出现异常数据,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参考往年同时段数据,为其后续分析、改善工作带来很大程度的方便与快捷,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4.3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今科研人员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科研人员坚信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化的,这个领域所囊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内容杂乱,它不但包含数学、概率学、统计学、认知科学、不定论等理工科知识,而且还将哲学、心理学等也嵌入其中。所以说这是一门非常繁琐复杂的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边沿学科,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覆盖区域。目前,人工智能化技术主要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其发展前景人尽皆知,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然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基石。作为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化,迟早会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该技术主要运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算法对设备进行环境记忆录入,凭借数据统计以及有关的严密计算,模拟人脑进而实现自动化控制。

4.4 利用计量与测试技术分析电能表

关于A/D电能表的使用,通常需要结合不同的时间段来对电能量进行计算和分析,通常情况下,这种电量计算方法比较适合一些静态功率的场合,而且整体上来看,谐波抵抗力较弱。在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采取这种方法来计量和测试,会收集到现场的很多信号,导致工作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区别噪声和信号,因此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能量的计量与测试结果,导致结果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这种计量与测试技术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却有着丰富多样的功能,而且检测投入成本较低。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全方位监测电力计量工作,极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当前计量自动化系统仍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这有效提高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覆盖率,便于更好地排查终端现场的故障情况。

参考文献:

[1] 易文华.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9):127-128.

[2] 董天强.电力系统中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10):101-102.

[3] 曾娟.探究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J].电子世界,2015(22):155-156.

[4] 王泽洋.浅谈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177.

[5] 任文.浅析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J].新西部(理论版),2015(03):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