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李紫薇 赵云龙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 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我国建筑事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在工程管理层面还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阻碍了装配式建筑整体效益提升。基于此,首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工程管理; 影响因素;

建筑行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建筑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装配式建筑形式也不断增多。装配式建筑在国际发达国家应用十分广泛,但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近些年装配式建筑工程数量增多,其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也不断增多,影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整体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市场中取得了不错反响,新型工艺层出不穷,局部地区已经大面积推广装配式建筑。

1 装配式建筑相关阐述

装配式建筑工程打破了传统建筑建设形式,作为一种工业生产的模式,通过车流流水线生产PC构件或半成品,将这些半成品、PC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施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特别是在户型重复率较高的建筑工程中,如经济房、保障房中,可进一步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PC构件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PC构件在车间统一生产制造,材料使用率更高、资源浪费少、污染很小,与工业化建筑理念发展相契合。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表现如下。

(1)效率高。车间流水线生产PC构件,并通过现场组装构成建筑框架,减少了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多项流程,施工效率更高。(2)精度高。PC构件在车间统一生产制造,所有构件的加工尺寸、孔洞、预埋件定位都十分精准。(3)质量好。PC构件在车间生产可更好地保证其质量,且车间内不会受到风吹日晒,混凝土构件几乎不会产生裂缝,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构配件方面

构配件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材料,会直接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还未对PC构件生产商所生产的产品提出统一标准,更多是设计单位负责确定构件参数。个别供应商生产质量管理不严,生产的PC构件质量不统一。同时,PC构件要从车间运输到施工现场,若运输中出现磕碰、挤压等问题,会影响到PC构件质量。工程管理在PC构件质量验收中存在疏忽,导致部分质量不达标的PC构件进入施工现场,最终增加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

2.2 工艺管理方面

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是对各类构件、半成品进行拼装,因此保证构件拼装精度是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个别工程管理人员对设计图纸掌握不深入,对装配式建筑不熟悉,无法进行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管理工作形式化,难以发挥工程管理的实质性作用。如构件吊装当中,由于构件重量较大,如果未做好现场指导工作导致绑扎不牢固,易出现高空坠落事故。

2.3 现场管理方面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虽然施工流程少,但也突出了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大部分装配式建筑施工工期较短,为在合同周期内完成工作,个别管理人员注重施工效率,忽视了质量管理。也有一部分管理人员采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注重理论性管理,现场管理不到位,无法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现场各项资源调配不合理,导致频繁出现漏装、错装等问题,严重影响各项工序顺利开展。

3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3.1 剪力墙施工管理

为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应关注预制墙体连接质量。预制剪力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要对整体质量进行检查,合格后再投入使用。吊装时,要确定构件中心部位,保持受力均衡、匀速起升。完成吊装后,使用螺栓连接剪力墙构件,确保连接密实度、牢固性。下层板预留钢筋插入预留版螺栓中,螺栓通常在生产期间已埋入混凝土结构中,方便后续安装,从而形成完整的剪力墙结构。对于有预留孔洞的墙体构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避免错装。剪力墙构件连接要在工程结构中心部位,在能确保构件安装精度的同时,保证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3.2 叠合板安装管理

叠合板施工中要和作业层至少保持300 mm距离,以免磕碰,调整好叠合板安装位置,降低安装误差。在吊板安装当中要避免产生碰撞问题,起吊时要稳起稳放,避免出现碰撞问题。

在吊板安装中,采用模块化吊板安装工艺,也就是分单元安装,从而提升吊板安装的精准度、紧密度。装配施工中,需在底部位置设置临时支架,提高后续施工便利性,每个支架之间保持1.5 m的间距,完成施工后即可拆除支架。如果叠合板是双层结构,则要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增设支架。安装叠合板工作后浇筑混凝土,浇筑后进行一周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即可拆除支架。

3.3 预制窗体施工管理

预制窗体构件的生产要求精度非常高,须保持窗体、墙体之间紧密结合。如果窗体结构和墙体结构有较大缝隙,则要使用环氧树脂、密封胶填充,从而保障窗体防渗性。窗体构件检查中,要结合墙体规格进行参数分析,要求二者匹配、不偏移。窗体构件安装中,作业面要和窗体之间保持300 mm距离,根据设计图纸调整窗体部位,实现精准连接。连接中要调整好窗体构件的位置和方向,确保螺栓可精准插入到墙壁连接孔部位。窗体构件分为有窗和无窗2种形式。建议采用无窗构件,避免在运输中窗体破裂,在施工现场安装玻璃,此时要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玻璃安装质量,完成玻璃安装后统一吊装施工。

4 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4.1 完善相关管理体系

在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规定标准时,要密切关注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现状,遵循行业发展要求和方向,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装配式管理体系。再者,管理部门要对装配式建筑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包括装配式建筑工程审批流程、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等。在管理中,还要制定完善的构件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全方位排查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确保所使用的构件产品能满足建筑工程使用标准。

4.2 加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产业标准化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为尽快实现标准化目标,应组织高技术型装配式建筑设计团队,整个设计团队应由建筑、结构、安装、设备等专业设计人员构成,在提出装配式建筑立项方案时开始介入,让各专业人员集成协同完成设计,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方案。工程管理也要邀请多个参建单位参加,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保证工程设计方案和工程管理方案满足业主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的优势。

4.3 加大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力度

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管理,避免构件生产流程、操作失误,如构件尺寸、密度、重量等都要严格检测,确保和工程装配标准契合,对于不合格构件严禁进入施工场地。加大PC构件安装环节管理力度,装配式建筑技术核心在于装配,预制墙体、门窗、楼梯等都离不开拼装作业。PC构件在车间中生产完成后,要加强装车、运输、卸车管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拼接中,管理人员要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规定提前设定安全网、护栏,并对这些防护措施展开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在装配中不会产生安全问题。管理人员还要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排查,防止安全隐患演变为安全事故,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相比传统建筑形式有很大的优势,但我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规范标准、行业要求并未提出或落实,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可能存在很多影响因素,降低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效益。这就需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做好细节问题的掌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彰显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优势,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张志雄.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9(36):100–101.

[2]胡泽宇.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门窗,2018(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