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挖掘机连杆开裂原因及改进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液压挖掘机连杆开裂原因及改进方法研究

吴林

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21000

摘要:以案例角度出发,探讨某35吨级液压挖掘机连杆开裂问题,分析其开裂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旨在对连杆结构优化从而提升液压挖掘机整体性能。

关键词:液压挖掘机;连杆开裂;原因;改进

引言:液压挖掘机在工程、运输及采矿等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实际施工中,它不仅工作效率高、质量有保障,而且还能降低施工人员的作业负担,总体来讲其功能强大、应用范围较广,是项目建设的好帮手。为确保液压挖掘机在日后生产建设中的持续性、长久性,有必要对设备的连杆开裂问题展开研究。

  1. 液压挖掘机连杆开裂概述

某台35吨级液压挖掘机在施工期间发生故障致使停工,经观测确定是连杆开裂。连杆既作为设备的主要着力点,也是铲斗及斗缸之间的连结体,因此无论是卸料或是挖掘,铲斗、斗缸和土料均会使连杆受到一定的荷重,当压力过大超出连杆荷重范围时,即产生开裂现象。活塞杆和铲斗分别连结上、下两个销套,两边弯板(q370钢)厚度规格为25毫米,中心筋板(q370钢)厚度规格为18毫米,和上下两个销套熔接。通过观察发现,本设备的连杆开裂区域常见于弯筋板和销套的熔接缝隙,有必要分析其形成原因,从而提升设备工作效率,开裂区域如图所示[1]60d00a6041fa0_html_75668b1ca707349f.png

  1. 液压挖掘机连杆开裂原因解析

  1. 切剖解析

使用气割法切剖开裂连杆,仔细观察熔接缝隙周边情况,发现其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熔接缺陷,结合以往经验分析开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熔接质量不过关造成的。进一步分析连杆开裂区域的截面,认为弯筋板和上下销套对口间隔距离已经超出相关工艺标准,实际间隔已经大于8毫米,而标准对口间隔要求不超过3毫米。由于对口间隔严重超标,施工人员在熔接过程中只能使用熔接缝进行弥补,但是熔接操作受内部空间影响,熔接作业不易进行,因此致使熔接缝的强度不符合质量标准,出现熔接缺陷造成连杆开裂。

  1. 熔接质量解析

初步预估是熔接缺陷影响质量,接下来是对质量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包括熔接施工的参与者、施工设备、所用材料、所处环境以及熔接技术。

1.施工参与者:包括未按照设计标准熔接缝隙导致尺寸误差、熔接工艺水平低以及人员专业能力问题。

2.施工设备:包括熔接设备、弯板成型机、对口工装质量问题。

3.施工材料:熔丝及相关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熔接性能不强,判定所用熔接技术不正确。除此之外,熔接材料和材料尺寸也存在一定问题。

4.施工环境:熔接保温措施不当或未进行保温;施工环境温度不符要求;熔接施工时,设备连杆被磕碰导致开裂。

5.施工技术:发现坡口表层有杂质,灭弧后的坑位仍有残留空间,以及熔接操作不符合相关参数标准等,判定所用熔接技术不对。除此之外,包括对口间隔、熔接施工以及间层温度低也是影响连杆开裂的重要原因。

  1. 对液压挖掘机连杆开裂的改进措施

  1. 改进操作流程

上述已经指出,弯筋板和上下销套之间对口间隔距离严重超标,基于此,有必要将原来的操作流程进行整改。

原流程如下:(1)材料下放(2)坡口加工(3)折弯加工(4)成型加工(5)对口组合(6)熔接操作(7)设备加工(8)质量检测。

现改为:(1)材料下放(2)折弯加工(3)成型加工(4)模型修整(5)坡口加工(6)对口组合(7)对口间隔检测(8)熔接操作(9)超声波无损检测(10)设备加工(11)质量检测[2]

新操作流程中,增添了熔接超声波无损检测和对口间隔距离质量检测,同时将坡口加工工序挪到折弯与成型加工以后。新操作流程的优势特征目前来看有以下几点:

  1. 通过对口间隔距离的质量检测,保证间隔距离在3毫米以内,若距离与本次设计方案不符,则及时重新调整,防止对口间距过大。

2.熔接操作后增添超声波无损检测工序,便于发现熔接质量缺口。

3.为防止成型折弯加工有变化,或是材料下放时尺寸有误差从而致使对口间隔距离再次加大,对材料下放时加强对修模余量的控制,同时记录折弯加工的实时尺寸,再依照设计图纸上所要求的标准尺寸对折弯尺寸进行调整加工,以确保修模质量。

4.注意折弯加工期间容易产生的位置错换现象,在加工的同时增添折弯加工专属模型,防止各对口间隔分布不均。

5.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视,特别是超声波无损检测和坡口机械设备加工这两道工序的从业者,要求必须具备相关技能资质认证以及两到三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健全熔接缝隙施工制度,要求熔接人员按照具体要求做好熔缝质量控制。

  1. 设计方案优化

更新操作流程,使挖掘机连杆开裂问题逐渐好转,但是过后发现如此流程所耗成本较多,因此为降低成本,有必要从连杆的设计角度出发进一步展开探讨。

在对挖掘机连杆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后,将折弯板部分取缔,并将原杆设计结构更新为U字型结构,使用角接技术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坡口加工、熔接角接以及材料下放,改善了旧设计结构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图为优化连杆设计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3]60d00a6041fa0_html_7094c207fb29fac2.png

最后对新旧连杆结构的强度进行比较分析,使用有限元系统检测旧连杆强度为159.2MPA,新连杆结构强度160.4MPA,二者应力值允许误差不超过3PMA,因此新连杆结构强度符合作业标准。

  1. 效果评价

对改进后的U字型连杆结构进行总体评价,其具有以下优点:

1.与旧结构相比,新连杆结构简易,材料下放操作的便捷性和作业成效得

以体现。

2.熔接操作流程相较过去也减去了冗余部分,技术工艺的复杂程度有所降低,使开裂的隐患和风险大大减少。

3.由于取缔了折弯板,成型折弯加工流程及其所需模型成本不必投入,从而达到了减少成本的目的。

4.U字型结构连杆的总体强度符合设备施工标准,与此同时多余部件的去除使挖掘机整体重量减少了大约20公斤,使液压挖掘机更加具有灵活性,便于操作人员的施工控制,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的投用。总体来讲,U型结构的连杆更具有经济性与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某台35吨级液压挖掘机的连杆裂开现象进行详细探讨,分析了开裂的原因、操作流程的改进以及该方案的最终优化,从而在解决连杆开裂问题的同时优化了连杆结构,实现了对工艺质量及成本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徐弓岳. 大型正铲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9.

[2]冯豪. 计及油缸特性的挖掘机工作装置柔性体动力学与强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刘宝. 正铲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及动态强度分析[D].天津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