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辨证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3

蒙医辨证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梅花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蒙医医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012400


【摘 要】目的:分析蒙医辩证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采用蒙医辩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蒙医辩证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蒙医辩证护理;老年;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发病率较高,由于受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调整等影响,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具有明显上升趋势。该疾病患者由于心室长期承受较大压力,使得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出现心脏排出量异常的情况,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蒙医学认为正常状态的赫依接近心脏,赫依与血运行不正常是导致心脏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疾病病程长,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甚至出现不配合的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加强对该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为了解蒙医护理在该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其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月~22020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其他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均知晓本研究并自愿配合。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认知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在62~75岁之间,平均(69.12±5.37)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61~76岁,平均(68.95±5.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及用药等方面指导,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蒙医辨证护理,具体为:(1)协日乌素偏盛型,在饮食方面以“燥”为主,日常注意做好保暖。(2)巴达干赫偏盛型,对于该类患者应做好“寒”护理,尽可能选取温热、容易吸收的食物,避免食用寒凉性质和偏油腻的食物,禁烟酒,避免血运受阻,并做好防寒保暖。(3)赫依偏盛型,该类患者的饮食疲劳、精神紧张和房劳不节等问题较为严重,所以在饮食方面,注意保障充足营养摄入,可多进食兔肉、牛奶、鸡蛋、羊肉等食物,多食用新鲜蔬果,避免食用茶类、大豆、荞麦等食物和较凉寒的食物,积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4)齐素希拉偏盛型,对该类患者应做好“热”护理,避免食用较油腻、脂肪过大或葱姜蒜等热性食物,多食用米粥、大豆、牛肉等寒凉性质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 。

1.3观察指标

(1)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对两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值越低越好。(2)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采用GQOL–74量表评定,包括心理、躯体、社会、物质生活等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3)自制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以前两项占比之和为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处理数据,用(60ca9bd73e07b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差异分别用t检验与X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1.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较之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较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60ca9bd73e07b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n=42)

57.92±4.83

42.73±3.26

58.26±4.69

40.51±3.72

对照组(n=42)

58.01±4.79

50.47±3.85

58.75±4.74

49.65±3.97

t

0.086

9.943

0.476

10.888

P

0.932

0.000

0.635

0.000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较高(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60ca9bd73e07b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分组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评分

研究组

85.58±3.76

84.72±5.91

82.63±4.78

85.01±4.96

对照组

76.46±2.98

75.85±4.62

73.85±4.26

76.43±4.45

t

12.319

7.663

8.887

8.34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两组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的73.81%比较,研究组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见表3。

表3:两组满意度比较[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42

27(64.29)

13(30.95)

2(4.76)

40(95.24)

对照组

42

16(38.10)

15(35.71)

11(26.19)

31(73.81)

X2





7.372

P





0.007


  1.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因心脏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所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未及时得到救治也会诱发心力衰竭,从而增加患者病死率[2]。诸多临床研究表明,心功能病变与负性情绪具有较大关系,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可加重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耐受性[3]。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对该疾病缺乏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加之受经济等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进而影响其疗效及预后。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

蒙古族传统医学将该疾病归属于“吉如很哈崩症 ”的范畴,认为赫依、琪素运行受阻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在该疾病患者中应用辩证施护,能够使各项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4]。蒙医辨证护理是蒙医护理的精华,能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进行辩证护理,更为注重患者的日常饮食和起居,有助于机体各器官正常运行,从而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加速患者康复[5]。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王佳佳[6]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说明蒙医辩证护理的实施,更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且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患者满意度良好。

总之,蒙医辨证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较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在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爱玲. 双心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5):957-958.

[2] 梁秀清. 蒙医辨证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125-127.

[3] 郝丽娜,姜竹音. 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180-181.

[4] 胡慧慧,祁小荣,张海螺. 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 新中医,2021,53(1):143-145.

[5] 肖小鸿,彭俊秋,贺珍珍,等. 延续护理对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5):38-40.

[6] 王佳佳. 蒙医辨证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及心理状态评价[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