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杨超

福建普光济安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电力资源是当前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电力资源的供应,是行业生产的基本保证,与人们的生活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性。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复杂性非常高,随着电力网络覆盖范围的增加,电力系统面临着更多的运行影响因素,控制难度陡增,如何才能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果,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是当前电力企业方面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了突破系统运行障碍,电力企业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利用自动化智能技术,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效果,不断地完善系统功能,从而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下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智能技术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分别介绍了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阐述了智能技术及其营销系统的现状和不足,设计了智能系统的框架结构并分析了电力自动化营销系统智能化改造的原则以及关键技术,并对系统改造应用效果进行了评析。

1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概述

1.1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即在电力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根据配置上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自动化设备,以此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目的是在电力行业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系统化的变化趋势。

1.2电力系统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主要是指使用智能控制手段实现电力系统控制的手段。智能技术控制手段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智能技术通过自身的传感系统可以获取外部环境的信息,通过设定一系列的运算和分析,给出相应的反馈结果,以现在电力系统的应激能力上,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控制效率,从而提升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电力系统中的智能技术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问题

现如今,在我国,各项新兴的科技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让智能型技术也十分普遍地被应用至供电系统中,但是,在具体应用智能型技术期间,依旧具有许多问题,这是因为智能型技术总体还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且其应用依旧处在初期,许多专业性人员在技术方面仅局限于自动化技术有关的理论方面,并未在实践中累积更多的相关经验,且并未考虑到真实的工作情况,所以,最终的效果不够理想。另外,在电力系统进行供电期间,自动化控制、智能型技术间并未获得相应的协调;专业性人员虽然本身的理论性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缺少实践性工作有关的经验,所以,无法保障自动化设备得到更为平稳的运作,对供电最终的效果、质量均带来了影响。

3自动化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策略

3.1神经网络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控制是智能技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应用模式,此种控制模式具有一定的拟人性,属于人工智能范畴,通过控制名称可以得知,在此种控制模式主要利用技术手段,对人类的脑神经进行模拟,实现自动化的系统运行效果分析,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这项技术的作用下,可以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和谐,功能性显著增强。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其中存在大量的节点,与人脑具有很高的相似度,相比于一般的智能技术,此种技术功能更强,拥有强化自身的能力,可以利用学习来不断的完善自身功能。另外,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拥有加强的计算能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快速的计算,高效的总结系统运行需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出相应的操作指令,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还能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地完善自身功能,比如在电力系统运行环节,利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故障预测,实现电力故障的事前控制,有效地减少了电力故障产生的影响,实现了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

3.2应用模糊控制理论

对于模糊控制理论而言,其是把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推理等当作前提的计算机数字化控制型技术。模糊控制本身的本质就是非线性控制,其已经被十分普遍地应用到机器人、工业等有关的领域中。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在其总规模持续性地获得扩大后,在电弧炉、逆变器进行运转期间,会生成许多谐波,对其本身的运转质量、效率均给予了许多影响,极大地提升了无功功率。电力系统本身具有相应的滞后性、不确定性,传统型控制无法获得更为理想的目标,而在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后,其所具有的读取、研究、分析等各项功能,能够全方位地掌握电力设备有关的运转信息、控制信息,能够对各个十分复杂的变量实施定量研究与分析,以达到最终的控制目的。

3.3应用专家系统

对于专家系统而言,其是一种智能型计算机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具有许多某一领域中专家知识有关的技术、经验,可以借助这类技术、经验来对各类问题实施研究、分析、评判,以对人类专家处理有关问题的这一整个过程实施模拟,以对许多十分复杂的问题加以处理。在电力系统得到运转期间,其会被天气、人为、外力等许多因素所影响,使得有关的设备会出现老化、短路等,对这类设备所具有的各项性能给予了影响。所以,需要定时对电力系统开展检测、维修,并参照其各项运转性能来开展预判,应用相对应的措施。

3.4综合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在电力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也在逐渐提升,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内部结构异常复杂,运行机制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系统控制管理难度陡增,之前的控制模式明显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以人力控制为主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控制效率以及控制精准度上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在这种形势下,综合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满足电力领域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在综合智能技术中,包含了上述的几种技术,根据系统运行需求,把这些技术进行综合性应用,提升技术应用效果。单一的控制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可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果,但是由于技术自身的缺陷,会导致系统风险的发生,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可以实现技术层面的互补,利用技术交叉的方式,弥补各项技术存在的不足,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果。综合智能技术的应用要点,融合不同类型的智能技术,如果技术融合不当,不仅无法实现技术互补,而且会抵消技术功能,产生相反的应用效果,所以,如何才能合理的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技术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当前电力领域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电力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结语

综上所述,对智能型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实施分析与研究,能够让我国电力系统的构建参照系统构建的各项要求,对智能型技术实施引入、应用,进而让电力系统自动化总体的质量、水平均得到增强,以满足于我国电力系统构建、发展所给予的各项要求,让智能型电网构建得到极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昱阳,黄彦浩,陈思远,等.云边智能: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边缘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20(3):397-410.

[2]张国斌,张叔禹,刘永江,等.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力在线技术监督平台建设方案[J].热力发电,2019(9):94-100.

[3]陈琛,郭莉,高正平,等.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