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侯亮

黑龙江省尚志市鱼池乡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尚志 150635


摘要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有食用和经济作用,在我省有着较大的种植面积,小麦的颖果是人们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因此,分析小麦生产相关技术提高产量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就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做了浅要的探究,希望能为小麦种植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前言

现代化农业发展中, 推广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落实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当下农业发展首要待解决问题。 栽培小麦要做到科学选种、合理施肥,降低病虫害的影响, 提高小麦产量及品质,为发展农业经济做贡献 。  

一、小麦高产要选用良种

适时播种:选用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典型的我省平原地区,小麦作为当地种植的传统粮食作物,在品种种植上很容易造成品种退化严重的问题,从而无法达到小麦高产的目标。因此,该地区必须得结合自身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选择生产力高、抗病害强、不早衰、抗倒伏的品种。 适宜选用分蘖多、分蘖早、成穗率高、生长整齐、茎秆矮壮、抗倒伏、抗病性强的 品种, 完成选种后,还要处理好种子才能播种。播种时要控制好种子的播种量,种植的横、竖行要端直、整齐,一定要避免重播、漏播。         

  1. 小麦高产要精细整地

对于要进行小麦种植的土地一定要注意培养土地的整理,如果种植土地属于秸秆还田用地,在进行耕地环节的时候要多加注意一定要遵守深耕的原则,确保秸秆的根部没有残留。现阶段都是使用机械进行耕地,所以在进行耕地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土地要多耙几遍这都是有一定的技巧的,需要非常高的技术经验的人对于耙地环节来进行掌控。 精细整地 是实现小麦高产要重视的关键一步。在正式栽种时,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耕整地,将前茬作物留下的杂草等清理干净。栽种小麦时,要确保土壤的湿润性,将土体整平。为了使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要进行翻耕,翻耕深度控制在15-25cm;同时,还可以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让土壤变得更细、更透、更平整。此外,为确保小麦在生长期间的需肥量,一定要在实际整地时,一次性施入足够的底肥。施肥要结合土壤综合肥料而定,将有机肥、无机肥综合起来施用,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         

三、小麦高产要精量播种:

小麦播种应根据当地的土质和外界气候环境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时期和播种量。播种既不能太深亦不能太浅,播种过深,易发生吊根现象;播种过浅,种子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种子吸水困难而不利于萌发。播期过早,易出现老弱苗, 播期过晚,不但增加用种量及经济成本,还会降低分蘖数不利于后期增产。播种量过大,为后期剔苗带来困难;播量过小,降低单产。因此,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播种方法是保证一播全苗、出苗整齐、苗强苗壮的关键。播种时采用机械匀播,播后用镇压轮进行镇压,从而达到保墒防冻的目的。

四、小麦高产要选择机械化直播        

机械化直播在小麦种植管理中的应用,对于小麦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机械的不断优化众多地区均实现了机械化直播,但是在实际开沟深坡以及土壤覆盖方面,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需要及时对小麦的生长环境进行改善,进而确保小麦苗子的出苗率,机械直播能够促进小麦群体结构的调整,以提升群体结构的抗倒伏能力,从而实现小麦的高产发展,但由于大部分小麦种植农户的经营规模均比较小,小麦种植面宽,面积比较少,在实际机械直播方面较常使用的人为小型直播机,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相关直播机的研究和开发一处近期,提升小麦播种质量。        

五、小麦高产要做好田间管理:        

1、出苗期至分蘖期管理:小麦从出苗至越冬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长叶、长根、分蘖,此时的管理重点是保证出苗整齐、查苗补苗、培育壮苗和促进小麦分蘖。在小麦出苗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检查,查苗补缺、查肥补肥、查草化除,日均气温不低于5度。对于小麦幼苗长势较弱的地块,在进行土壤追肥的同时配合喷施生命素等叶面肥,促进小麦生长健壮;对于旺苗,需要通过减少浇水等方法进行控旺。

2、 合理灌溉        

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其灌溉的合理性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际小麦种植时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灌溉,以确保小麦在生长的各个时间均能够有足够的水分支持。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小麦田间管理中的重要技术。 在实际种植管理中,对于小麦进行合理的灌溉,有助于小麦生长中水分以及养分的正常吸收。

3、灌浆期至成熟期管理

不同时期的小麦需要的肥料也是不同的,因此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对于节约肥料资源、提高小麦产量非常关键。从灌浆期至成熟期是小麦全生育期中最为旺盛的生长阶段,此时小麦根、茎、叶、穗等器官生长迅速,是创造大穗、多粒的重要时期。此时要通过合理追肥、适时灌溉等措施促进根系下扎及叶片生长,协调碳氮比例,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与转运,并延缓衰老,为后期高产创造条件。 另外,要对小麦的生长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根据经验和相关知识判断小麦的时期,小麦的肥料需求和水需求等;施肥也要严格把控,施肥过量会导致小麦出现“倒伏”“贪青”等现象。         

六、小麦高产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广大农户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一般在连阴雨天气,病虫害发生的频率最高,选择合适的农药及早预防能够抑制病虫害的生长。小麦的常见病虫害有:小麦锈病、根腐病、麦芽虫等,这些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还是不能忽视的,轻者导致减产,重者导致小麦大批死亡,颗粒无收。常见的病虫害手段有:合理挑选品种等物理防治技术;引入病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技术;使用农药等化学防治技术,在农药的选择上需要使用灭虫性能高、对环境污染小的农药。         

  1. 小麦高产要适时收获:小苗的收获要以其成熟期为标准,收获太早、太晚都会对小麦的产量、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即时收获小麦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阶段,蜡熟末期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收获小麦可以达到产量最大化。因此,小麦种植人员要保证小麦收获最佳时机,实现小麦总体产量的提升。

  2. 小麦高产技术要多多 宣传推广        

由于大部分小麦种植农户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大多通过自己以往的种植经验开展种植工作,并为及时认识到高产小麦种植管理的特征和要求,导致在实际田间管理方面存在技术欠缺,病虫害防治意识不强等情况,另外做好相关种子化肥的管理,在实际农户管理中需要加强对于小麦种植相关知识的宣传,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农户进行针对性的小麦种植教育,提升小麦种植产量和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农业化发展,对小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只有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才能实现小麦的科学种植,达到小麦高产种植的目标,因此,应重视小麦生产技术,积极推广小麦生产新技术,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认识小麦高产对社会带来的效益,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小麦产量,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小明.小麦高产栽培及复播栽培技术要点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6): 172.           

  2. 李铮.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乡村科技, 2017(22):60-61.

  3. 张丽, 杜娜钦.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 2019(1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