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应用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应用的探讨

冯春平

国家能源集团西藏尼洋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区 860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运转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依靠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符合要求。文章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指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影响因素和制约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对于相关行业从业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涉及土方工程、砌筑工程、爆破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基坑工程等分项,不同分项具有不同的施工特点和要求。同时,施工管理是生产力提升的催化剂和“倍增器”,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但是可以通过对资源的合理整合与良性调动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工程项目效益的最大化。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应用积极探索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比如全寿命周期管理、6S管理等。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影响因素

1.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施工技术的最重要因素。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优秀的技术工人相对来说比较少,很难将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应用到一线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安全性往往会牺牲工程建设效率。另外,管理人员和工程设计规划人员容易出现对施工一线情况掌握不全面的情况,导致管理与设计不符合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出现窝工或者推诱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一线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大胆实行技术创新,各种奖励政策向施工一线倾斜,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修改施工设计时一定要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确保施工设计目标容易实现。

1.2施工材料和及机具

施工材料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先进的技术必须和质优价廉的材料相配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施工材料的检查和验收,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工地、进入建筑物种。另外,施工机械也会影响建筑技术的应用,在控制施工成本不超出工程预算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安全性比较高、可靠性比较强的施工机具,积极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

1.3施工组织模式

施工组织模式直接影响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包括施工设计、施工方法的落实等。一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施工周期较长、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制订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技术水平、经济等效益等综合方面因素,以确定施工设计方案在实际上合理、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可实现,有利于发挥施工技术作用,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思想略显落后

随着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单位尝试走出体制,利用自身能力和业绩招揽工程项目。但是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依然停留在计划体制的思想枷锁中,项目立项时过多地“等靠”上级领导的安排而很少主动走出去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效率低下,工序衔接松散,经常性地出现安全隐患,人员工资分配强调所谓的“公平”而忽视利用奖金刺激等手段调动积极性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后的管理思想制约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益的提升。

2.2管理制度措施略显僵化

管理制度措施必须灵活并且能够做到根据形势的变化实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确保管理方法具有可执行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多年来一直依靠财政拨款支持,很少引入社会资金,因此经常出现资金跟不上工程进度、工程建设资源配置不科学、管理人员水平低下、外行领导内行等现象,造成了政府财政资源的浪费和工程建设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组织模式的变革和高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3施工组织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有欠缺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计复杂、施工困难较多,经过多年来工程经验的积累现在具有比较多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很多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循守旧现象比较严重,采用一套施工方法和管理制度取得成功之后,就一直沿用这种方法,很少主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变革,因此施工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得到的锻炼机会比较少,导致其能力素质整体偏低,不敢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敢尝试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因此造成工程项目建设效率比较低。

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改进措施

现代化管理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广泛的应用势在必行,利用先进的制度和措施开展管理工作,探索如何利用管理措施和手段的现代化变革来促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3.1革新改进组织管理模式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结合当地地质水文条件和气候特点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需要结合当前科技的发展水平不断变革施工方法,确保施工方法合理管用的同时也要兼顾到施工的安全性。为了配合施工方法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应地建立和改变多种施工管理制度,在这些制度中增加施工激励措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断提升施工质量水平。例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方审查并协助施工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对施工技术方案的各种类型的检查和复检,协助施工单位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和性能参数满足要求的施工机械,要求施工单位贯彻“人机固定”(即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等,通过这些管理手段促进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3.2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项目管理方应重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严格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和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执行,认真如实地建立过程控制资料(如材料验收记录、施工记录、“三检”记录、隐蔽验收记录以及施工方案等),以此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每个工序质量的评定或分项工程的完成必须经过班组自检,各工种之间、上下道工序之间交接检,质量部门专职检,做好记录和签证,报监理检查认定。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包括钢筋、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石灰、防水材料、砌体材料、防火涂料、沥青、比水带、预应力钢筋、锚具、夹板、保温材料、给排水硬聚氯乙烯管材、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等;对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砂浆试块强度及其他合同与规范规定的测试项目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时,定期检查所使用机械、设备情况以及计量仪表的准确度。

结语

水利水工程项目建设事关国计民生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良性运作,因此在具体施工和组织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以促进其规范化建设和运营。文章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指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影响因素和制约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对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潘翔.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J].人民黄河,2020, 42 (S2) : 272+275.

[2]杨志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0, 43 (11) : 217-218.

[3]冯斤.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 4 (21) :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