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胡成英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中学 湖北荆门 448121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从转变观念、精心备课、强化过关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实 施历史学科“堂堂清”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学科  分层教学  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堂 堂清”就是要求每位同学都能在这块阵地上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那么,如 何才能做到“堂堂清”呢?本文对此做了一些研究。

一、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

1.学生对学好历史信心不足

通过对200名初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60%的学生对自己学好 历史没有信心。虽说历史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但其内容多,时间跨度 长,有很鲜明的过去性,掌握起来实属不易。也有很多学生着急想学好历史, 可是又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另外,有些老师不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 每一个学生,往往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忽视成绩差的学生。长此以往,老 师的漠视或批评也导致一部分学生越来越没有自信心了。

2.有些教师把学生当作接收器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更 有甚者习惯包办代替,一讲到底,对课文中应该由学生讨论的问题,老师自 问自答;做选择题时,老师念题学生说答案;做主观题时也是老师带着学生 分析回答。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接收器,他们应该是课堂的 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思维者和创新者。

二、有效实施历史学科“堂堂清”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

1.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 体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教与学的过程中关键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掌握了什么。如在讲授《世界历中》下册中的《动荡的中东地区》时,我是通过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二战后中东爆发了哪几次中东战争?中东地区战事频仍,主要根源在哪里?如果你是中东地区某国的领导人,将如何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连平时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同学都积极参加了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全面评价学生,让学生对学好历史充满信心。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以学生的总体成绩来评价学生,不要只表扬优等生,对待差生,不但不能歧视他们,而且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还要大力的表扬。后进生对这种渴望更为强烈,真诚的欣赏、表扬犹如催化剂,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精心备课


通常来说,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和备学法。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需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堂堂清”这一中心任务,对教材、教法、学生同时进行整体思考和系统准备。


1.备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细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并且用“知道、了解、理解、说明、分析、比较”等描述性的语言分层次地对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制定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


2.备教法。“备教法”指教学程序的设计与教学材料的组织。历史教师在备课中应结合各堂课的特点,根据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简明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戊成变法》时可采用辩论教学法。课前让学生收集了有关康有为、梁启超、慈禧太后、谭嗣同等人物和有关维新变法思潮的论述等方面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以自已掌握的信息来分析、辩论,教师只是控制课堂进程。这样,学生就能真正进入到对问题的学习中去,并且用自己的思索得出结论,从辩论中完成新知的学习,从学习中体会康、梁、谭等人的光辉事业和进步人生,这远比教师直接说教有用得多。


3.备学法。“备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教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告诉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及学习过程的方法或技巧。有的学生说起历史是又爱又怕,爱上课,怕考试,那么,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还应该备一些学习方法才能做到“堂堂清”。对于学生来说,学历史最大的困难就是记忆难,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窍门。



(三)强化过关



1.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教学。学生由于基础、  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课堂上如果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要做到“堂堂清”,历史教师要实行分层教学。对于懒、差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这样让这类学生既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又能让课堂落实“堂堂清"变成现实。


2.作业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学生应该当堂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当堂进行讲解。选择题主要讲解学生感觉有难度的题目;非选择题,让学生上黑板演练,并且当堂面批面改。老师批改时不能只说答案,还要对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进行指导。此外,还应要求学生注意看分答题,坚持问什么答什么,语言简洁准确,不必像问答题一样展开回答。


3.检查方式要快捷方便,易于操作。历史老师应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法。比如,可以采取把全班同学每4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每天向老师汇报全体学生的背诵情况,对完成较好的小组实行奖励,没完成的同学实施相应惩罚。这样,让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让课堂“堂堂清”落到实处。


近一年来,我校历史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实施“堂堂清”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堂堂清"模式对于改变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提高教学效率无疑是刹很好的良方。然而让“堂堂清”在历史 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实施无疑也是个巨大而 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