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地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以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浅析山地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以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为例

张鑫

身份证号: 41090119910507****


【摘要】山地住宅小区项目因其自身地形地貌的特点,相较于平地项目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立体空间层次以及自由的建筑布局等特点,与此同时,在山地住宅小区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也相应会遇到更多的设计难点。本文通过对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的分析,从其规划、建筑、竖向、景观天际线和交通组织的设计,对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初探。

【关键词】山地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竖向设计


一、引言

60bd7540ee604_html_def79a18ac4242e8.gif 我国山地面积大约占全部国土面积的2/3,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心用地逐渐减少,更多山地住宅小区的开发是寻求更多生存空间的需要,而山地基地一般多在城市边缘或郊外,虽然存在地理位置等缺陷,但同时正是因为远离喧嚣,山地自身自然环境优美,能够提供独特的事业景观和居住感受,进而提高住区溢价空间。

二、项目概况

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位于湖北省随州市城南片区,作为政务新区板块,紧邻集中的政府办公区,基地周边路网发达,东侧毗邻编钟大道,距随州高铁站6.8km,四周山体资源丰富,西临生态公园绿地,北望涢水,生态景观资源十分优越,为随州市综合山地住宅小区,含有住宅和沿街商业、幼儿园等公共建筑。项目规划用地528亩,总建筑面积约78万㎡,用地呈约700mx550m不规则矩形,整体地形为丘陵地形,西高东低,南北均有洼地,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山脊线,南北方向在西侧位置贯穿南北山脊线,东西方向在偏北三分之一的位置贯穿东西山脊线,地块最高点绝对标高为116.3m,最低点为89.2m,最大高差相差27.1m。

60bd7540ee604_html_7a7b38864bc98bc.png60bd7540ee604_html_8bdc30dea37ec0fb.jpg1 高程分析 图2 原始地貌三维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参与项目) (资料来源:作者参与项目)

三、规划结构

住区规划是对居住区的规划形态、建筑构成、交通组织、景观、配套以及市政管网接入等综合性的规划,山地住宅小区亦是如此,并将竖向设计体现的淋漓尽致,相较于平地住宅小区的灵活自由,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并不能按传统思维逻辑进行实施,更多的原因是受限于原始地形的复杂多样性,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地貌特点,依山就势,尽量避免对原始地形地貌造成破坏,相互制约兼顾相辅相成,才是解题的上策。

60bd7540ee604_html_d8ac31d015ae68b6.png 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地貌特点,结合原始山地走势,一条Z字形生活轴贯穿东西,想辅一条与其对称的景观轴,划分出三大高颜值品质住区,充分凸显“一谷两轴三片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利用周边的优势生态资源,结合居住区的建筑天际线形象,打造一个幽静的都市生活绿谷。

3 一谷两轴三片区

(资料来源:作者参与项目)

生活轴——40m宽、850m长的开放式商业互动街区是居民生活休闲购物的主要场所,辅以现代化的商业立面以及丰富的主题场景营造,同时配置各类社区服务配套,结合当下后疫时代理念引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营造城市活力生活秀场。

景观轴——用来联系各个居住片区的自然生态通廊,其中穿插有各类绿地广场、亲子空间、慢跑步道和健身器材,让生活在内的居民尽情享受阳光生态健康生活。

四、建筑排布方式

60bd7540ee604_html_437322ad8d0af993.png 相较于平地项目,山地开发项目由于地形整合和高差处理带来额外的建设成本,简称山地成本。山地成本主要包含土石方、边坡挡墙、吊脚架空以及深填方区基础超深四项。山地成本具有隐蔽性和盲目性两大特点,其多隐藏于地下或不为人注意的边界角落,一个项目的合理山地成本不通过优化对比是不可能感知到的,而优化设计需要专门的经验和方法。

4 山地成本

(资料来源:作者参与项目)

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的竖向设计及场地剖面关系的考虑尤为重要,既要避免高挖高填,又要控制挖方量,控制土方外运量从而控制总土方成本。山地住区建设,边坡挡墙不可避免,有挖填方就会有挡土墙,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地址情况,合理分台,从根本上减少挡土墙总量,同时尽量贴合地形,减少场地架空区域,避免在高填方区修建建筑,合理采用填方区域修建地下车库,综合利用竖向高度进行基地的规划设计。

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结合地形,东西布置中央Z形主轴,采用1%~8%不等的道路坡度设置串联城市主干道,两侧均匀排布沿街商业及配套设施,三大生活住区结合原始地形分别考虑设计,且均高于东西中央Z形主轴,不同小区内相同产品组团内尽量统一场地标高,各组团间用缓坡道路串联,由于场地尺度较大,内部道路坡度均可控制在2%以内,因而居民在正常生活中不会感受到因地形高差变化大引起的不适。除开项目基地西北角小区内与中央主轴场地竖向相近外,其余小区内场地标高均较高,进而减少沿街商业背后对小区内的影响,同时改善视野通廊。

五、建筑高低组合

60bd7540ee604_html_977f7cf5ec4ecf67.png 随州乃“编钟之乡,礼乐之都”,以编钟为首的“八音”古乐历来象征着“礼制和谐,八音重鸣”,古语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律和声,八音克谐,天相夺伦,神人以合。

5 八音古乐

(资料来源:作者参与项目)

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三大住区内均分别设置有联排、叠墅、洋房以及高层组团,高低错落,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在每个组团内利用建筑形成了半私密的组团中心花园和宅间花园绿地,满足了居民对小区生态景观不同程度的需求,同时提高了居住生活的档次。高层点式布局为主,在空间上形成无遮挡的视线通廊,保证了城市角度上无视线阻碍及遮挡,注重城市景观界面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由于东西两侧城市道路标高均低于小区场地内部,结合场地综合竖向,沿道路设置的沿街商业均做吊层商业处理,在吊层商业背后紧密联系小区地下车库,使结构保持统一完整性,降低竖向支护成本。特别是沿东侧编钟大道一侧,沿街商业与高层住宅之间做南北向洋房组团排布,使由东向西建筑高度呈三级梯度变化,呼应城市上位规划设计。基地西北角与东南角两所幼儿园场地标高均设计略高于市政道路,使之更好衔接,幼儿园在幼儿园场地与小区内交界处做挡土墙处理,减少相互影响。

六、景观天际线

山地建筑整体多以外部景观为主,内部景观为辅,在建筑排布时重点考虑对外部景观的利用,在营销推广中更多的是以外部景观为主打卖点。

随州一张鲜明的名片即是编钟,钟声悠扬,似波似浪,基于珍贵土地的低密属性,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规划设计又蕴含新亚洲建筑美学意境的高层住区、花园洋房以及层叠错落的绿地景观,基地内部天际线变化丰富,呼应随州城市名片主题,同时又是周边山地公园自然风貌景观的延续。承袭中式园林建造精髓,通过优化组团感及优化楼栋前后的邻里活动空间,控制好从集中到组团再到宅间的多级景观绿化空间的节奏感,避免过大中央景观与狭小宅边绿化之间不均衡的搭配,不仅提升了归家流线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也能给居民提供就近的休闲娱乐去处,使居民在小区内活动时有更多选择,包括健身、聚会、阅读、艺术展示、儿童游乐等,起到丰富场景、分流人员的作用。

60bd7540ee604_html_18688a0103b0b5f1.jpg60bd7540ee604_html_36377e90f407109d.jpg6 沿编钟大道鸟瞰图 图7 沿涢水大道鸟瞰图

(资料来源:作者参与项目) (资料来源:作者参与项目)

七、交通组织及地下车库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建筑用地适用坡度的值为0.3%~10%,机动车道最大坡度不大于8%。当场地整体坡度小、各组团之间高度相差小时,行车动线布置相对简单,根据地势和建筑布局统一规划车行动线和地下车库,可以进行灵活的规划设计。

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将地势竖向高度落差设计最大程度的解决在了东西Z形主轴线区域,减少各个小区内部高差变化,地下车库主入口基本设置于靠近东西两侧市政道路和主轴线内,这样可以利用竖向高度差减少地库坡道的建设成本,因规范所需设置地库坡道的个数是固定的,将车库入口尽量布置与各小区外围,不仅降低了因内部设置小区车库入口而引起的交通风险及维护设施成本,又保证了小区内景观的连续性,提高生活气息氛围,同时大大提升了居民的自驾归家感受,一举多得。

结语

我们的国家在进步,城市在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更需步步提高,未来山地住宅小区会越来越多。本文结合随州交投金科府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实践,对山地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中所遇到的一些相似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梳理,希望为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研究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世荣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山西建筑,2012(5)

[2] 曹鹏

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4)

[3] 王利 吴相华 范明丽

浅谈山地建筑的空间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



作者简介:

张鑫: 男,1991年5月7日,河南城建学院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