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系统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2

油气储运系统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

张肃贞 魏国华

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输油气分公司辽宁沈阳 110014

摘要:油气主要是指天然气、石油以及衍生产品,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资源需求和消耗大国,对油气的消耗量非常大,油气存储以及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事故,不仅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对于资源的使用而言,带来较大负面影响。所以,加强油气储运系统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油气储运系统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气储运系统;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

引言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促使人们加快对石油工业生产技术与加工技术的优化,而油气的运作过程是发展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油气储运,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加强油气储运系统的安全管理,以促使整体的经济效益提升,促使石油行业实现全面发展,提高油气储运系统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十分有意义。

1油气储运的基本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生产、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油气能源,对油气能源的总需求不断上升。正因如此,进一步地推动了我国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油气储运具有多个工作环节,其中包括储存、装卸以及配送、运输等等。对于油气储运来说,管道系统在整个储运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的油气储运工作,经常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油气储运质量严重下降甚至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油气储运系统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

2.1防火防爆措施分析

2.1.1对火源进行控制

首先需要对明火源进行有效控制,所谓的明火指的是在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加热用火、施工用火以及其他的火源。在罐区区域内开展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同时需要有动火申请许可证,对需要动火的现场进行妥善处理,从而有效控制火灾的发生。动火作业过程中需要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进行监控,在动火作业完成后,需要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监控,确定无明火产生之后再进入生产。其次,需要对电火花进行防控,在企业内部,电气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接触不良以及老化等不良状况,这些原因都可能引发电火花,最终导致起火或者爆炸。

2.1.2正确处理可燃物

(1)严防油品的跑、冒、滴、漏:油品储运工作中,跑、冒、滴、漏往往导致油品在作业场所扩散。工作中操作人员要精心操作,加强设备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发现泄漏部位要及时的修复。油品输转作业中,要坚持巡回检查,随时注意输油泵出口压力表,防止管道损坏等原因导致跑油事故的发生。(2)减少油品蒸发:油库中,由于受设备的作业条件的限制,油品不可避免蒸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依靠--次防护措施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采取二次防护措施。目前减少油品蒸发的主要措施是:尽可能使油罐或油桶满装,防止油品泄漏,降低油罐内温差,采用内浮顶油罐,进行油气回收,改进设备及操作等。(3)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油品蒸发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容易在低洼、不通风的场所积聚,这些积聚的爆炸性混合气体,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重大隐患,因此要防止可燃气体在房间、坑洞等场所积聚。目前许多油库的泵房等易积聚可燃气体的工作部位,已经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仪等安全监控设备,一旦发现油品油气浓度超过安全规定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认真妥善地加以处理。对于泵房和库房等易于积.聚油气的场所应采取机械通风,以排除油品蒸气。未经洗刷的油桶、油罐及其它储油容器,严禁修焊。(4)通风和惰化:清洗含硫油罐沉积物或其它含硫、含磷等具有自燃能力的物质时,要防止其产生自燃,可针对不同情况而采取通风、散热、淋水降温等措施来防止其自燃和爆炸的发生,或采取隔绝空气、充人惰性气体进行保护。(5)做好可燃物质的隔离:油品一般均有较好的流动性,因此要防止储油容器破裂后油品流散或火灾蔓延。地上油罐应修筑防火堤和水封井,平时应关闭其排水井出口管道上的阀门。储油区、库房、泵房、装卸区等建(构)筑物附近,要清除--切可燃物,如树叶、千草和杂物等。

2.2油气储运防雷技术设施分析

2.2.1雷电侵入波防护技术措施

雷电侵入波也是一种对油气储运系统存在巨大威胁的雷电能量形式,油气储运系统针对雷电侵入波的防护方式通常是安装针对性避雷器。要将需要防护雷电侵入波的电气设施同相应避雷器一同接入同一个电气系统当中,如果在雷雨天气发生了雷电波的侵袭就会由避雷器对雷电波进行放电处理,这样雷电对于油气储运电气设备造成的影响就会大幅降低。在实际生产中还应考虑油气储运金属罐体的雷电波防护需求,虽然通常油气储运所用罐体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只有足够厚的罐体才能够保证不被雷电波击透,所以在油气储运系统建设与生产中必须使用符合防雷标准的金属储运罐。

2.2.2油气储运系统中感应雷防护措施

感应雷防护设施通常是一种能够将雷电能量引入地下的金属物体,油气储运建筑内部会使用金属管线及金属设备作为接地技术措施,而针对油气储运系统中法兰及弯头等接触可靠性不高的部位则需要使用金属跨接处理措施,而油气储运系统还应通过管线连接罐体结构,以保证整体接地效果。

2.3静电防护措施

首先需要对油气的流动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因为油气的流动可能会导致静电的产生,对其流速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对静电的控制。其次,需要对加油的方式进行有效控制,在加油时需要从底部注入,若是从上部进行装入时,需要将管子插入罐子底部。与此同时,需要尽量防止油品当中含有空气或者水分,尽量不使用压缩空气对油罐进行吹扫。除此之外,需要对人体进行静电处理。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工作场所内,相关的操作人员、计量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为了有效避免人体放电后所产生的危害,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除静电处理,也就是在安全的区域内安装金属接地棒,实现对人体静电的消除,之后在进行操作。在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内,除了需要进行除静电处理之外,还需要穿着静电服才可以开始工作。还需要对相关的工作面进行到点处理,以此来实现人体静电的有效消除。有一些储存油气的罐体产生的静电也可能引发火灾或者爆炸,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接地处理,实现静电的有效释放。

3提升油气储运系统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控制效果的对策

首先应该根据油气储运生产需求进行科学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设计,采用符合生产需求且运维方便的技术设施保证雷电、静电、火源等防护控制的效果,尽最大努力提升油气储运系统当中防雷防火防静电设施部署的安全性。其次还应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安排好防火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验与维护计划,保证防火防雷防静电技术设施都在正常状态下进行,同时还应优化检修技术队伍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其在检修工作中的操作有效性,有效控制故障及异常问题的发生,为防火防爆防雷技术设施的科学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最后还应优化储运系统全部操作人员的安全控制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每一个细节做好安全防护,提升油气储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结束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石油行业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因此应积极的开展创新,打造全新的体系,整合现有的资源,注重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出其技术优势,整合现有的资源,以提升整体的运输效率,降低能源的损耗,并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满足于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带动经济效益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栋.石化企业储运系统改造安全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2]林鑫.浅谈油气运输车防火安全分析及预防[J].江西化工,2018(05):190-191.

[3]赫明成,韩会君,单忠庆,张赞,霍磊,吴守庆.油气储运系统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4(12):246.

[4]杨德志.油气储运中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3(17):227.

[5]李欣.油气储运系统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2(0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