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3
/ 2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

彭海涛

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凤城市大队 辽宁凤城 118100

摘要:消防安全需要养成习惯,日常需要全面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同时,各级管理单位要做好全面的监督与检查,保证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针对性的做好各项预案,严格管理、强化监控,各级部门积极配合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给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

城市化建设使人员密集场所的数量不断增多,也使得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难度提升。在日常管理当中,执法人员要做到消防监督检查责任感突出,提升职业技术水平,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上不断实现创新,以更为优化的方法排除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隐患。

1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特点

1.1受害人员数量多规模大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点是伤亡大、易踩踏、逃生率低、疏散难。人们慌乱逃生,人们对火灾的情况不了解,很快就会集中到建筑物出口,那么,人们同时都挤到了一起,出口较小或者较少,人们能够逃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此时,对于出口就会出现大量的聚集,人们慌乱中也会形成踩踏,其后果不堪设想。从以往的火灾现场看,很多人失去生命就是因为踩踏事件。

1.2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城市经济越是发达,人们越聚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稳步推进,城市的商圈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商圈、娱乐场所、办公中心等不断出现,人们每天工作生活在这里,人员聚集量大。人员集中的地方均为城市的中心,城市中心的建筑物规模大、楼层高,一些高层建筑还是城市的地标,这些地方出现火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其后果非常严重。如果火情出现蔓延,则会给救援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当火势形成较大区域的时候,则会造成大量的伤亡。

1.3会对社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大,人数众多,如果出现火灾事故,其影响面非常广泛,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也就是说,人们聚集的地方出现火灾后,就会在短时间内尽人皆知,但仅仅是经济损失的问题,其社会影响会更大。特别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火灾,更是会引发不良社会反应。城市中的企业经济受损,城市也会出现负面新闻,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2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

2.1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确人员密集场所各个部分、各个职位的管理职责,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制定完善的消防监督检查制度,将每一位消防人员的责任予以明确,一方面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责任推诿情况,各部分人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减少监督检查问题,保证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性,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培养消防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其在今后能够切实了解自身责任,为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提升打好基础。

2.2抓住消防监督检查重点

由于人员密集场所规模较大,全面检查很难深度发掘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结合密集场所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监督检查,而通过长期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区域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①检查安全出口数量,能否满足人员数量的快速疏散;②安全通道宽度,是否能够容纳去场所人员逃生需求;③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正常开启状态,防火卷帘门下方、安全通道位置是否堆积杂物;④消防栓、紧急照明灯、指示性标识是否完好无缺;⑤消防警报系统、烟雾警报器、自动灭火装置等是否能够正常使用;⑥安全通道位置,是否安装阻碍疏散的栅栏等。这些都是消防人员在实际监督检查工作中必须要检查的重点部分,在完成全部细节检查以后,应对以上几个位置进行着重筛查,若是存在违规现象,则应该及时下令调整,消除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

2.3提高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消防意识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质量,规避安全隐患,消防部门就应该及时转变工作态度,除了要完成自身工作以外,还需要对人员密集场所内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普及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也可以借助真实发生的案例,教育工作人员,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一旦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或者是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提高质量。另外,可以在恰当时机,与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层相互协作,组织大型的消防演习,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密集场所内工作人员的安全与责任意识,保证人员安全。

2.4合理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管

通常情况下,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事故,通常都是由于电气线路短路、超负荷运行、接触不良等产生的,若是想要进一步规避这一原因引起的火灾事故,除了要加强电子设备管理以外,还需要安装一些职能感应装置,充分利用物联网,将一些感应器、智能系统等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实现场所内部电气线路的自动调整与调节,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因电气设备问题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影响。经营单位要定时检修电气线路设备,及时更新老化电路,保证电气线路正常运行,若是存在较为严重的磨损情况,则应该考察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与磨损情况,进行统一更换。

2.5强化用电设施管理

电线短路、超负荷等都将会引发火灾,并且是人员密集场所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人员密集场所需要做好用电设施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工作人员用电习惯,不同的人员密集场所都要配置专业的电工,并且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检修,及时更新老化电路,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用电安全,这对于防范火灾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2.6做好有效地疏散工作

据调查指出,一般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火灾,而是人员的踩踏,那么在此基础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管理人员就需要做好火灾人群疏散工作,首先,消防管理者需要在自动报警系统的协助下,制定相对完整的人员疏散方案,这就需要管理者对每个工作人员做好明确的分工,并且与商铺运营者通力合作,给人员的疏散提供重要的环境,强化消防监管效果。

2.7重视消防演习活动的开展,提升运营者的安全消防思维

为了提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管理效果,逐步提高消防管理者和运营者的安全消防意识,就需要定期组织运营者和工作人员做好消防演习工作,那么在实际演习之前,消防管理者需要依照人员密集场所的运行现状以及发展现状,制定相对完整的消防演习方案,同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确定优质的疏散路线,并且通过广播和广告宣传,以此来引起各个商铺的重视以及消费者的关注,在专业消防管理者的引导下,做好消防安全演习工作。在此基础上,管理者需要把重点工作放在火点的扑灭上,以及人员疏散工作中,以此来优化消防演习环境,强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管效果。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设中,各种人员密集场所不论是从规模还是数量上都逐步增加,在人员密集场所的运行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逐步突显,这就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旦火灾发生就会给商铺带来极大的损失,更严重的还会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在此基础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管理者就需要重视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并且站在人员密集场所的发展立场上,探索其中的安全隐患,逐步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中个体商铺的监管,特别是对于易燃物品的监管,以此来为消防安全管理的落实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探究 [J]. 刘水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0)

[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 [J]. 杜海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34)

[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梁丞. 今日消防. 2020(02)

[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 [J]. 揣显昌. 今日消防.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