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用于肛肠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用于肛肠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罗琪明 崔秀雯 任晓红

四川省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射洪 629200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用于肛肠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肛肠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软件将其随机平平均分为三组,按照镇痛方案不同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洛芬待因镇痛,实验1组采取电针刺激镇痛,实验2组采取穴位贴敷联合电针镇痛。比较三组术后各时间段切口以及排便疼痛情况。结果:实验1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1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肛肠手术患者采取穴位贴敷联合电针镇痛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贴敷;电针;肛肠手术;疼痛

肛肠疾病是主要发生在肛门及直肠部位的疾病, 肛门部位血管和神经丰富, 敏感性强, 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较大, 肛肠手术术后疼痛也为治疗造成困难。近年来有研究提出通过穴位敷贴联合电针刺激疗法对于术后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穴位贴敷与电针联合应用对于肛肠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150例,纳入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2月,利用SPSS软件将其平分为三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2.14±5.26)岁,男性27例,女性23例。实验1组患者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2.54±5.35)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实验2组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71±5.49)岁,男性28例,女性22例。三组间一般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具有手术指征的痔疮或肛瘘患者,无严重脏器疾病,无精神类疾病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骶尾骨严重畸形者,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洛芬待因口服镇痛,两个实验组电针刺激选取腰腧、承山穴,用频率为2/100 Hz疏密波治疗,3次/d,15min/次[1]。实验2组在1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此方为我院内协定处方“止痛散”(延胡索、乳香、没药、川楝子、丹参、陈皮、甘草各3g,研成细粉,用黄酒及凡士林制成软膏剂,取适量均匀涂抹于敷贴内),贴敷于长强、承山穴,1次/d。期间如有过敏症状需立即取下。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三组患者术后4h、12h、24h、3d和5d的手术切口疼痛情况。

1.3.2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d、3d、5d排便时疼痛情况。

采用数字分级法 (NRS) 进行疼痛评分, 将疼痛用“无痛” (0分) 、“轻度痛” (1-3分) 、“中度疼痛” (4-6分) 、“重度疼痛” (7-10分) , 分值越高, 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60b71b84286e2_html_47ab502c1517ba4d.gif ±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手术切口疼痛情况。

实验1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1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手术切口疼痛情况

分组

4h

12h

24h

3d

5d

对照组

5.74±1.24

3.72±0.83

3.03±0.49

2.69±0.57

2.11±0.18

实验1组

4.36±2.11

2.69±0.76

2.14±0.35

1.83±0.46

1.56±0.29

t

3.987

6.471

10.451

8.302

11.394

P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实验2组

3.25±1.43

2.15±0.44

1.81±0.22

1.52±0.23

0.88±0.12

t1

3.079

4.348

5.644

4.262

15.320

P1

0.002

0.000

0.000

0.000

0.000

注:t1P1为与实验1组对比。

2.2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排便疼痛情况。

实验1组各时间段排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各时间段排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1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排便疼痛情况

分组

1d

3d

5d

对照组

6.77±1.75

6.19±1.25

5.81±1.42

实验1组

5.82±1.38

5.33±1.31

4.96±1.55

t

3.014

3.358

2.859

P

0.003

0.001

0.005

实验2组

5.15±0.43

4.76±1.22

3.74±1.27

t2

3.277

2.251

4.305

P2

0.001

0.026

0.000

注:t2P2为与实验1组对比。

3讨论

由于肛门周围的神经丰富,肛门括约肌中的传入神经因手术造成的损伤而出现反射性痉挛,因此患者术后会感觉到疼痛难忍[2]。而且术后初期患者的排便频次增加,这也使得创口反复受到刺激,加重患者疼痛,甚至导致患者括约肌痉挛或排便不畅,因此对于肛肠手术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镇痛手段非常有必要[3]

近年来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对肛肠手术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麻醉效果及防治术后各种并发症都具有明确疗效。临床上运用针药复合麻醉取得良好镇痛麻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少麻醉药用量, 并改善术后并发症, 但是关于针药复合麻醉效果与改善术后疼痛的关系及机理仍有待研究。穴位电针刺激运用皮肤穴位电针刺激方法, 为肛肠手术术后镇痛提供安全、有效、快速、无毒副反应的治疗方法。中药贴敷是把药物调制成糊状、丸剂、饼剂或熬成膏,再直接贴敷于穴位、患处,是一种治疗痔疮患者的无痛穴位疗法。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实验2组采取穴位贴敷与电针联合镇痛后不论是切口还是排便时的疼痛情况均明显比单独用药或是经皮电针刺激要轻。

综上可见,对于肛肠手术患者采取穴位贴敷联合电针镇痛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玲, 余滨兵, 赵莉方,等.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缓解肛肠术后排便疼痛的护理观察[J]. 家庭医药, 2019, 000(006):298.

[2]齐焕青. 电针八髎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 2019, v.40(05):167-169.

[3]周亚军. 探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J]. 家庭医药, 2019, 000(00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