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在喉痹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中医辨证施护在喉痹护理中的应用

陈芹、冯丽、廖韵 通讯作者: 曾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 646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喉痹护理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对照实验中,于我院中选取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喉痹,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咽痒、咽痛、咽干等临床症状,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为提高喉痹患者护理质量并达到实验目的,将其分配为两组,分别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中医辨证护理的观察组,对比其有效率。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中在护理后,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14例、3例,有效率97.05%;反观对照组分别为17例、13例、4例,有效率88.23%,观察组疗效明显更高,(P<0.05)。结论:给予喉痹患者中医辨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对促进其喉痹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喉痹;中医辨证护理;有效率;应用价值

前言:喉痹是当下常见呼吸道疾病,具有普遍性、反复性特点,多数喉痹患者存在有久病不愈的情况,而且许多急性发作的患者也会存在有明显的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情况,治疗难度较大。现如今,对于喉痹的治疗有多种方法,而据研究来看,中医疗法对其有良好效果,其将喉痹分为痰凝血瘀型、肺肾阴虚型等多种,会长期持续性的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而据中医分析来看,这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不良有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中选取研究对象68例,均被确诊为喉痹,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喉痹典型临床症状,经中医诊断后确认其符合该病症诊断标准,而且不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病史等情况,可入组参与实验。同时在入组后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使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内男女比例18∶16,年龄介于22~64岁,平均年龄(42.63±3.39)岁;观察组中包括有20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5岁、68岁,平均(44.41±4.08)岁。对比来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生活护理、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采取护理工作,以此来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观察组应使用中医辨证护理。中医范畴中,将喉痹分为肺胃热盛型、肺肾阴虚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痰凝血瘀型、外邪侵袭型等几个类型。①肺胃热盛型:此类患者肺、胃湿热情况严重,容易口渴,伴随有咳嗽、发热、咽痛等症状。护理人员应重视“去火”,每天可使用蒲公英、金银花、马勃、野菊花熬汤并用以漱口,并为其使用放血法于在耳垂处针刺放血,而且患者每天也应服用中药[1]。②肺肾阴虚型:此类患者咽喉疼痛症状严重,时常干咳且伴有少许血迹,睡眠质量不佳,护理人员可为患者使用合欢花、郁金、桔梗、香附、玄参等药材熬汤服用,如此一来,可以有效达到宣肺、止咳、去火之效;另外也要配合金嗓子、甘桔冰梅片等应用,缓解咽喉疼痛症状。③脾胃虚弱型:患者脾胃虚弱,舌质淡红,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多注意促进肠胃的蠕动,在日常饮食中可嘱咐患者多食用一些黑豆、黄豆、陈皮等食物;而且还可对环甲膜、天突、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进行按摩或艾灸,并配合中药服用。④脾肾阳虚型:患者四肢微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通过食补的方式辅助治疗,如食用羊肉、冬虫夏草、黄鳝,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哪一季节,均要减少对寒凉食物的食用;可对肾俞、天突、环甲膜、廉泉等穴位艾灸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⑤痰凝血瘀型:此类患者咽喉疼痛情况严重,且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恶心呕吐症状,对此每天可在水中加入贝母、陈皮、桔梗、赤芍等药材,多次饮用,并且要坚持服用[2]。⑥外邪侵袭型:该类型患者包括风热性和风寒性,对于前者,每天可使用甘草、桔梗、菊花、薄荷、金银花熬汤含漱,或者使用超声雾化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于后者,可使用杏仁、苏叶熬水饮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有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咽喉疼痛、咽干等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有明显缓解,但依然存在有轻微症状;无效:症状无缓解。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1. 结果

2.1 疗效分析

1 治疗有效率分析(%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34

19

14

3

97.05%

对照组

34

17

13

4

88.23%

X2





8.054

P值





<0.05

使用中医辨证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喉痹是当下常见病,在西医中为慢性咽炎,属于慢性病,会长期持续性的对患者咽喉部造成伤害,中医治疗中,便根据其病机从综合、整体的角度来进行治疗。中医对喉痹患者进行诊治时,多从患者主诉、舌苔、舌质等方面了解患者情况,并根据其症状的不同对其进行喉痹证型的区分,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本次实验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从实验结果中表1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7.05%,反观对照组为88.23%,观察组疗效更高,(P<0.05)。

通过本次实验分析来看,对喉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效果极佳,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炼兵,谢建宏,黄义泉,邱科金,丁雅婷.穴药协同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21,43(01):114-116.

[2]康静,李晓敏,徐斗富,仪荣荣,牛金宁,张永康.张永康辨治咽痛经验撷要[J].江苏中医药,2021,53(0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