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赵学强 1 文静 2

1 身份证号: 12022519870513**** 山东 临沂 276000 2身份证号: 37131119851229****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地质勘察工作是开发矿产资源的基础性条件,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及经济产品,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世界及国家均对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地质矿产勘察工作急需进行整改,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协同发展,是地质矿产勘察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矿产勘察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后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引言

就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地质矿产勘察工作看来,勘察的范围越来越广,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勘察的重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及转移。在寻找矿产等资源并将其进行科学开采及利用的同时,对于开发新型的勘察、开采技术设备方面加大投入,为地质水土灾害防治、自然环境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绿色勘察已然成为现阶段我国矿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应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地质矿产勘察中的重要性,把握好地质矿产勘察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1)地质矿产勘查是指依据地质勘查理论,在野外进行大量的地质观察和搜集、分析、整理有关地质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测量、探测等方式,取得较为可靠的地质矿产资料。其可通过专业的矿产勘查显微镜对地质取样土层结构进行精确的观测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地质勘查结果。

(2)地质矿产勘查的主要特征。①勘查项目范围分布较广。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质勘探资源分布不均衡性都决定了地质勘查项目具有分布广且分散的特点。②项目勘查条件较差。矿产资源一般都位于郊区或偏远山区地带,是典型的野外性质的工作。很多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地处人迹罕至、环境较恶劣的山区,缺乏必要的交通、水、电,甚至通讯。这些都决定了其工作环境艰苦的现状。③项目勘查周期长。地质勘查项目从前期的项目立项,到充分论证,到野外现场勘探准备和实施等每个环节都耗时较长,也决定了整个项目勘查周期较长的特点。④项目勘查不可控因素多。因地质矿产勘查受到地理环境和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多,特别是实际勘查作业时地质条件与设想出现较大差异时,会导致整个勘查方案的调整和变更。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建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倡导绿色低碳经济、促进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环保部门应从国家政策的高度大力扶持和引导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达成节能减排的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2地质矿产勘察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与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之间具有直接的关系,地质矿产勘察工作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当中,已经由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等方向转化。由于地质矿产勘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前期的资源投入量大,且勘察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同的勘察技术手段对于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有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加上后期的矿产开采作业,会导致区域环境发生改变。应从提升技术水平方面着力,借助对矿床与地域规律的掌握,加大矿产勘察方面的研究力度,建立起科学的、绿色的、现代化的地质矿产勘察模式,丰富找矿技术手段,方能在正常勘察的基础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后续的地质矿产勘察工作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目前矿业已成为热门产业,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较大,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应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入手,结合当前各个行业发展的整体性趋势,打好绿色发展基础。生态环境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在失去适宜人居的生存环境后,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不顾生态环境的安危,存在侥幸或短视心理,都需要承受环境恶化的代价,最终导致人类走向无路可退、自我毁灭之路。世界各国均已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提升,环境保护不仅是某个国家、民族或区域的任务,而是必须做到且应做好的硬性发展要求。在矿产资源大量开发利用过后,自然环境很难在短时间内再生本类资源,没有节制和计划的开采及利用,是导致生态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包括很多动物的灭绝与此也有直接关系。对于地质矿产勘察而言环境保护工作既有重要性也有必要性,应明确经济学当中所提到的“资源悖论”,掌握大量资源并不代表能够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导性地位,绿色发展、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类技术手段,建立绿色堡垒才是能够维护长远利益的方法。

3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发展中的改善策略

3.1加强作业人员环保意识培训

加强作业人员环保意识培训,提升人员专业技能,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发展中的主要改善策略。其中在实际发展中,勘查企业可通过对外招聘以及内部人员定期培训、理论知识测评、制定实习期的方式,通过专业人员带队以及实践操作的形式,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水平。另外,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培训,应基于基本的环保知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政令、惩处措施的教育学习方面进行落实,以此确保相关环境保护工作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和谐发展。

3.2完善监管政策,提升监管质量

无规矩不成方圆,监管政策出现问题,造成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发展质量不合格现象较为多见。因此从具体的监管工作执行现状分析,完善环保监管政策,对于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的作业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区域政府机构应基于地质矿产类型、重点环保区域、基层机构设置以及监督举报平台建设,实施奖惩措施的方面进行落实,以此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全面推进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

3.3规范作业程序,创新勘查技术

作业程序不规范,专业技术应用落后,为地质矿产勘查作业中造成环境破坏以及勘查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作业程序,创新勘察技术,则为地质矿产勘察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发展中的主要改善策略。其中在具体的环保监管工作实施中,关于作业程序的规范,勘查单位应从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相关作业计划设定、作业制度制定、作业验收、作业测评、第三方监管、责任人确定、责任人划分的方面进行落实。针对勘察技术的创新应用,勘查企业应从卫星勘查技术、遥感勘查技术、GIS技术应用方面,提升其勘查作业效率,并且降低因技术应用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环境破坏现象,如图1所示。

60b5abddafcdb_html_259773657b3ce4d9.png

图1遥感勘查技术应用原理图

3.4明确惩处措施,实施联合执法

明确惩处措施,实施联合执法,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相关监管措施实施的威慑性提升、管理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其中关于惩处措施的实施,可通过对企业法人实施刑事处理、民事赔偿以及罚金处理方面进行落实。另外,关于惩处措施的最终执行方面,环保部门可联合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工商部门、民政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以此确保相关执法工作及监管工作的有序推进。

4结束语

为切实有效地提升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的开展质量,企业及环保监管部门在实际发展中,应从提升人员环保意识、规范作业程序、优化勘查技术、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监管政策,以及明确惩处措施、实施联合执法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怡.浅谈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冶金管理,2020(21):139-140.

[2]王永健.浅谈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7):102-103+107.

[3]刘永贵,刘增珉,林琳.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20(05):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