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效果

孙国民

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本次医学实验为分析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6月-2021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93例,以治疗方式为标准,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采用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以半个月为一周期,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数值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可以获取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尪痹中药熏洗汤;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全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引发此类疾病的原因大都是患者关节的周围组织出现的非感染性炎性,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存质量均造成了一定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不断的发散途中,会加大各类免疫细胞的活跃性,进而产生类风湿细胞,使得关节软组织受到更为严重的损伤。医学研究人员在研究此类疾病时,发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指标能够判断病情程度,所以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效果展开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0年6月-2021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93例,以治疗方式为标准,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区间在33-70岁,平均年龄(50.15±1.04)岁;按照病情轻重程度划分为7例轻度,18例中度,22例重度;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区间在34-27岁,平均年龄(49.03±1.78)岁;按照病情轻重程度划分为5例轻度,15例中度,26例重度。本次实验,所有患者知情且同意,均已签订协议书,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实验具有可行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实验采取分组对比方式,以半个月为一疗程,为保障最终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在实验期内不再辅其他药物。

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

实验组为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具体配方剂量:30g鸡血藤,各15g的生姜、桂枝、制草乌、制川乌,各10g的吴茱萸、干姜、红花,6g马钱子以及20mL醋。用1000mL水煎煮后,对患者的双手、双足展开中药熏洗,水温保持在35℃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5℃,每次中药熏洗的时长不可低于半小时,1次/日。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后,分别采集患者3mL的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后,取上层血清进行数据指标比对并记录中医证候积分,通过魏氏法来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记录的主要内容为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等方面,所得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即分值越高,患者患病越重。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为(14.99±3.03),治疗后为(5.94±3.31),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为(61.04±6.47),治疗后为(31.94±5.27),C反应蛋白的数值指标治疗前为(72.16±7.82),治疗后为(37.93±2.04),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为(14.64±2.72),治疗后为(7.06±2.85),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为(60.89±8.51),治疗后为(43.52±8.25),C反应蛋白的数值指标治疗前为(71.68±8.67),治疗后为(54.88±2.19),可见实验组的各项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 讨论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被归属在“尪痹”的范畴当中,其主要病症类型为寒湿痹阻型,正是因为寒邪侵袭关节,阳气受到遏制,所以关节才会感觉到冷痛;此外,由于湿邪很容易困遏阳气、阻滞气机,所以会直接影响到水液运化,这便是寒湿邪入侵机体的主要因素。再加上有些患者自身机能的先天性不足,所以一旦淋雨、劳累过度、居住地过于潮湿等因素,会使得机体的卫气不固,从而加大寒湿邪入侵机体以及经络、气血不通的概率。故而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主要的治疗方向为祛湿、散寒、通络、止痛等。本文所提到的尪痹中药熏洗汤之所以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是因为配方中的制草乌、制川乌在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方面效果奇佳,另外还有通络、活血的鸡血藤;散寒止痛、助阳化气、温经通脉、发汗解肌的桂枝;燥湿消痰、回阳通脉、温中散寒的干姜;降逆止呕、散寒解表的生姜;散瘀止痛、活血通经的红花;散寒止痛、助阳止泻、降逆止呕的吴茱萸等。将上述药物组合使用后,所达到的功效要远高于单一用药。且为保障尪痹中药熏洗汤疗效属实,相关研究人员也做了对应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乌头碱为主要成分的制川乌,不仅能够强心、镇痛、抗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炎症蔓延;桂枝与生姜均具备镇痛功效,且生姜还可以抗炎、镇静、抗惊厥。综上所述,中医疗法对于某些病症而言,要比西医更好。本文探讨的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患者可以看出,在此方面中医调理的疗效就远大于西医,对于患者来讲,不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不同症型的患者在不同的中药剂量与配方的调养下,都相对取得了一定效果,故而值得广泛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曹庆勇,王培源,王巧云,等.通痹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病变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9,43(05):1034-1041.

  2. 徐萍,章鹏,于笑霞,等.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西部中医药,2019,30(08):92-94.

  3. 葛步琴,杨光辉,陆泳,等.蠲痹汤熏洗法缓解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2(10):1415-1417.

  4. 郑虹,李恒飞.加减蠲痹汤内服外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15(0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