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感:让小学生体育学练乐此不疲——以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仪《前滚翻》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3


积极情感:让小学生体育学练乐此不疲——以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仪《前滚翻》为例

钱檬

江苏省常熟市颜港小学 215500

摘要:通过论述体育对健康的影响,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课,参与到体育课;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心理相容。课堂设置疑问,创设情境,以境激情;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选项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通过以上方法,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全部参与到体育课中,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关键词:学生参与;情感;体育课

前滚翻是小学阶段体操必修课,也是同学们比较敢情绪的内容,因此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就会带入自己的情绪,这情绪分为消极跟积极。怎样才能有效的融合好呢?这需要我们来探讨。

一、课例分析

一节课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下面我将从这三个部分分别来说一说学生参与情况。

首先我们来到开始部分的队列队形练习:教师采用了原地踏步的教学形式,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练习中去,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全体同学认真参与。接着进行游戏“喊数抱团”,所有同学一起游戏,教师先讲解示范,教师示范精神抖擞,游戏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所以在游戏中同学们都露出了笑容,游戏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学生也很愿意参加游戏,学生们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最后是准备活动,教师喊口令,学生认真跟随教师一起做准备活动,活动开四肢,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为基本部分,也是本课的重点,首先教师让前排同学蹲下,这样后面的同学就能看清教师的教学。教师将一个圆形物体跟一个方盒分别从有坡度的垫子上滚下让学生观察,学生专注的看着教师实验,得出结论:圆形的东西比较容易滚。接下来教师讲解滚动,让学生练习,学生主动参与,二年级的同学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从同学的讨论声和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学生是认真并且快乐的在学习着。教师巡回指导后叫停。分别叫同学上来展示,有同学主动举手要求展示,体现了学生勇敢的精神。接着,教师讲解前滚翻动作,下蹲,五指向前,慢慢低头,双腿蹬地,分步骤跟随教师做,所有同学全部参与到练习中,但是所练习的效果不明显,很大部分的同学没有学会。接下来教师讲解了保护与帮助,一个同学做另一个在侧面一手托臀部一手按头来进行保护。并再次要求学生练习。这次练习学生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学生不会保护帮助,他们就站在了练习者的后面而不是侧面。有一个男生和女生一组,他们俩根本没有完成练习,不肯互相帮助。笔者思考二年级的学生怎么就出现了男女有别的心理思想?下面的教学教师安排了一个游戏,将学生分成5组进行,学生参与度广,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学生都参与进去非常的快乐脸上全部露出了笑容并且在完成后会欢呼。但是在过程中也有同学没有按照游戏规则去进行。体育游戏有助于少年儿童对积极情绪的体验。

在基本部分这个环节中笔者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低年级同学在合作上会产生问题?

猜想第一这可能跟他们年龄有关,没有一个思想概念在课堂上要合作来学习。

第二可能跟情绪有关,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前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兴奋点同学们可能忘乎所以,导致了不能很好的合作教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教会学生调整情绪。

第三可能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而从小没有树立一个合作意思。缺少这方面的培养。

最后是结束部分,这部分一开始进行了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学生跟随,模仿教师动作,学生参与放松缓解了课堂教学带来的疲劳,放心了心情。调整了情绪。接着教师进行了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时学生认真仔细的听讲。最后师生告别本课结束。

二、情感的概念

情感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情感,还有一种是消极情感。虽然都是属于情感但两者所传达的含义截然相反。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这里所说的情感是情绪与情感的统称。这两个概念在心理学上通常都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但它们又是有区别的,情绪是和机体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悦、愉快、厌恶、惧怕等。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

良好的情感,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和身体健康的保证。对小学生进行情感辅导,主要是使小学生的情感机制与其他心理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的身心发展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反之则会对学生产生反面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一个孩子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学校生活,学校里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成为老师的肩负重任。常言说的好:上梁不歪,下梁方正。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表现积极的情感,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积极情感,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养成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的习惯。教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旁征博引的口才等内在美的素质,以此来吸引学生,还应以自己外在的形象美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启迪学生美的向往,对美的追求。教师的外在的形象,包括教师的神态、表情、服饰等。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涉世不深、思想和情感方面都很单纯的孩子,教师的表情、言谈举止是最现实、最生动、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力求把我们要教给学生的知识,通过言谈举止,神态上的喜怒哀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神态得到启迪,得到升华。当一个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回答出一个问题时,老师喜形于色的一句称赞,不仅是对回答问题学生本人的鼓励,同时,老师的神态,表情也是对每一位在座的学生的感染和鼓舞。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服饰问题日趋重要。在调查“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什么样”的问题时,教师的着装与师德联系在了一起,被排在首位。教师的服饰应该展示出教师的个性。教师一方面面对的是知识文化,另一方面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的学生、心地纯洁界的学生。这就对我们的服饰有一定的规范性,要对学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服饰的款式不应追求时髦。教师的服饰美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未成年的少年儿童,他们生活经验少,判断能力差,模仿力却极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在着装和服饰上切忌薄、漏、透,但也不应过于古板,对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压抑感;不修边幅,衣衫不睁,邋遢俗气,这是精神萎靡、素养低下的表现,这种形象既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浓妆艳抹,奇装异服,袒胸露背更是不可取,只会招来学生的好奇与非议。因此,教师更需要庄重,真实朴实。举止端庄,文雅适度是就教师为人师表的一种表现,举手投足,都应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

第二,要热爱学生。在学校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与教师一起度过的,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物。许多学生对老师的热爱甚至超过了热爱父母。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希望老师态度平和、热情。更希望老师能像父母一样的喜爱、亲近和关怀自己。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很多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给学生以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并随着交往的深入而成为学生亲密的朋友,甚至充当“父母 ”的角色,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有困难是竭尽全力帮助,有思想矛盾时循循善诱以化解,从而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2.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和个性发展愿望的肯定,也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从“心理保健医生”的角度。深入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理解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民主和诚挚。

3.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持依赖和鼓励的态度,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严格要求和有效支持,把“权威”和“导师”的作用,既运用表情,手势,语言等方式“无意识”地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进步,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一定有发展前途!通过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教与学的同步发展。

师爱能够激起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同步发展。教师的课堂情绪不仅仅影响到师生关系,还会对学生感知、记忆、思维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地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那必然能唤起学生积极情感共鸣。

第三,充满师爱的教学,总是注重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极大的创造欲望与热情,学生对某位教师的爱,往往会使他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堂,并努力学习。他们会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学习知识上,总之,师爱是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的催化剂,能够唤起学生理智上的兴奋感和内部学习动力,达到师生心理同步化,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一个学生受到手到教师的热情关怀和爱护,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就会逐步学会用友好、合作的态度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这正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基础。教师热爱学生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情感。一般地说,人们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情感是否健康,往往与他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暖有关。一位心理学家曾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了解学生是关于爱护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

第四,尊重学生人格。

1.尊重每一位学生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要相信孩子》中说:“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是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有了自尊,人才能够自爱、自严、自重。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把学生当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要加以理解和爱护。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一个激烈变化的时期,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自尊心也很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考虑自己对学生的每一条意见,每一个看法,无论如何都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在深入细致地了解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赋予具体的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应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更不应该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平等、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还体现在“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尤其要平等,公正的对待“差生”。要相信“差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不能轻易地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更不能把他们看死。在一个优秀教师的严重,没有优生与差生的区别,学生的差异只是表现在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上,所以教师不能以个人喜好和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平等,公平的对待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一个教师越是爱学生,对学生的要求就越是严格。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自对学生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

3.发扬奉献精神。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的事业,要求教师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教师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并且寄托无限乐趣于其中。社会的进步似的的前进,学生应该在老师教给的学问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对学生超过自己,老师应该感到由衷的高兴。教师甘为人梯,把后来者托上去,让他去攀登比自己能达到的高度更高的高峰,这本身就是一种奉献精神。

4.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无形中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热爱生活,不断探索,知识丰富,爱好广泛,正直善良,勤于学习,对社会充满爱心,对国家大事实时关心这些美德在和学生打交道中,往往成为学生自觉学习和模仿的内容。这是学生所具有的天然的“向是性”所决定的。对学生而言,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高尚品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因为年幼,更易于随着效仿教师的同时,把教师的思想、言行奉为标准。所以,一个有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不仅应当注重自己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向学生传道,更应当注重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行为的思想品德,这些都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良好的教师思想和行为,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校风,进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由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因此他们很自然的把教师作为榜样去学习和模仿,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当是高大,圣洁的,在学生面前,自己的所言,所作所为,一点也马虎不得。要把自己的言行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时时处处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影响学生。

对待消极的情感我们也要有相对应的方法:自我鼓励法、语言调节法、环境制约法、注意力转移法、能量发泄法等。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课例实验研究表面:学生参与度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将两者结合好,我们的孩子才能在体育课上永远绽放出笑容。

参考文献:

[1]谭文锋.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A].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二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2020:5.

[2]苏云玲.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J].新课程,2020(34):210.

[3]王朝文.小学体育之趣味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0(2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