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吉洪丽

柘城县人民医院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即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且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急性心肌梗死起病突然,急性期死亡率约为30%。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以保护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近年来,从急性心肌梗的院前急救到住院治疗甚至到出院的健康指导、随访,每一个环节都凸现了护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1.快速评估与危险分层快速评估与危险分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根据临床情况不断更新最初的评估。

1.1快速评估

急性心肌梗早期评估其危险性可减少并发症,并取得最佳 预后;在急性心肌梗的开始阶段,快速而准确的风险评估对 病人的有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是时间的适当分配,如系统运输,入侵管理和协调使用药物,需要准确的风险评估,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不良事件的发生。

1.2危险分层

近来国外有学者报道风险指数可对适合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在急性心肌梗护理工作中进行早期快速评估和危险分层对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2.疼痛护理

2.1镇痛剂急性心肌梗时,剧烈胸痛使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产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心肌收缩功能增强,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应迅速给予有效镇痛剂直到疼痛缓解,肌内注射应避免,非凿体消炎药不应该用于止痛。疼痛同时可产生负性情绪,伴有焦虑、恐惧等,仅用阿片类药物不能缓解者,可加用镇静剂,并作好心理护理。

2.2吸氧患者无论有无并发症,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也是胸痛的一个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通过吸氧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肌氧合,有助于梗死周围缺血性心肌的氧供,缩小梗死范围,从而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而减轻胸痛。吸氧越早越好,但大部分患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配合,故应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3.治疗护理

3.1 PCI术的护理

PCI术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直接PCI、易化PCI和补救PCIo对有STEMI明确诊断标准伴下列情况的患者:(1)心源性休克;(2)有溶栓禁忌证;(3)死亡危险性特别高,有条件接受急诊PCI的患者,则应强调越快越好的原则。因此,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是尽快缩短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健康指导三个方面。

3.1.1尽可能缩短术前准备时间。

实施导管室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规范化护理路径,包括制订术前标准护理项目和执行时间,使护理措施按照一整套计划进行,避免了等待医嘱、寻找手术用品等的时间浪费,优化了护理流程,保障绿色通道。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但具体能够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术前准备,提高患者“时间窗”内急救内涵,以制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护理临床路径,目前国内还未形成,故有待探讨。

3.1.2加强术中监测。PCI患者随时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支架脱落栓塞、支架后血管无复流现象、心肌梗死、心跳骤停等。护理人员在术中全程严密监测心电、血压、冠状动脉内压力和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指标。

3.1.3术后健康指导及并发症的观察:根据介入的途径不同,经股动脉途径或经挠动脉途径是目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主要途径。股动脉粗大,易穿刺、操作便利等特点,一直以来成为PCI的经典途径,但其血管并发症多见,如出血、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屡、血栓形成、迷走神经反射性心动过缓和血压等。

3.2溶栓治疗护理如果在发病3小时内不能实行PCI又无溶栓禁忌症的患者,应就地溶栓治疗。同样,溶栓治疗也强调越快越好的原则。院前溶栓可减少转运从发病到住院的中间环节,其结果已经得到肯定,目前已有医院开展院前或家庭溶栓。

3.2.1熟悉常用的溶栓药物及方法。

3.2.2严密监护

一旦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状态变化,应怀疑ICH,并积极采取措施。要熟悉溶栓成功的指征:(1)胸痛症状迅速缓解;(2)心电图抬高的S-T段恢复或下降;(3)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4)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峰值前移。给药后注意各种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处理。

4.康复指导

4.1早期康复训练:研究表明,活动锻炼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形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增加心肌共血,减慢心率,降低动脉压,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血脂,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4.3便秘的护理:急性心肌梗病人由于卧床休息使消化功能减退,止痛剂应用使胃肠功能抑制等因素而易发生便秘,且不习惯卧床使用便盆发生排便困难或用力排便极易诱发心律失常、心脏破裂、阵发性呼吸困难,导致碎死。要让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正常排便对于疾病及其预后的影响,应当设法保持1-2d排便1次,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1加适量温开水同饮,可预防便秘。应指导患者在床上用便器的方法和定时排便的习惯。病情稳定时,可协助患者床上坐起可床旁排便,坐便盆时间不宜过长。

5.随访

据流行病学调查,急性心肌梗急性期死亡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已低于10%,故努力恢复和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急性心肌梗发病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吸烟、过度疲劳、寒冷、药物等有关,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患者应进行出院后随访。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促使健康行为,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5.1随访的方法:专职护理人员通过家庭随访、电话询问、组织联谊会等形式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家庭随访每月1次,每次30min -- 60min,根据个体情况增访问次数,保持电话联系,病友联谊会3个月1次,家庭随访时间持续半年。

5.2随访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存在焦虑、恐惧、抑郁、依赖、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但以恐惧焦虑心理比较多,这是一种负性情绪,可导致神经活动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等不良影响。因此,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教会他们使用想象、音乐、肌肉放松等各种疗法减轻理负担;同时要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体现自身价值。哈佛心脏病专家第一个将放松训练(松驰疗法)用于医学人群,能抵消生理和心理应激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发现对高学历者关注度不够,因为此类人群往往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后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影响了情绪和心理健康。研究提示出院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需要更多关注,今后我们可以针对这一领域做进一步研究。家庭与社会支持也是患者心理康复的一个重要条件,随访护理人员要帮助家属认识到家庭支持的重要性,为病人家属提供咨询和教育,指导家属除了给患者提供生活和物质支持外,心理支持更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多陪伴、多宽慰病人,发挥家庭支持功能,利于急性心肌梗病人康复。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国内外均无多大差别。

6.小结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达成共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溶栓护理和PCI护理是主要干预措施,但早期康复护理和随访也是必不可少。其中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争议,比如如何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行PCI术及不同途径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活动的时间及活动量、溶栓后如何更有效地减少出血等并发症、吸氧的浓度及持续时间、如何指导恢复性生活、随访中的心理康复指导等等,有待更多的实验性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来验证。

参考文献:

[1] 肖霞. 基于家属的微信干预对出院后PCI术患者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2] 石秀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 郑坤. PCI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D]. 延边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