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

李明 李秦川 董帆

61010419771017****

61242519870719****

61012119880826****




摘要:随着当前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气系统在建筑行业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电气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还给建筑使用者带来了便利,由其是联动控制技术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发展进程,分析了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希望有益于更好的指导相关工作。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建筑作为人类主要活动区域,往往产生大量能源资源消耗,而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在联动控制技术设计应用中,充分融入节能降耗、人性化以及智能化等设计理念,有力推动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对建筑电气功能优化与完善也是作用显著。在实际应用中,联动控制技术可用于建筑电气各个领域,其核心在于控制,还对电气安全起保护作用,建筑电气施工单位应予以关注。下面将就此展开详述。

1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发展进程

1.1节能环保策略的实施

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行业在运行过程中,需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长期以来将导致资源匮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下达,企业在生产设备过程中也发扬节能减排理念,以达到净化民生环境的效果。现代智能化的设备的发展,使居民的生活趋于智能化,通过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节能减排的发展,可使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将节能减排理念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可督促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2人性化设计理念

居民在生活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系统可方便人民的生活,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智能化系统在研究过程中,以人性化设计为基本理念,通过对居民做市场调研,为居民提供人性化服务,减少居民日常生活中动作行为,可解放居民的双手,提升居民的工作效率和居住舒适感。在对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进行衡量时,一般以其智能化操作及人性化程度为基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其获得最优体验。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技术人员对人性化设计做出不断优化,通过提升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来满足居民的生活体验。

2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设计理念

2.1节能降耗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居民建筑建设的步伐,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众所周知,居民建筑中涉及电能、热能、水等有限的资源,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一直是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近年来国内倡导节能降耗的政策,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此现代建筑设备的控制系统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经过实际工程的应用可以看出,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大大提高了建筑能源的供应便捷性和利用率,也让建筑使用者亲身体会到节能降耗的好处,对于日后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2人性化设计

互联网的发展使建筑使用者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结合建筑实际需求,完成建筑电气智能化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比如智能温度控制、智能通风控制、智能家居等的控制,之后根据建筑使用者的要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为其提供合理舒适的控制系统和优质的服务,提高建筑使用者的生活质量。相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起步晚、起点低,需要不断借鉴西方先进的个性化设计理念,不断提高我国的设计水平,同时我们自己在进行建筑电气智能化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也要发挥聪明才智,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联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品位和档次,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2.3智能化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使用者对于建筑智能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自己的居住或者办公环境的过程中,大多都以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程度为依据,同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高,越能够勾起建筑使用者的购买欲望,尤其是近年来智能家居的飞速发展,潜移默化的已经将智能控制做为选择建筑的重要参考。智能化设计使现代建筑的控制功能越来越完善,由其是联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建筑内部各个电气元件控制信息的共享,通过综合分析控制信息,输出不同的指令信号,用于控制对应的调节装置,实现整个建筑的联动控制。

3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

3.1暖通设备系统联动控制技术

在建筑整体能耗中,暖通系统往往占据很大比重,在满足基本的冷热供给需求下,现已实现智能联动控制,能够针对用户需求,对室内环境变化予以干预和调节,并且在能耗上面有较大改进。借助于智能联动系统,暖通系统的可控性能显著提升,使其更具调控实时性特点,既能够在智能平台下予以自动调节,也可由用户做出控制指令,这依赖于网络信息的接入。在结构上区分,暖通系统往往包含送风、回风、新风等功能模块,而系统的运行与调控需要整套的智能调控系统,包括有阀门控制单元、稳压制风机、温湿度传感装置等,可使暖通系统达到各类调控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智能联动控制技术的实现,主要借助于对风机与稳压制风机等设备状态施加科学控制逻辑,能够有效调控室内环境。若有异常发生,如网膜过滤部分发生阻塞或者是风机状态异常,均可及时发出告警信息,并依照预先设定控制功能加以干预,防控暖通系统事故扩大化。

3.2照明系统的联动控制

在建筑照明需求下,为达到采光优化及降低耗电的目的,应对照明系统予以优化,通常要求充分了解现有照明条件,结合不同照明需求,如应急照明、常规照明等,借助于联动控制技术,切实改进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效果。实际设计过程中,需将照明系统融入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之中,坚持正确的设计思路,合理规划建筑照明配电布局,还要结合结构特点予以正确安装,尽可能避免因施工而造成照明线路故障。在断电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方面,建筑内要求必须配备应急照明。借助于智能联动控制系统,能够更为高效做好建筑配电故障的应急响应,要求配有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在双电源接入条件下做到居民供电的无缝续接。独立发电单元的自启动也是联动控制的关键,可有效应对大面积临时停电事故。在最基本的照明需求方面,要做到建筑内照明设施的集中智能控制,降低照明人工控制的压力,提升建筑照明效果。

3.3设备执行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的落实必须建立在建筑内部设备装置的模块化设计,运用模块式机构单独运行实现整个建筑的控制。通常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执行系统采用的导轨模块,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检验导轨的质量,包括导轨高度、界面尺寸、规格型号等,检验合格之后方可进行装配工作,装配过程中需要按照装配工艺文件进行,不得违规操作,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给出指导性的文件。为了节约空间,导轨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尺寸较小的,也能提高执行系统的灵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砖瓦结构的建筑施工过程逐渐被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所替代,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负荷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的较大的推动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要加强对安全质量的控制,提高高大模板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等,在满足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建筑坍塌事故不安全动作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

[2]夏进,余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性评估[J].工程质量,2019,37(07):52-55+61.

[3]陈宇.高支模支撑在实际施工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9):232-233+236.

[4]邓凯,田业大,张立新.悬挑式三角架支撑技术在沈阳南站高大模板支撑架体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9,48(02):88-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