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中超薄抗滑层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试论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中超薄抗滑层的应用

毛冰

安吉豪瑞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300

摘要: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抗滑性能,在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在高速公路的路面上铺一层薄薄的抗滑材料,从而保证公路上的列车的安全。同时,具有施工简便,维护方便的优点。在本文中,将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描述超薄层抗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特性,以期为建筑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超薄抗滑层

前言:在我国,由于公路的发展,长下坡和超长距离隧道在山区公路上很常见。在这些长的下坡路段,经常发生较大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多雨和多雾的天气以及路面防滑性能差。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善路面性能并确保安全行驶,有必要在公路的路面上涂一层薄薄的防滑材料。包含在超薄层防滑材料中的抗滑石材料可以有效地增加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同时,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后期维护方便。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超薄抗滑层施工技术概述

公路路面的防滑性能是制动后车辆轮胎沿路面滑动产生的力。抗滑性能属于高速公路路面的表面性能,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路面的特性,湿度和行驶速度等。超薄防滑层施工技术采用专用设备,实现了间歇式逐步热拌沥青混合料与改性乳化沥青的完美结合,路面厚度为10-25 mm,形成了超薄表面层。表面耐磨性由于选择和配制了具有不同特性的硬化剂,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湿热老化特性以及重复温度的影响,提高了功耗。冷热之间的差异得到了改善。测试结果表明,该超薄防滑层材料被水浸泡,该混合物在70°C,0.9 MPa环境下的动态稳定性,在80°C环境下老化7天或98%环境湿度为98%,及 60℃温度下老化 20d后,超薄抗滑层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黏结强度仍能保持在2MPa以上。超薄防滑表面层不仅可以用于预防旧路面疾病,还可以用于建造新的路面防滑层。

二、超薄抗滑层技术要求

(一)沥青材料

用于超薄防滑层的间断级配沥青混合物对胶结料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具有优异的耐温性,抗车辙,防滑,弹性和韧性的SBS改性沥青材料。 其25℃,100g,5s的针入度为4.0-6.0mm,5℃,5cm/min的延伸率为20cm或更高,软化点为75℃或更高,135℃的运动粘度为3Pa或更低,并且闪点为230℃以上,如上所述,溶解度为99%以上,RTFOT后的残渣的质量损失率为-1〜1,在25℃下的渗透率为65%以上。SBS改性沥青的含量应控制在5.5%至6.5%之间。

在超薄防滑层的施工过程中,使用改性的乳化沥青来完成胶粘剂和密封层。因此,乳化沥青性能的提高也影响了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PCR快速裂化改性乳化沥青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快速的乳化速率,Ngualla粘度为1-10,沥青标准粘度为8-25,无蒸发残留物,25℃,100g,5s 针入度在 4.0~8.0mm 范围,软 化点不低于55℃,5℃、5cm/min延度不小于20cm[1]

(二)集料与填料

对于粗骨料,应选择坚固的基础碎石,例如粗糙的表面,坚硬的质地和玄武岩,以确保骨料完全嵌入沥青混合料中。细骨料选自清洁,清洁且粘稠的机械砂,冲击式破碎机或锤式破碎机产生的硬岩骨料小于3 mm,筛分后的角砾良好。

  1. 配合比设计

混合材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和其他条件。超薄防滑层沥青混合料主要由70%至80%的单一尺寸碎石以及20%至30%的细骨料和矿物粉组成。另外,根据设计混合比,确定目标矿物比和沥青用量,并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的阶段进行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的确定及性能检验,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完全满足高速公路路面的质量要求。 如果混合料矿物材料等技术指标不符合测试要求,则可能需要调整配合比例。

  1. 超薄抗滑层在高速公路路面的应用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造超薄防滑层时,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必须先清洁地面,并且施工表面上不得有碎屑,否则会影响施工效果。除了清洁碎屑外,还必须确保表面平整。为了确保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有效性,还必须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打桩操作,并使用更先进的测量仪器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选择建筑材料时,不仅需要在购买时仔细选择它们,而且还要更科学地存储它们,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1. 混合料拌和

为了改性沥青的性能,必须根据项目的特定要求和其他法规将混合物进行混合。 例如,SBS改性的沥青通常用作沥青粘合剂。混合时,必须调节混合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改性沥青的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沥青的质量,以确保项目的质量。混合物的孔隙率和其他相关指标也需要严格控制。超薄防滑层的路面厚度比其他层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温度会急剧下降 因此,有必要将混合物生产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通常,温度应上升约5°C。

  1. 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制成后,需要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混合物需要确保自己的温度,以更好地保证质量问题。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要运输的车辆必须使用防水油布覆盖车辆的材料,车厢内部应装有两层棉布,以确保混合料温度不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施工需要连续运行,因此运输车辆必须能够满足施工需求。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停车位置应与已铺设的车辆保持10至30厘米的距离,以防止与已铺设的车辆发生碰撞。铺装混合物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合物的方向和速度,并需要推动运输机进行施工。在装载之前,必须清洁运输卡车,并及时处理附着在其上的碎屑和污垢。

  1. 混合物摊铺

在建造超薄防滑层时,必须在铺装过程中将料斗隔离。超薄防滑层的构造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不间断的操作,因此有必要确保料斗的内部存储足够。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对熨平板进行预热,以使其温度保持在100°C以上。由于超薄防滑层的性质,在铺装过程中必须保持1-2 m/min的速度。对于松铺的路面系数,有必要在路面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质量。如果项目检查发现材料短缺,则必须手动进行处理以解决问题。需要严格控制混合物本身的密封性,以减少分离的可能性。如果施工期在雨季,则在铺装工作期间应实时注意天气问题,并在下雨前尽可能多地完成铺装和压实工作。

  1. 超薄抗滑层压实

  1. 初压作业

当压实超薄防滑层时,通常选择振动辊进行操作。操作方法一般为轧制结构的高频,低幅强振动,可保证超薄防滑层的压实质量。压实次数通常保持在4,速度通常在3-5 km/h的范围内。生成顺序通常是从外到内。 超高路段部分的压实工作通常从高层到低进行施工作业的。

  1. 复压与终压作业

压实工作完成后,需要重新复压,复压过程应该是连续的,并且不应暂停。在复压超薄防滑层后,需要终压,通常使用钢鼓辊作为终压。终压通常是关闭振动静压的方法,压实工作进行两次。当施加超薄防滑层的终压时,轮迹消失并影响整个结构的质量。

  1. 处理超薄抗滑层接缝

超薄防滑层的铺装和压实工作完成后,有必要对接缝进行处理和改进。超薄防滑层的上层通常喷涂改性沥青聚合物。通常保持在3-5毫米,以防止雨水进入接缝并影响施工效果。用于密封的材料量应保持在0.3-0.5 kg/m的范围内。如果超薄防滑层的温度为50°C或更低,则可以通过。在实际施工中,应用超薄防滑层可以有效改善公路性能,减少路面病害。

结语:综上所述,超薄防滑层在公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为了确保施工的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方面,每个过程都必须准确并符合相关规定。 有必要尽可能地改善路面性能。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盛鹏鹏.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中超薄抗滑层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33):54-55.

[2]翟佳.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超薄抗滑层技术运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6):128-130.

[3]田建樑.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中超薄抗滑层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