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照顾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干预中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发展性照顾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干预中的临床价值

侯常兰 彭座璇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攀枝花 617000

摘要:目的:探究发展性照顾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干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早产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发展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照顾模式,发展组应用发展性照顾模式,对比两组早产儿体质量、进奶量、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发展组体质量、进奶量、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干预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利于早产儿改善身体状况。

关键词:发展性照顾模式;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干预

早产儿是指胎龄<37w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生产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未能足月生产,机体各项器官和功能等尚未发育完全,且不能通过胎盘与子宫的营养与保护进行继续发育,因此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从而威胁到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将早产儿置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当中进行照顾[1]。处于NICU的早产儿容易在住院期间发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疾病,因此有必要给予早产儿合理的护理操作,以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本研究对我院早产儿应用发展性照顾模式,探究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用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早产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发展组,各47例,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胎龄29~36w,平均胎龄(32.52±1.36)w;发展组男28例,女19例,胎龄28~35w,平均胎龄(32.35±1.46)w。对比两组早产儿性别及胎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早产儿家属对研究了解,且同意分组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照顾模式,密切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定时喂养母乳、随时更换尿布、控制保温箱温度适宜、每日早晚称重。

发展组应用发展性照顾模式,(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早产儿营造类似母体的环境与氛围,以保证早产儿可以适应NICU环境,预防不良反应,将包被折叠成鸟巢的形状,将保温箱调整好温度,每2h测量一次早产儿体温情况,保温箱的温度湿度应该随着早产儿日龄增长而变化。(2)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早产儿定时变换体位,选择仰卧位或俯卧位进行变换,以保证早产儿的各个器官以及系统均能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NICU光照充足,但是避免长时间强光直射,可以在保温箱外使用遮光罩。医护人员避免在NICU内随意交谈,室内的仪器和设备尽量使用静音或噪音较小的。控制早产儿家属探视的频率,进入的家属应清洁消毒,预防早产儿出现感染等。(3)基础护理:密切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若发现出现异常变化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若早产儿需要留针补液,应做好护理管理,预防出现肺水肿等并发症。(4)抚触护理:每天1次在睡前定时对早产儿进行抚触,保证人员动作轻柔,提高早产儿安全感,促进睡眠。做好家属的健康指导,告知家属正确的怀抱、抚触方式,提高家属护理技能及责任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早产儿体质量、进奶量、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8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60a21ab593bdb_html_85f845d4e490362a.gif ±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早产儿体质量、进奶量

护理前,两组早产儿体质量及进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7d后,发展组早产儿体质量及进奶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早产儿体质量、进奶量(60a21ab593bdb_html_85f845d4e490362a.gif ±s)

组别

n

体质量(kg)

进奶量(mL)

护理前

护理7d后

护理前

护理7d后

发展组

47

1.77±0.36

2.07±0.69

30.74±12.69

239.57±48.75

对照组

47

1.84±0.46

1.84±0.26

31.81±11.25

171.25±50.20

t

-

0.822

2.138

0.433

6.693

P

-

0.413

0.035

0.666

<0.001

2.2对比两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

发展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60a21ab593bdb_html_85f845d4e490362a.gif ±s)

组别

n

胃管留置时间(h)

睡眠时间(h)

住院时间(d)

发展组

47

14.24±2.36

18.24±3.47

12.42±5.36

对照组

47

16.24±1.75

16.13±1.74

20.64±6.15

t

-

4.667

3.726

6.908

P

-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早产的发生主要与孕妇方面以及胎儿方面这两种因素相关,孕妇方面主要是妊娠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感染、心肾疾病、妇科疾病等;胎儿方面主要是多胎、胎位异常、胎儿畸形等[2]。由于现代社会高龄产妇不断增加,女性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化,导致新生儿早产的发生率逐渐提高。即便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的几率也逐渐提高,但是依旧存在部分早产儿在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降低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发展性照顾模式是基于早产儿护理以及优质护理的一种新型早产儿护理模式,最大程度排除早产儿所处的生长环境当中可能会影响到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为早产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早产儿可以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进一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3]

本次研究中,对早产儿应用发展性照顾模式,发展组的早产儿在护理7d后体质量及进奶量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早产儿留置胃管、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发展性照顾模式,早产儿的体重正常生长,可以摄入更多能量,消化系统更好发育,睡眠质量更好,从而促进早产儿更快好转,缩短住院时间。原因在于,在对早产儿进行发展性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光线会影响早产儿眼睛发育,对皮肤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减少强光刺激;噪音会影响睡眠,提高心率,导致早产儿发生心血管事件,因此需要减少噪声刺激;类似母体的环境会促进早产儿发育,提高摄食量。

综上所述,发展性照顾模式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护理当中价值显著,利于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徐芮,孙聪,麦合烽,等.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v.48(02):130-133.

[2]寇琼、彭怡、贾小蓉.重症监护早产儿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v.28(S1):202-204.

[3]胡美娟,孙倩.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v.17(08):49-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