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

黄海云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初始建设成本的预算、建设过程中的材料使用以及合同的签订等,都是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任务与各个管理环境并不紧密相关。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动态管理方案可以帮助企业从全局出发,更加有效地管理项目成本。这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性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一般可将建筑工程造价理解为建筑工程中所投入的资金费用。基于市场经济的层面分析,其主要涉及意向工程价格总额(承发包价格)、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前者指建设完成意向工程后,预先估计工程价格总和,实际建设阶段各模块价格总额。后者指实际建筑工程中所开发的所在资产投资费用或预期针对某项目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2建筑工程造价特点的分析

2.1动态性

在建筑工程中设备、施工机械、材料、劳动力都会形成成本,这些都属于工程造价的范畴。但是在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建筑材料、建筑机械的价格也是动态的,即有可能出现每一阶段、时期价格都是不同的。故此,工程造价强调动态性,项目在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等各环节中都存在系列不确定性因素,这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2.2系统性

众所周知,一个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往往涉及众多工程实体,比如机电、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桩基等。这就要求系统性的做好工程造价,精确核算各个子工程项目。

2.3个别性

建筑项目的个别性体现在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同时每个建筑项目的结构、外观、造型、功能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项目工程造价。任何建筑工程的造价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而是有其个别性的特点。

3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

3.1造价管理机制较为落后

少数施工企业对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的重视不够,草率的认为造价管理只需要从人力、原材料以及设备方面进行控制就行了,一些企业前期为了最大可能的争取到建设项目的施工资格,一味的压低预算和造价,而后期则不择手段的压缩材料空间、工艺空间等来争取利润,不仅导致造价管理程序混乱,形同虚设,而且埋下极大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同时,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2造价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建设工程项目的收益与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密切相关。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对项目进行细致的预算管理,当前,一些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造价管理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支撑造价管理活动的具体实践,在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由于对工程项目缺乏足够的了解,在项目的预算编制以及成本核算上没有进行详细准备的了解和预估,而只是图方便省事,简单参照之前类似的项目数据进行编制,或是直接根据供应商的报价方案,更改一下日期或做一些微调,没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项目的具体内容,而且预算计划表达形式单一,可读性不强,数据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导致整个预算计划表不具备可操作性,执行时与计划差距过大,没有参考性。部分造价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预算材料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用料差距过大,直接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没有一定的预估能力,造价管理的内容不全面;

3.3造价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落实不够

建设项目的细节众多,除了前期的决策与设计阶段外,造价超预算的最主要环节当属施工实施环节。因为施工过程参与的人员最多、所投入的物质最多、参与建筑施工的机械设备也众多。而且建筑项目的施工细分项繁多,包含了土建施工、水电施工、室内装修施工等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要求都不同,施工工艺也不同。所以,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造价会随着工艺、材料、设计、人员等等的变化而变化。施工阶段经常会出现施工工艺与图纸不符,材料与设计方案不符等问题,这些因为临时或非主观因素引起的计划没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实际施工与计划方案规定的内容产生了差异,由此使得实际造价超出预算,成本控制成为形式,再由于对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对施工材料管理不善,施工工艺不当等造成材料的浪费,这样无异于增加了成本负担,导致实际施工质量以及效率都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4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4.1 提高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认识

由于存在发展壁垒,中国许多建筑公司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观念落后,方式也不够先进。首先,需要提倡动态管理的概念,以便公司可以了解项目的动态成本管理,并与时俱进。如果建筑公司无法使用动态管理方法,则将无法实现实际的节能和效率提升,并且公司的利益也将无法得到保障,不利于建筑公司的长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公司需要进行更改。首先,相关单位需要适当提高管理意识,并对建设项目中动态管理和企业利益的含义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需要为项目设计一种动态成本控制方法,以便所有员工都完全了解该过程的有效性和进度,并给员工增加专业的培训。最后,建筑行业需要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制定成本管理目标

建筑单位需要明确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为实施动态成本管理和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有效地将动态思想和概念整合到特定项目的成本管理环节中。为了有效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进度和有效性,需要从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进行动态的成本管理,有必要合理划分实施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有效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其加以改进,提高成本控制的明晰性和有序性。同时,与项目成本相关的人员有必要了解项目成本的性质,将项目类型和施工阶段结合在一起,仔细分析目标成本管理的准确性和实施的影响,发现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4.3 构建完善造价动态管控体系

健全合理的动态化造价管控系统可以极大地支持动态管理项目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造价动态管控体系的必要性,开发完整的操作流程,明确工作内容和实施准则,以减少工程造价管理环节的混乱。其次,要求造价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灵活使用建筑技术和统计知识,并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规律有着充分的了解。最后,在日常管理和造价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能够以有效的方式应对变化,以便有效地处理各种事务和紧急情况,以确保稳定的项目实施。此外,造价人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确保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4.4 加强对总过程成本的动态控制

建筑项目要积极实施动态成本控制,促进成本控制和控制环节的顺利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此,需要实现完整的流程管理和控制。首先是决策阶段。应及时报告动态成本控制以进行审查,并且施工方需要证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估算投资回报率,并开发长期投资方案。其次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人员需要仔细评估项目投资的成本,加强动态和成本控制,并实现适当的管理和管理目标。相关工作员需要意识到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合理制定和使用设计计划,确保项目质量,并合理降低投入成本。最后是建设阶段。需要充分了解施工进度和现场施工条件,制定动态成本控制并减轻不必要因素的负面影响。

5结语

总之,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领域发展良好,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特殊性,每个项目的造价工程管理都有个性化特点,且其涉及众多数据信息,涉及面广。故此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全面分析工程施工特点,构建动态控制模型,对项目各阶段进行细分分析,并做好现场管理,强化造价管理,完善竣工阶段造价动态管理。多举措,科学地采取有效的方法落实项目造价管理,基于动态的管理理念,科学做好各环节的造价管理,合理控制项目工程造价,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惠琴.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四川建材,2019,45(2):225-227.

[2]汪璐.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探讨[J].居舍,2018(28):173.

[3]王鑫.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46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