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相关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相关探讨

谢心玫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罗秀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广西象州 545803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趋向于在城市中发展,进而造成农村一些土地出现闲置的现象,因此,在农村实施土地流转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地闲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相关建议,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农村;土地流转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日益增加,土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趋向于在城市中发展,进而又造成了农村一些土地出现闲置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国推出了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农村土地流转就是指农民自行对土地进行处置的权利和行为,是指所有者通过村集体签订的土地合同拥有土地承包权,在保留承包权的情况下转让给其他人进行使用或者耕种获得相应的报酬。进而解决土地闲置的问题,保证市场均衡发展。

1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1土地流转协议、合同不够规范

我国传统的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是农户和农合之间的私下转让,并没有协议或者合同,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通过口头协议进行转让,并没有书面合同,由于并没有具体的书面证据做支撑,出现了很多纠纷现象。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多数情况下进行土地转让时农户的双方都会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议,但是由于一些农户对于法律知识并不了解,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仍然存在权利和职责不明确、缺项、漏项的现象。因此,土地流转仍然不规范。同时,处理农村土地仲裁的机构还较少,且并不完善,没有较为权威的仲裁机构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互相扯皮的现象引起纠纷。此外,当出现土地流转的纠纷时,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也并不能履行相关管理职责,普遍存在相关职能不明确,相关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甚至出现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

1.2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受到传统的中庸思想影响,农民对于土地一直都有一种依赖的心理,普遍都将情感寄托在土地上,认为有了土地就有了安全感,离开了土地就会没有安全感。同时,由于现阶段,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农民一般都是将土地视为养老的保障,普遍认为自己有了土地未来才会有保障。从现阶段土地资源的实际分配情况来看,一些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分配的土地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在地域上存在差异。而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了土地流转政策,当土地流转后土地拥有者只是将土地的使用权,还是具有土地的承包权。但是大多数的农民还是更担心土地流转后政策会有变化,没有土地的承包权,因此,大多数农户还是宁可将土地闲置也不想将土地进行转让。

1.3农业保险不健全,增加规模经营的风险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越来越注重土地经营,并且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大规模种植户给予支持。但是,现有的政策还不足以打消农民的顾虑。因此,农业的发展在收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时也受到了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一是,承包商承包的土地较多,有的甚至还会承包上千亩,如果农作物赶上自然环境恶劣的现象,或者出现多雨少雨的季节就会出现干旱或者洪涝的现象,进而造成减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颗粒无收的现象。二是,受到社会因素的限制,比如:受到周围交通情况的影响,如果周围交通不方便,生产出的农作物就不能够及时的运输出去,进而影响销售情况,甚至还会影响到卖出的价格。这都是需要承包商独立要面对。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承包商承包对大规模的土地进行城堡,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也会随之由更大的风险跟随着。

2 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相关建议

2.1加快土地流转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相关的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于土地流转流程的管理,为农民的权益保驾护航。明确好基层土地整体规划的用途,并规划合理使用土地,对土地进行分配划分。同时,在确保目前土承包稳定性,对土地的合理运用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对当地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土地承包面积进行调查,调查后发放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经营许可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流程进行规范,对土地经营过程中存在面积不想、位置不准、等级不完整的土地进行调查并完善,进而促进土地流转更加规范,提升管理效率,为农民的利益提供保障。

2.2加大政策宣传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积极性

目前,我国解决土地闲置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土地流转,但是,由于我国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不重视土地流转,因此,缺乏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的发展。一是,多数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并不是很了解,进而产生了顾虑,还有就是受到了固有思想的束缚。所以,国家更需要对土地流转进行宣传,让农民了解到什么是土地流转,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会为自身带来什么好处,进行土地流转后会不会给自身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让农民明白,土地流转不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损害,即可以提升他们的经济水平也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从根本上为农民解读政策,促进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二是,现阶段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国家应充分重视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进而消除农民对于养老的顾虑,促进其参加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3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众所周知,规模越大的企业风险就越大,承包户规模经营也是如此。而目前我国承包户规模的风险相对较大,现有的农业保险制度不足以消除这种风险,使得鲜少有人敢尝试规模经营,降低了规模经营的积极性。因此,要想土地流转能够长久可持续的进行,就需要对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进行完善,进而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承包户规模经营的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流转可以有效解决土地闲置的问题,但是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逐渐完善相关制度,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农民参加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确保土地流转的顺利展开,进而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 (05):686-689.

[2] 韦燕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6(05): 94-96.


作者简介:谢心玫(1978年10月— )女,壮族,大专,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