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网络环境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索

王丽娟

崇左市高级中学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而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和自身辨别能力有限,高中生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迷惑,从而逐渐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干预和引导,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就更加凸显了网络环境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本文主要从网络环境下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尝试探索网络环境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1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不同于人的躯体健康,躯体是否健康有着明显的生理指标,比如脉搏、体温等,因此,区分心理是否健康并非易事。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论述。而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在我国学者中尚未达成共识,比较常见的叫法有: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在张守臣编著的《心理教育论》中指出心理教育由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组成。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个体,使其能及早康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而心理素质教育针对心理健康的个体,提高其心理素质、完善其心理品质,是一种持续性的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则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心理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包括心理培养、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其包含两种形式:一是积极心理教育,指培养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二是消极心理教育,指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身心健康,。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心理恐慌、心理焦虑等心理问题,防止心理疾病问题的产生。

2网络环境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2.1优化辅导方式,建设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的普及,现阶段高中生成为“网一代”,互联网的便捷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网络平台采取匿名的方式,消除面对面的紧张或某些难以开口问题的尴尬处境,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处理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许多同学更喜欢选择网络的方式与朋辈心理教师进行交流。高中生更喜欢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人际沟通,喜欢运用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活经历与思考,宣泄情绪,在线寻找同辈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获得共情与支持。

某些高中已经开始通过新媒体方式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比如可以开展“解忧杂货铺”线上匿名通信项目。通过朋辈之间的支持,为大家提供一个得到倾听,纤解情绪,答疑解惑的窗口。该平台不问来路,每一封来信去信都是匿名,致力于与同学搭建一段相对短暂但安全、温暖的关系。他们不提供心理咨询,只是作为匿名的朋友,聆听同学们的心声,陪伴同学们梳理情绪、获得成长。另外还可以设立“时光慢递”活动,目的是为同学们提供通过信件表达自我,关照自我,并且联系他人的方式。主要活动方式是同学们通过中心平台给未来的自己或朋友写一封信,由中心保管,约一年后由中心寄出。在未来,新媒体方式或许不会替代传统的面谈方式,但它可以跨越空间的阻碍,这样的便捷性我们无法估量。朋辈心理教师成长后,可以通过新媒体方式实现互助的持续发展。

2.2利用互联网络加强宣传鼓动

网络是一个集优缺点于一体的全方位开放的大众媒体,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班主任借助网络资源,运用心理咨询知识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通过线上实时、线上留言的互动方式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样,高一学生刚步入高中,容易存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他们需要一个窗口去描述与咨询,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高中生面对心理咨询师存在恐惧害怕心理,担心被老师同学当成“异类”看待。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网络的自由、平等、虚拟等特点可以使高中生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大胆说出内心心理困惑。同时,高中还应开设网络课程,开设贴吧互动等局域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不断完善高中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制,以学生所喜爱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2.3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并举

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开展好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个隐性教育环境,把线上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实实在在的显性教育。开展线上教育要充分利用好高中生的猎奇心理,选择一些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心理知识开启教育话题,进而积极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因子,采用多种在线模式进行心理知识以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呈现,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达到教育目的。此外,各高中要积极建立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关系,确保在新媒体环境中为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留足空间。

2.4利用自媒体技术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打入高中生常用自媒体平台内部,探析学生思想与价值观念转变趋向,以此为基准灌输正确思想理念,积极传达正能量,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第二,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强网络信息筛选管理力度,合理运用自媒体技术创建符合学生发展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第三,归纳、整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基础上,以自媒体为技术支撑,创建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咨询形式,让学生在“亲民”的咨询、教育环境中尽情抒发内心困扰和疑惑同时,学会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实现自我调节。

结束语:总之,要根据高中生自身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完善,丰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明确高中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内容,不断完善教育宣传方式,利用自媒体技术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互联网络加强宣传鼓动,不断提升教育效果,充分发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加快高中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并为高中创建良好发展环境,提高高中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问题解决的能力、自我调适能力,这有利于促进新生的全面发展,对高中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宗敏.新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235-237.

[2].冯 宁.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分析 [J].科教导刊,2017,(29):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