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中职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莫寄

重庆 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今天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非常迅猛。在这种新情况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需要大批量的专业人才。我国中职学校作为为社会培育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应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好、完善好。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该文针对中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此为有关专业建设及改革提供科学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如今的城市越来越繁华,道路越来越拥堵,特别是我们几千万人口居住的山城重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就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如今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具有安全准点、节能环保、快捷舒适的特点。目前,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已经开展或者计划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以满足我们生活的众多城市对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因此,加强对中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具备很大的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职业素养培养缺乏重视

现阶段中职学校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专业的教学,针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仍缺乏重视。更多中职学校只看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生职业素养无法得到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在学习期间真正达到身临其位的境界。尽管部分职业院校在学生毕业前开展上岗前素质拓展,但是学生职业素养并非朝夕之间就能提高,部分中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滞留于表面形式,使得学生职业素养没能得到更好更全方面的发展,对好大一部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1.2实训基地作用无法体现

在笔者所接触的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开展主要场地大都在校内实训基地,中职学生专业发展需要长期实践操作学习,所以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孩子们的专业学习成果。而部分中职学校因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限制,实训基地建设无法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从而使得部分学校实训基地缺乏应有的专业设备、专业教师、专业配置等,无法把课本知识真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好些校外合作企业未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操考核提高要求,在实训教学设备等方面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学生操作岗位的训练受到限制,没有达到理想的专业操作能力。

1.3教学评价考核不合理

实践课程与传统课程评价方式应该存在较大差异,意味着传统教学评价不适用于现阶段中职学校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具体体现为:传统教学评价存在唯分论的情况,重分数轻过程,未能正确评判学生专业能力的强弱。种种因素导致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无法对学生专业能力做出准确考核,无法发挥出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有的评价、改进作用,再加上实践教学开展未全部深入到工作现场,使得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技能的掌握受到较大影响。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2.1结合岗位需求设计课程,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笔者认为在培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我们所在的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逐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让孩子们最终能更快适应相应岗位工作。在实际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设置,将理实一体化特点充分展现出来。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培育学生可靠的、有用的专业综合技能,让他们在实际学习活动当中展开各个专业角色的扮演,进而让学生能主动掌握更全面的课程知识。

2.2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初,构建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相当重要。在建设课程体系时,应该结合相应的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将专业能力培育充分展现出来。由技能课程以及仿真课程等方面展开,使其能和企业的工作岗位实况有效衔接。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就应学会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对课程体系进行实际优化的时候,应该打破传统理论课程教学存有的制约以及不足,加强理实一体化方面的建设,让孩子们尽快的学习以及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程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先将提升学生的工作岗位水平以及能力放在首位。在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选取的时候,应该实现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充分整合,在展开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将相应专业技能渗透其中。

2.3构建高素养的专业教师团队,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过程当中,构建出优秀的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非同寻常。要想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发展水平,高校应该从企业引入新鲜的血液,或选择相应专业教师到企业当中进行定岗学习。与此同时,实现企业、高校之间的良好融合,把优秀的管理方式以及前沿技术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不断指引学生实践学习的方向。教师在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教学的时候,加强学生的实训训练及对实训成果的把控。课下加强对实训场所的建设,把实训室分成站台以及站厅等区域,保证其仿真程度,让实训室成为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场所,让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操作能力。

三、结束语

对于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而言,正处在刚蓬勃发展的阶段。我们中职学校在对专业人才进行实际培育的还需不断健全以及完善。总的来说,我们急需构建更加完善以及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团结协作,将专业课程实训模式落在实处,将工作职能当做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导向。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大力完善实训条件。从而更好的将优秀人才培育目标落实在实处,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育,助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高效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强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建设与管理方案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20.33(01):127-133+146.

[2]姜子旺.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174-175.

[3]张超.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9(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