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护理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1

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护理技巧

邓家珍

双流区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大多是由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伤害所引起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在急诊的就诊率较高,而部分患者在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影响下出现昏迷、休克的不良反应,难以配合医护人员的问答,加大了急救的难度。根据临床上的病例研究可发现,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急重症,由于病人可能伴随出现闭合性出血,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临床致死率高达15%以上,病情状况复杂。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护理技巧,把握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抢救和诊治水平,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的风险以及死亡几率。

  1. 急救护理

根据患者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程度的不同,护理人员会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以及急救原则,而重要的就是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但无论选择怎样的急救处理方式,都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损伤的情况,并做好同步抢救的准备,在患者创伤了解的过程中,还需要医护人员更为细心,具备更为专业的技巧和能力,以提高迅速判断患者真实伤势的准确率。面对病人时,应第一时间询问病史、损伤情况及体征感受,体检与抢救同步进行,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情绪躁动、四肢发冷、脉搏速度缓慢等早期休克症状。而在腹部检查中,护理人员应在病人意识正常的情况下,通过腹部按压来了解创伤的部位以及疼痛程度,还要检查患者肌肉紧张和反跳痛的程度范围。此外,在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协助病人进行辅助检查,如B超检查、床边X线检查等,可迅速掌握病人腹腔积液和骨折的情况,同时还应把握腹部穿刺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1. 病情观察

①休克观察。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很容易引起休克,若病人出现休克反应后,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其体征变化情况,在病情动态变化趋势中把握正确的护理方向,不宜随意搬动病人,而是应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血压、脉搏和呼吸的监测记录,在入院前期则应每隔15min记录一次体征情况。在休克护理中,体内急性大出血可以通过皮肤、体温等变化快速观察出,但慢性出血的识别只能依靠医护人员的长期细心观察。病人在休克中,护理人员还应通过尿量变化来了解血容量变化情况,必要时予以针对性协助处理。护士要细心观察病情, 进行动态比较, 作出初步判断;并要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休克程度恶化,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机体条件。

②腹部观察。护理人员应每隔半小时检查病人的腹部体征变化情况,注意是否出现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改变,根据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主诉和致伤原因,分析腹部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状,以作出早期预防。一般来说,腹部损伤在早期时症状较为隐蔽,需要医护人员通过机体反应出的体征情况来作出预测,在体征变化不明显时,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在腹部观察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记录病人的腹痛部位、程度、性质以及伴随的体征表现,若发现腹腔出血的征兆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处理;而后通过腹腔穿刺掌握腹腔积液的性质,以供诊治需要。

  1. 术前准备

为了有效作好病情监测,在手术治疗前不宜采用镇痛、止痛治疗的方案;同时由于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可能伴随胃肠穿孔等消化道障碍的症状表现,因此在尚未准确判断病情前,护理人员应要求病人严格禁食、禁饮,避免加重腹痛或者掩盖病情。在手术前,针对腹腔大出血、脏器破裂者,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常规术前准备,争取尽早进行早期治疗,避免贻误病情,其中术前准备包括备皮、消毒、导尿、留置胃管等。

  1. 术后护理

在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测,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二次紧急处理;由于患者创伤部位位于腹部,护理人员则需严格叮嘱患者禁食,并且配合输液来帮助患者胃肠道进行减压护理;观察病人术后的体温变化,若出现高热表现时,应及时警惕腹腔感染的出现;当病人转回普通病房后,应指导病人去枕平卧6h以上,待昏迷病人逐渐恢复意识后,可以引导病人选择半卧位姿势,可以帮助腹部积液快速引流,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做好引流液的观察和记录,其中包括引流液体的流量、颜色及浓稠度,还要避免引流管出现堵塞或回流的不良反应;还应协助病人进行翻身,指导家属掌握拍背、扣背的方法,鼓励病人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而早期下床活动也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降低消化功能不适症状的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