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救援医学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论救援医学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刘元东,杨中,曹鑫,李俊轩,刘心怡,程昊宇,卢嘉坤

武警后勤学院  天津市 300300

摘要:在我国目前医学科技发展迅速的这个阶段,现代医学方面对医学人员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要全面分析灾后救援人员心理状况。通过专业心理干预技术 ,运用专业的心理调节方法 ,全面加强救援人员的心理护理 ,对于救援人员做长期而有序的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心理援助的技术选取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谈医学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医学人员;心理素质

引言:从目前我国医学角度来看,救援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医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医学与心理学在医学方面两者研究人和服务的对象性质相同。医学人员基础医学研究侧重于生命活动的本质,但是心理现象只发生在生命发展的更高阶段,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现代医学研究处于人类生物学的高端,而心理研究则处于人类生命的高端。心理学就是心身关系或身心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是两个学科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心理学的出现是医学和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各类灾难和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会立即做出反应,尽可能地减少物质损失和人员的伤亡,但是避免不了灾难过后,令人难过的痛苦经历难免不会给人的心理造成伤害,给救援人员带来一定的急性应激反应。灾后,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灾区发生人们的心理问题,然而救援人员和临时现场的记者、医护人员们的工作性质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要求特别高,他们在面对灾难时,亲眼所见的离别,亲身经历的无能为力,这种对心灵具有重大冲击的事情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无法抹去的阴影。他们目击了太多惨的画面,会产生“替代创伤”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是对灾难中无法生还的人们的同情,当同情心理超过自己身体的耐受程度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屏障受损,从而导致心理崩溃。有的救援人员则是目睹了灾难,而无能为力的场面,使自己的内心煎熬,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会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自己的身心受损。对于救援人员产生这样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调试和提前预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帮助救援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热情,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一、救援医学人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措施

组织高质量的心理训练活动:心理准备和耐力训练:一种救援医学方式是否能提供良好的训练效果:通过了解和体验救援现场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通过监控和学习相关的视听教材,通过一定的视听体验,使救援医务人员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现场和问题。为了培养分析和评估、计划和决定组织的能力,模拟不同的因素和情况罕见时,训练员可以根据情况讲解危机和疾病处理的要点,这样,医学救援人员不仅可以学到处理伤病的技术技能,还可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保护。练习加快救援的时间,培养救援注意力和坚强的意志,使医学救援人员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抑制救援活动完成后进一步的心理活动和信息,并将所有的心理能量集中在有针对性的事物上,

有规律的训练会逐渐提高注意力的水平。意志力是控制人类刺激和行为的能力。任何需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的力量。面对困难的任务,医学救援人员必须依靠内在的力量,训练时可以提出一些有一定困难的任务,强调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消除困难,并按标准完成。9心理适应训练:心理适应通常指的是过程,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积极的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要在实体与环境之间取得新的平衡,就要有很强的分析问题和正确评估问题的能力。对于新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尽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确新的努力方向,把救援人员培养成坚强、坚强、果断、自治、有竞争力、有竞争力的人。他们应该对人和事有宽容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提高自我监控意识和技能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训练:自我调节训练是训练急救医务人员主动调节和控制生理变化的一种训练方法根据犯罪现场及自身心理变化,保持心理稳定。救援医学人员自身需要掌握的心理技巧。

  1. 救援医学人员自我心理调节的措施

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发出紧急信息,并将救援人员在救援现场可能出现的任何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如大量的受伤严重的受害者、尸体、环境的恶劣等,尽可能提前通知救援人员,对环境和其他恐怖事件造成的破坏,对严重的传染病、剧毒和有害气体泄漏威胁等提前做好准备。最好简短地介绍一下局势和任务,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前,也是一种有用的心理预警方法,可帮助救援人员在心理和生理救援工作中,对关注现场环境和人员伤亡的恐怖现场等应激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积极适应自己的思维和动机,正确理解和评价不同的场面,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管理能力,勇于应对不同的突发情况,做好应对工作。保持体力,注意饮食(常规和定量饮食)、排泄和睡眠,放平心态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救灾感受和经验,每天找时间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找到一种放松和乐趣的方法,确保良好的休息,并考虑如何更好地谈论你正在经历的事情、你正在做什么以及你在面对什么,支持和与同伴一起鼓励,相互加强;以及辩论一些负面情绪,互相打气。

三、结语

一般来说,救援人员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从一个平静的环境进入一个支离破碎的灾区。他们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残疾和死亡,充满着遇难者亲属的义愤和等待救援的声音。执行“救死扶伤”任务的救援医务人员心理压力较大,实际能力与期望差距较小,所能做的也容易导致自我否定,伴随着长期的心理拥堵和特别艰难的救援环境,这无疑加剧了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我们不仅要关注救援人员的灾后心理,还要培养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迅速康复在灾难救援任务面前调整自己的心理,学会自我调节和恢复,一个以“救死扶伤”为使命的医疗救援专业因救援的需要而诞生。灾难来临时,救援人员将奉命前往该地区前线。救援人员如果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足够的心理训练,心理训练能够适应灾难发生时的最佳状态,就要尽一切努力:拯救并减少灾难对自己的心理伤害。

参考文献:

[1] 雷志勇,张晓玉.论武警救援医学的特色学科建设.中国急救复苏与 灾害 医学杂志,2007,2(2):67—68.

[2] 彭碧波,郑静晨,王发强.依托武警医院急救优势发展院前急救.武警 医学,2000,11f3):137—139.

[3] 李焕 志.公 安 消防 官兵 灭火 救 援心 理训 练 探析 .西南 军 医,2007,9(3): 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