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社区健康教育研究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慢性病社区健康教育研究的进展

聂绪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第二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摘要:慢性病作为一种由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疾病损害的非传染性疾病,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人对于慢性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规范了老年人的饮食与运动,提高了老年人的戒烟戒酒率,让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遵医行为,具有着良好的老年慢性病防护效果,可以将其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良好服务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健康教育;研究分析

引言:健康教育护理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有计划、组织和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运用,让人们自觉规范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护理方案。健康教育的运用可以消除或者是减轻相关影响健康的高危因素,防治疾病,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避免了不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对人们造成的影响。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老年患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有关于慢性病的知识,知道慢性病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遵医行为以及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老年慢性病防护效果。

1健康教育的概念

社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种卫生服务机构组织的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觉采取有益健康的生活和行为,进行疾病预防。核心为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影响健康的行为和自觉选择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3]。而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对社区居民进行有计划性的教育活动,使其能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生活水平。

2慢性病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2.1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研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主要存在缺乏仪器设备、卫生技术人员学历较低、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不高、全科医生知识和技术更新不及时、临床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造成城乡居民不愿意与社区医生签约,这样不利于健康管理的发展。2.2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法。

社区的生活具有群居性质,而人们的行为是可以互相影响的,部分人的恶习,如抽烟、喝酒等会不自觉地影响到身边人,而为了更好地将健康教育融入到社区,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尽量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成立各种俱乐部,定期对社区居民举办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方面的讲座,让慢性病从预防开始,建立和激发居民对健康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社区健康教育相关人才,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着重居民精神文明建设和兴趣培养非常重要。

2.3健康管理服务评价机制不完善。

慢性病管理和评估系统的基本目的是减少慢性病患者的数量,只有良好的慢性病管理评估系统才能有效控制慢性病。目前,大多数家庭管理服务侧重于社区身体检查和慢性病归档,并且需要加强风险评估,行为干预等其他关键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有的医疗模式和管理理念不稳定,全科医生团队签约的患者人数众多,给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健康管理有关的工作呈现出“走过场”等行为,这使得个人健康评估和社区健康档案信息不真实,不完整和不规范。

3慢性病社区健康教育发展建议

3.1提升人们健康意识。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强人们健康意识,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来预防疾病发生和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在社区的健康教育实施中,必须让患者及家属转变错误的观念,虽然这种类型的疾病无法痊愈,但是却能够通过强身健体、改善不良习惯来稳定病情,通过患者饮食、烟酒、运动、用药等方面的教育,减少慢性病对生活的影响。

3.2加强基础设施及队伍建设,规范评价机制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设备升级、完善药品种类,提升诊断医生的能力,更好的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为健康管理的开展提供便利。完善全科医生晋升体系,对全科医生开展继续教育和系统规范的培训。鼓励医学院校开设健康管理课程甚至专业,保证相应人才的储备。主管部门应立足于我国现状,以市场为导向,在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管理从业人员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完善人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的特长及优势,做好健康管理工作。此外,还可对健康管理人员开展绩效考核,可以通过对居民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达标率来对医生的工作进行质量考核。提高对群众健康结果的重视力度。

3.3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充分为患者与家属讲解膳食调理与饮食控制对于疾病治疗与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让患者知道哪些食物应该多吃,哪些应该少吃,哪些不能吃,并鼓励患者执行饮食方案与计划。同时也应该让患者知道生活习惯与作息方式与疾病治疗的关系,从而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好全面的健康保健护理。(1)合理膳食,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选择低盐、清淡的饮食,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确保荤素搭配和粗粮食物。(2)戒烟限酒,烟酒对慢性病患者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引导患者少量饮酒、并尽量使用电子烟及糖果来慢慢减轻尼古丁对患者的危害,尽可能做到戒烟限酒。(3)合理运动,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患者选择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增强患者体质。(4)遵医行为及合理用药,指导患者了解用药安全,帮助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的选择药物,并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3.4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讲,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以物联网健康终端设备为媒介,签约一位独家家庭医生。结合医疗型健康管理软件中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通过实时监测,获取病人最新病情动态情况,并在第一时间调整慢性病干预方法。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高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和管理效果。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还可以帮助慢性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和医疗决策之中。同时还可以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对于患者依从性的提升起到显著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防范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就医压力的环节,能够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区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们生活健康的危害也有所增加,而慢性病形成的原因与患者的健康意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社区健康教育在慢性病的治疗中有着突出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病健康教育宣传是普及健康知识加强疾病预防的强有力手段,而在其视觉的设计上投入较小,难以吸引人们的关注。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患者对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慢性病及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也越来越重视。慢性病患者积极配合健康教育的宣传及知识的普及改善了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卓.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1):321.

[2]薛燕.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258-259.

[3]贾玉玲,马红梅,吴佼佼,等.健康促进模式在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9):1103-1106.

[4]王静,李宁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影响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11):1174-1177.

[5]田玲,池迎春.综合评估技术干预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医疗费用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19,10(4):371-372.

聂绪军(1982年11月7日),女,汉族,湖北,中级,本科,从事研究全科医学及慢性病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