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研究

齐腊梅

哈尔滨嘉润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入选100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0.25±1.12)min、住院时间(6.02±1.52)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25±1.45)h均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25.02±1.12)ml则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效果对比中,前者更具有优势,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

在妇科多种良性病变中,一般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是临床常用方式,但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无法达到治疗需求,且并发症高。而随着我国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孔腹腔镜手术受到广泛应用[1],且该种手术方式符合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取得满意效果。单孔腹腔镜手术主要是指经人体脐部单个切口将单孔多通道设备置入,通过该设备将手术器械置入,完成手术操作,并经脐部将标本取出,而脐部皮肤褶皱能够将手术切口的瘢痕进行掩盖,从而提高切口美观度[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价值,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盆腔无明显粘连,且子宫活动度可;(2)在治疗前,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卡氏评分在60分以上;(4)脐部发育正常,且能够耐受麻醉。排除标准:(1)排除既往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炎患者;(2)排除伴有严重腹腔感染者;(3)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4)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和子宫颈恶性病变者。

观察组年龄25岁~3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29.12±1.32)岁,疾病类型:输卵管妊娠23例、卵巢囊肿17例、子宫腺肌病10例。对照组年龄26岁~3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29.64±1.54)岁,疾病类型:输卵管妊娠24例、卵巢囊肿16例、子宫腺肌病10例。两组基线资料的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腹腔镜设备和器械,仪器为德国所产的STORZE型。观察组为单孔腹腔镜设备以及疝气针;对照组为常规全套腹腔镜设备,选择一次性双极电凝钳进行电凝切割。手术均在电视腹腔镜下实施,麻醉方式为气管内插管全麻,腹腔压力设置为13kpa,待麻醉成功后,取臀高头低位。

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

在患者脐部边缘做一道纵向切口,长度为10mm,经脐部戳孔将腹腔镜置入,并在左下腹和麦氏点做切口,将5mm和10mm戳卡置入。

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

在脐部做2道长度在10mm、5mm的切口,一个切口中置入10mm腹腔镜镜头、一个切口中置入5mm穿刺器,并在耻骨联合上方位置做一道切口,长度为2.8mm,选择疝气针进行辅助操作,与气腹装置进行连接,并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为患者建立人工气腹,依次进行置镜探查。对于卵巢囊肿患者,给予其囊肿剥除术治疗;对于异位妊娠患者,给予其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对于无生育需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给予其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结果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2组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50.25±1.12)min、住院时间(6.02±1.52)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25±1.45)h均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25.02±1.12)ml则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各项手术情况的对比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观察组

50

50.25±1.12

25.02±1.12

6.02±1.52

19.25±1.45

对照组

50

58.35±1.45

30.58±1.78

7.82±1.28

22.85±1.04

T值

-

31.261

18.694

6.405

14.266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2.2分析治疗效果

观察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分析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34

15

1

98.00

对照组

50

23

14

13

74.00

χ2

-

-

-

-

11.960

P

-

-

-

-

0.000

2.3安全性评价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并发症情况的对比(n;%)

组别

例数(n)

切口疼痛

腹壁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

观察组

50

1

0

2.00

对照组

50

8

2

20.00

χ2

-

-

-

8.274

P

-

-

-

0.004

  1. 讨论

研究发现,单孔腹腔镜手术现已广泛用于多种妇科手术中,且逐渐从以往良性肿瘤的治疗中发展至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女性生殖器官作为盆腔的游离器官,与人体脐部位置十分接近,且阴道又与外界相通,故此单孔腹腔镜手术与普外科手术相比存在较多优势[3]。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其术中切口较少,能够提高切口美观度,同时能够避免多个切口所致的切口感染风险,使术后并发症概率降低。

综上所述,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效果对比中,前者更具有优势,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贾炎峰,张彦骅,摆扬, 等.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子宫良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5(4):14-19. 

[2]赵洪霞,张新艳.单孔腹腔镜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4):25-27. 

[3]戴仕芬,侯涛.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1):1272-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