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比较中美印三国劳动伦理及其构成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简略比较中美印三国劳动伦理及其构成因素

李训

身份证: 14010719920802061x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伦理是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而劳动伦理即是用来探讨某一社会中人们对劳动的态度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以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责任义务。一个社会的劳动伦理直接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影响尤为明显,具有不同劳动伦理的后发展国家在近50年间中走上了显著不同的发展路径,一些成功工业化并迈向发达或准发达国家的行列,更多的则仍未摆脱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仍处于“半殖民”状态。本文试从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简略比较中、美、印三个国家劳动伦理的不同。

印度在独立前作为英国殖民统治的典范,在独立后却没有走上同为前英殖民地香港、新加坡经济繁荣、法制清明的道路,究其原因其独特的不同于东亚圈的劳动伦理是一个重要因素。印度的劳动伦理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首先占人口约全印83%的印度教宣扬轮回转世学说,倡导信徒舍弃对此岸物质生活的追求,对于人的生产积极性具有消极作用,并使整个社会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在不具生产力的宗教及其相关的活动之中。同时印度教义中关于种姓的规定也严重限制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人们看不到劳动可以带来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使得生产积极性更为消极。虽然印度的宗教中有一些内容对于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大体来说其对一个国家现代化具有负面作用。其次是英国殖民统治对于整个印度民族的影响,虽然欧洲的发达文化在印度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印度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但英国的殖民统治通过对原生文化的破坏和长期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灌输,使得印度整个社会缺乏民族国家主体意识和“家国情怀”,在劳动伦理上表现为缺乏为整个国家服务和奉献的精神。

美国作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典型代表,其典型的资本主义式的劳动伦理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基督新教的改革破除了神职人员与上帝直接沟通的特权,一定程度上驱除彼岸世界的神秘促进了理性的发展,由于人们只能在资本的积累和生产劳动中确认自己是“受选者”的一份子,人们做工并非为了此世的幸福而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耀,由此形成了一种理性、节俭、重视资本积累的劳动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使所有人“变成了苦修僧,并绑在无法逃脱的地狱巨轮之中”。其次美国发达的文化工业庞大而且内容单一在全世界都具有宰制力,在其国内更是成功的占领了意识形态的高地。美国的文化产品倡导“美国梦”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为自己负责的独立精神、将不平等的竞争伪装成人人平等并通过暴力极端迎合观众的内容麻痹观众,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屈指可数的社会贫富差距巨大但却无法形成社会主义运动和政党的国家,可见其文化工业在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具有的绝对宰制力。再次,美国开国以来的西部拓荒文化鼓励了人的创新和冒险精神,这也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总之,美国人在以上三种主要因素下形成的理性、独立、重视资本积累并积极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劳动伦理,由此带来了整个国家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功,并使早期工业革命无产阶级所受的各种苦难时空穿越般的在200年后的现代社会不停上演。

相较于以上两国,中国人对彼岸世界的追求自古至今都没有那么执着,更强调此岸的现实,但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文化在劳动伦理和社会道德的塑造上就弱势。东亚国家的劳动伦理在很大程度上被儒教伦理和价值观形塑,并形成了具有以下特点的劳动伦理观:1、服从权威具有很强的劳动纪律性和组织性;2、重视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评价,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劳动积极性;3、“家国一体”的观念和为国家民族奉献的精神。儒教伦理对后发展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这点上东亚三国近半个世纪来的成功即是明显佐证,但同时也伴随着劳动异化的痛苦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野麦岭下积劳成疾惨死的女工再到富士康频频跳楼的流水线工人,似乎儒教伦理对现实中的人在工业化生产中所受的苦难检讨不足,而这就需要从意识形态上进行制约,而我国长期奉行的批判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弥补了以上的缺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渗透在劳动伦理观的塑造上具有以下几个功能:首先唯物主义的认识方式启蒙了人们的理性并使从前期盼彼岸世界的封建人走向了重视此世现实生活的现代人;其次对科学的强调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破除了超越实体的神秘使民间的迷信活动失去土壤;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使人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的并不是永恒的而且充斥着各种不合理,人们由此更关注现实的苦难和不幸,并愿意改变现状。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我国的劳动伦理还受到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的出现增强了劳动中对个体的重视。

通过以上三者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社会的劳动伦理主要受传统儒教文化和长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影响。并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塑造现代劳动伦理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的讲话中曾说道:“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此番话语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清晰和深刻的总结,要进一步实现它还需要我们所有人的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

  2. 《菊与刀》 卢思本尼迪特

  3. 《印度与世界文明》 辛加尔

  4. 《劳动伦理论》 王听杰 乔法容

  5. 《批判传播理论》 张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