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创新

杨海燕

中阳县金罗镇金罗示范小学校 山西省吕梁市 033402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能力和技巧,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基于此,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

1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老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也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创新教学方法,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小学数学学科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特征,仅仰赖小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无法准确理解和掌握,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难度。

2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培养力度不足。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爱好的支撑以及兴趣的辅助,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但是部分教师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单纯地考虑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进度,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也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和数学知识应用环境,不重视对于现有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也就很难得到积极的培养[1]。(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不论是在教学策略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填充等方面,学生都应当是绝对的主角,都应当得到教师充分的尊重和帮助,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进度。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策略研究之时并不能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是过度地喧宾夺主,认为学生应当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设计教学方案时并没有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作用得以体现,反而是从自己教学经验出发来进行相应的活动,因此需要对于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3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创新策略

3.1 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明确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所以,教师应提前出示一个资料搜集范围,利用预习提纲等方式引导学生搜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材料。其次,在教具的准备阶段,教师应明确提出所需要的教具名称、规格,并指导如何将教具应用到数学解题中。在教学中,有的教具不符合学习要求,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学习,而且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对类比思想方法进行备课,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师要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展开讲解,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两个知识点的类比,了解数学中比的性质,而且明了其与分数是能够互相转化的。

3.2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我们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具有新奇特点且学生未知的事物来创设与所讲知识相关的教学情境,任课教师利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以提问的方式把小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激发出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踊跃探究之中[2]。(1)情境中的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教学必须要依据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创设,设定的问题必须针对教学目标。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才会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的内心生成一种虽未知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2)情境中的问题必须要有适应性。即所设置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必须要着眼于班级全体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此来确保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状态之中。(3)情境中的问题必须要有挑战性。这是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方向着眼,其目的就是为了发挥班级学生思维的内在潜能,引领学生能够深入的进行问题的研究探讨,使得学生可以有效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3 加强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式课堂永恒的主题之一。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让学生及时地了解教学策略研究的状况,以及了解学生的实际反应情况,从而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重要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研究时要结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1)在课前准备阶段和学生以谈家常的方式进行沟通互动,了解学生的具体看法,了解学生对于数学教学策略改进的相关意见,从而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出铺垫。(2)在课堂授课时,教师要对于教学策略进行更多的调整,同时用更多的教学问题来引导学生,不断地刺激学生,让学生可以做到积极探索、不懈求证,从而为教学策略的落实以及教学内容的讲解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的和谐,教师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了解会更加深刻。(3)在课后巩固阶段,教师要对于学生的知识复习情况进行考量,同时对于授课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课后调研。例如,教师可以考虑发放调查问卷,和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互动的方式来了解实际状况,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打下基础。

3.4 注重评价反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反馈,使学生通过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不断弥补自身不足之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可以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在提升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都应及时给予学生教学评价,并针对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了解其存在的问题,鼓励其主动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不断补齐自身短板,从而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使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其分析和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借助错题资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加之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小学生难免会出现理解错误的情况,此时教师应耐心地帮助学生,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需要认识到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引入新型教学模式,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双宝.践行新课程新理念,探索小学数学新教法[J].读写算,2020(34):17-18.

  2. 杨小兰.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93-94.

  3. 张璇.教学方法创新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中华少年,2020(1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