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的征兆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2

分娩前的征兆有哪些

马庆宁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分娩人数逐渐增加。分娩属于一个自然生理过程,但由于初产妇欠缺经验,对分娩期间的理解、认知存在一定不足,极易诱发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甚至产生产后抑郁,而上述不良心理可直接干扰产程进展,诱发难产、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对母婴生命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同时由于害怕、担忧等不良情绪,使剖宫产产妇逐渐增多。而女性在分娩前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征兆,如下腹痛、宫缩、下腹坠胀、腰酸等一系列现象,同时孕妇可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应充分掌握分娩前征兆,合理做好生产准备[1]。而诸多孕妇在分娩前,易产生频繁子宫收缩,该现象可导致子宫粘液栓和血液一起排出体外,也是临床常见的“见红”,因此需充分掌握临产前多种征兆,促进分娩顺利进行。

1见红

见红属于孕期分娩前常见症状之一,主要发生于分娩前24—28h内,且随着胎儿逐渐发育,孕妇子宫颈内口周围的胎膜、子宫壁逐渐产生分离现象,造成部分毛细血管破裂,宫颈粘液及血液混合从阴道排除,进而产生“见红”,以孕后期最为多见,这也是孕妇即将分娩前兆之一,特别在37周后,诸多孕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少量出血现象[2]。而针对上述症状,不必过度紧张及担忧,及时告知医师,配合检查,并做好准备迎接新生儿。

2宫缩

宫缩属于分娩过程中常见症状之一,主要发生于分娩前的1—2周内,属于生理性宫缩。这种生理性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短,且间歇时间长,并未存在任何规律,以轻微胀痛为主要症状。在子宫收缩的同时,产妇需密切观察有无血性分泌物,若伴有上述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师。若只有少量的淡血丝,孕妇可暂时在家观察,注意休息,适当活动[3]

3破水

羊水属于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是维持胎儿在宫腔内生长的关键液体,在分娩前几个小时内,羊水可随着母体阴道流出,提示胎儿即将分娩。若孕妇一旦产生破水现象,需立即就医,并实施平卧位姿势,禁止直立、坐起,因破水后羊水可随着阴道口逐渐流出,胎儿也会出现下降症状,为规避脐带脱垂,需选择软枕,将孕妇臀部适当抬高,以最快速度送往医院准备分娩[4]

4腹痛

腹痛属于孕妇临产前关键症状,在即将分娩期间,孕妇伴有不同程度的肚子疼痛或发紧症状,其主要因素由子宫收缩所导致。同时随着分娩时间的延长,腹痛频率可随着增加,且疼痛强度也在逐渐增加[5]。若孕妇能够明显感受规律阵痛需及时就医,依据医生医嘱实施分娩前准备。由于诸多孕妇属于初产妇,在阵痛发生时,均产生手足无措,诱发焦虑、紧张、害怕等心理,而该期间孕妇肌肉无法得到明显放松,但精神越发紧张,阵痛便随着增加,进而产生恶性循环,使产妇体力下降,导致其无法达到最佳分娩状态。

5阴道分泌物增多

在临产前,孕妇分泌物逐渐增加,均累积在子宫颈口,主要对宫颈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规避细菌侵入。随着孕妇的临产,子宫颈也随之肿大,分泌物逐渐流出,在孕晚期若阴道分泌物持续增多,需高度引起注意,注意与破水鉴别[6]

6有规律的痉挛和背痛

孕晚期子宫交替松弛和收缩,可直接诱发规律的疼痛和痉挛,随着生产的临近,疼痛也会持续增加,进而使疼痛程度逐渐上升。孕妇出现有规律的痉挛和后背疼痛,主要因素以孕妇子宫交替松弛、收缩所造成[7]。因此孕妇需充分了解不同程度的征兆具体状况,及时入院待产,提前做好分娩准备,进而优化妊娠结局。

7产前护理

  1. 维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将湿度、温度调至适宜范围内,并嘱咐孕妇注意休息,密切监测胎心音变化,妊娠晚期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水、流血,应严格维持外阴清洁,规避感染。同时积极淡化孕妇因临近分娩,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积极宣传母乳喂养优势,获得孕妇的配合及理解。(2)评估孕妇产前心理及健康状况,如家族遗传病史、心理特征、孕期综合征、精神病史以及家庭状况,详细掌握孕妇对分娩的感受,制定针对性、合理性护理方案进行指导。对孕妇进行产前宣教及入院评估,促进其及家属详细掌握分娩知识及注意事项,正确认知分娩过程,调动其积极性,淡化焦虑、烦躁、害怕等负面情绪。(3)向孕妇大力宣教自然分娩的优势,告知其剖宫产可能诱发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肺栓塞以及难以再次妊娠等,加强孕妇自然分娩的决心及信心。(4)积极向孕妇讲解分娩期间的具体临床表现及产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以规避其负面情绪。提前告知孕妇,在诱发宫缩期间,需积极配合呼吸按摩腹部,以淡化疼痛感,并嘱咐其分娩过程中如何有效配合医护人员,以促进顺利分娩。(5)分娩前,护理人员需积极与产妇实施交流、沟通,通过心理干预促进其释放压抑情绪,淡化其心理压力。同时加强孕妇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若孕妇已存在部分错误认知,如过分害怕,而诱发退缩性情绪,因此需协助孕妇树立信心,并依据计划安排同病房孕妇实施交流,强化孕妇对分娩信心,增加分娩主动性、配合性。(6)指导孕妇在整洁、安静、舒适环境下实施适宜、合理的运动,包括头部、四肢等肌肉训练,并播放愉快、舒缓音乐,指导其跟随音乐完成多种放松训练。同时嘱咐孕妇睡前实施放松训练干预,且训练动作,需与呼吸紧密配合,每次持续30min,以达到淡化焦虑、减轻、紧张情绪。

参考文献

[1]刘军,李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前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2):14-16.

[2]邓聪.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相关知识认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0):83-85.

[3]余洪.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心理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3):185-188.

[4]宋亚琴,徐惠英,冯桂兰.产前护理干预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48-251.

[5]李秒,邓姗丹.心理护理联合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对血清E2、P、PRL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7):981-983.

[6]班慧峰.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前负性情绪及经阴道分娩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417-1418.

[7]刘军,刘艳.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孕妇自然分娩率、自我管理能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8):141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