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小学生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李志萍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云南省大理州 6712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学生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态度、影响因素等。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纳入1200名小学生进行研究,全部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并回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小学生对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56.67%(680/1200),满分率为10.83%(130/1200);城市相比于农村知晓率较高,其年级越高知晓率较高,无吸烟行为人员多于有吸烟行为人员。主要经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学校健康教育课、宣传报栏、专题讲座的途径获取烟草知识。“能拒绝吸烟”的学生有95.00%(1140/1200),“将来肯定不会吸烟”的学生有76.67%(920/1200)。: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小学生控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


烟草危害属于全球可预防死亡首要因素,每年全球因吸烟发生死亡的人员大约为600万左右。有关研究显示,大部分吸烟人员在青少年时开始吸烟,有30~50%的青少年吸烟者会成瘾[1]。尽早尝试吸烟的年龄较小,逐渐变为成人常吸者,受烟草危害较大。青少年吸烟存在品德、心理行为问题。因此青少年控烟具有重要意义。现需明确小学生烟草知识知晓情况,对其实施相关调查研究[2]

  1. 一般数据与方法

    1. 一般数据

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纳入1200名小学生进行研究,其中男学生560名,女学生640名,年龄段为7~13岁,年龄均数为(10.32±2.51)岁。

    1. 方法

抽样方法:对地理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经多阶段分层群体进行随机抽样,不同年龄段均抽取相应人数参与研究。

调查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经培训调查员对抽中的人员实施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由相应调查员带领下进行答题,不同年级需了解注意事项,实施自行答题,问卷调查人员初步检查,并回收问卷。问卷主要内容为学生基本情况、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对吸烟的态度、烟草来源等。烟草危害健康知识包含10题。

指标定义:尝试吸烟主要指曾尝试过吸烟,哪怕吸一口、两口。现吸烟指近30天内曾吸烟,不包含30天曾尝试吸烟或者曾吸烟1支,但最近不吸烟的学生。

    1.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经SPSS20.0统计学软件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呈现,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经配对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呈现,计数资料经配对行卡方检验;组间结果比较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1. 结果

    1. 一般情况

调查学校学生1200名,让其填写调查问卷,并回收。

    1. 对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

在研究中,烟草危害健康知识题目共有10题,答对1题为1分。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56.67%(680/1200),满分率为10.83%(130/1200)。城市相比于农村学生对烟草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随年级升高知晓率提升,其不吸烟学生对烟草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吸烟学生。

    1. 烟草危害知识来源认知度

小学生对烟草知识的认知来源主要为网络、电视、报刊杂志、学校健康教育课、宣传报栏、专题讲座。城市学生对烟草危害知识来源认知度高于农村学生。

    1. 对吸烟行为的态度

有22%左右的小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劝阻别人吸烟;有40%左右的学生表示“偶尔劝阻”;有38%左右的小学生表示“经常劝阻”。

有18%的小学生表示“给客人递烟属于礼貌行为”,有95%的小学生表示“坚决不接受同学给自己递烟”。对递烟行为保持正确的认知和态度,并有效的拒绝同学递烟。随年龄升高,吸烟知识认知度较高,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及格人员高于不及格人员。

在贴有禁烟标识的场所,如吸烟,会有少量学生忍受此种情况,有大部分学生进行劝阻和制止。

    1. 对吸烟行为的预期效果

在自己将来会不会吸烟一题中,表示将来会吸烟的学生人数高于将来不会吸烟的学生人数,对烟草危害知识不及格的学生高于及格学生。

  1. 讨论

吸烟与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多种癌症等发病率、死亡率存在一定关系,烟草危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吸烟行为成负性关系。小学生对烟草危害知识认知度较低[3]。相比于吸烟危害知识,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小学生对烟草危害健康认知度不足,需加强对小学生控烟健康宣教力度,使小学生对烟草危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升,避免青少年吸烟,对成年吸烟人员数量增加具有遏制效果[4]

烟草危害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网络、报刊杂志。有相关文献显示,传播烟草知识传统媒体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逐渐普及,对新媒体力量予以重视。城乡小学生控烟知识来源分布存在差异,农村相比于城市而言,健康教育、宣传报栏等属于主要宣教途径,其与农村接触媒体机会少存在一定关系。今后要提高农村控烟宣教力度

[5]。有45%左右的小学生表示控烟知识的认知主要来自学校健康教育,仅专题讲座了解的学生有22%,证实学校的控烟教育存在缺陷。有关研究得出,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建设,使学生吸烟相关知识得分提升,对学生吸烟行为具有抑制效果,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应用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学校师资力量、场地、时间等,将学校作为主要控烟宣传场地。

有关调查得出,在拒烟、将来不吸烟方面,需保持正确态度,烟草危害知识及格的学生相比于不及格的学生人数较高,使烟草危害知识重要性提升。将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升,改变态度和行动。老师、同伴、家人吸烟对小学生拒烟态度、吸烟行为预期具有重要意义。涉及的相关法律为《烟草专卖法》、《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因此需加强烟草控制,使烟草专卖专制予以保留,在法律层面上将“公共场所禁烟”情况进行规范[6]

国家需考虑自烟草业上缴财政利税,按照一定比例资金对烟草控制工作进行支持,使政府在烟草控制工作的主导地位得到保证。对烟草流行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烟草控制政策进行评估,投入烟草控制基础性工作,对其予以强有力经济保障。

研究中社会独特视觉了解吸烟者礼品选择,根据其不同行为因素和社会文化,指出户籍状况、年龄、尼古丁依赖、文化程度对人们礼品烟选择存在相关因素。在研究中存在不足和缺陷,主要包含接受礼品烟,了解学生的因素,在调查中存在信息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经多阶段随机抽样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小学生控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培静,魏霞,孙桐, 等.山东省小学生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1):963-966,971.

[2]沈艳辉,沈源,李甲森, 等.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8):1233-1236.

[3]勉丽娜,苏凤华,石红梅, 等.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南)部分青少年烟草使用现状及其相关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5,31(1):87-90.

[4]姬春燕,孙洪文,李慧.2013年与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青少年烟草使用知信行情况比较[J].华南预防医学,2016,42(4):366-371.

[5]刘文奕,陈一秋,宋爱芹, 等.济宁市城区小学生被动吸烟现状及认知影响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2):149-152.

[6]马文娟,黄晓红,陈再芳.无锡市中小学生尝试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