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工程造价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基层审计机关工程造价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

杨雪

天健(浙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2000

摘要:自2017年的全国人大法工委指出我国基层审计机关工作中存在的一定问题之中,改革就在不断的行进之中。除了要加强顶层的设计,我们还需要脚踏实地,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变化以及工程造价审计的转型情况给予一定的制度变化[1]。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清理修正地方审计机关制度以及相关标准任务的基础之上,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纠正问题,除了取得的一些成绩,还有部分的潜在隐患需要解决,转型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只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纠正错误理解,摆正发展态度才是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基本态度。基于这一原因,本文将从基层的审计机关工程造价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中进行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基层审计机关;工程造价审计;转型;发展方向

  1. 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在造价审计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审代结

在过往审计工作还不完全,改革还未进行的时期,已审代结的现象十分的猖獗,当前阶段我们的审计工作已经开始不断地扭转,但是仍然无法彻底的解决已审代结的现象,因此已审代结依然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误区。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基层审计单位,由于信息传递不够及时,技术不够先进,他们仍然依靠已审代结来进行全面审计工作,建筑造价管理过程中,依旧没能够精准划分阶段,完成部分数据的处理,而是笼统的进行一片式的计算以及处理工作。这样状态下的审计工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且造价审计还很有可能超出原本的法定界限。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是十分粗糙和简陋的审计手段。因而造价审计工作的转型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定的阻碍,且部分地区已审代结现象已经十分的猖獗,导致成为了一种惯相,又因为与建筑商之间存在长期的矛盾,因而地区矛盾较为剧烈[2]

(二)、发展思想较为陈旧

说到底基层审计机关的相关工作转型,还是需要自主性和主动性,一味的被动吸收和更改其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当前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仍然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转型思路还未理清。首先是观念上的不清晰,机关内部少有先进的技术性人才能够对当前较为先进的造价审计技术得到充分的了解,因而在整个基层审计机关内部缺乏对时代发展可能性的基本认识,也就导致了思想扭转不及时,认识不清晰。其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市场定位的不清晰,机关单位很难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做好权衡,甚至很多时候会造成审计机关与建筑商之间的矛盾,其矛盾的出发点还是审计单位没有做好实践工作。工程造价审计需要分区域分层次进行整理,这正是当前基层审计单位缺少的发展思路,他们只能片面的认识当前市场的发展,不能给予市场更多的发展土壤和发展的可能性。

(三)、单位职能缺失

当前建筑单位的主体职能部门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导致很多建设工作只能够流于表面,每有任何实质性的发展,且审计机关在转型过程中认识不清晰,对于错误工作的范围划分过于粗糙,对部分不作为和错误作为现象进行统一处理,没能及时的发展真正的问题,找不出发展的核心观念。基层审计单位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首先需要解决单位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岗位和职能进行重新的划分,不断的完善体制才有可能在健全体制的基础上完成改革。

  1. 关于基层审计单位造价审计转型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发展思路

首先是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将相关审计工作的工作思路理顺,坚持在法治思维发展的模板内进行工作。审计机关要先行学习各类法律法规,将自己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边界进行整理,分清自己与市场的合作范围,将自己定位清晰,很多的基层审计单位始终呈现一种高高在上的审视态度,但实际上与市场之间早已出现了隔阂,为了促进发展完成转变,最好的方法就是突破和转型,而转型不过是为了扭转以往审计单位错误的工作内容,转变到正确的工作状态中来,因而目前的转型工作实际上都是以正常本职工作作为基础进行发展的,好高骛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而在理清发展思路这一方面,应适当放低标准,按照当前市场发展环境需求进行改变即可[3]

(二)、发挥自己的本职工作

发挥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以审代结的工作模式,将原本单一的造价业务分层分几段进行转变。要知道审计单位所涉及到的审计工作是十分复杂且多样化的,包括很多的重大投资在内,都需要审计单位的介入,进行相关投资情况的审计和调查,只有高质量的审计结果,才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完善后续的发展环节,防止意外资金支出情况的发生。这些都是更高层面的审计责任工作,因而要想转变自身,审计单位需要不断的发展自己,不断的成熟朝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造价审计工作是没有办法完成一步转型的,因此需要分阶段分层次,一层一层的完成工作。基层审计单位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要有审计的全面统筹能力,对于各类大型项目的审计工作都能按照标准完成,且还能充分的发挥出审计的优势,对项目进行全程的跟踪,对预算进行彻底的执行。这些工作内容都需要不断的扩充基层单位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确保转型期的平稳发展

到现今阶段,多数基层审计单位已经完成了部分职能的转变进入到了平台期,而在转型平台期,我们一定要做好各类型工作的衔接任务和转移工作,平台期并不意味着各项任务都要停摆,相反的我们要负担其更重的工作任务。首先是要把握好审计工作的方向和基本发展的节奏,已经在进行中的项目可以派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未开始的项目要完成考察工作,整个单位内部要完成划分,对各类型工作做好分配,同时还要对相关党委和政府部分进行解释宣传,必要时候寻求协助。

结束语

地方审计单位的发展和转型一直是近些年来法工委的发展重点项目,自从2017年人大提出了发展的相关政策之后,各地方各政府就行动了起来,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追本溯源,了解基本诉求和当前所处困境,从而更好的完成转型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吴时贵. 浅析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重点和方法[J]. 建材与装饰, 2019, 000(012):181-182.

  2. 罗晓军. 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 2020, 000(009):251-252.

  3. 孟雪萍, 陈子进. 基层审计机关投资审计转型的途径探索[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031(00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