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林区森林经营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新形势下国有林区森林经营模式探究

许文

吉林省白河林业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更新,低碳环保理念已经深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加剧的背景下做好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工作的宗旨。森林是生态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因而森林经营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做好森林经营工作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森林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做好森林经营工作的对策,以期能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关键词:国有林区;森林经营;模式;探究


基于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的大背景,可持续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正在成为世界现代林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方向,我国国有林场从深化改革步入全面建设现代林业的新时代。新时代森林经营工作开展环境、需求与状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变化,生态理念越发深入人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本原则、以提高森林质量为根本目的的指导思想在实际贯彻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森林经营工作开展目标不确定,工作中存在的负面问题对森林经营工作开展产生很大影响。基于此,探讨新时代森林经营工作开展的路径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森林经营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营主体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确

经营主体参与性不高,没有认认真真去经营森林。为此有专家表示,需要一种激励或鼓励政策,让老百姓积极地参与到森林经营与管理中去。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驱动,激励经营主体自觉经营的原则,使老百姓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提升他们参与森林经营的积极性。基于此,笔者建议,国家应当建立一套完整而又科学的森林经营规划,进行全周期经营,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原则,推动我国的森林经营工作稳步向前。

(二)缺乏目标导向

由于森林经营的周期性较长,使得我国的森林经营没有目标导向,没有全周期经营。森林经营不同于农业,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初期所设定的目标,大部分树种,从培育到长成大多都需要 30—50 年的生长周期,由于时间太长,缺乏目标导向和过程设计。森林经营的长期性限制了其建立一套完整的森林经营的科学体系,没有很好地对森林经营进行规划,容易导致很多森林的经营出现短期而又比较混乱的管理行为。

(三)经营理念落后

我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经营方式简单粗放、经营目标单一、经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森林经营也要分门别类,按照不同的树种建立相应的经营体系。我国目前亟需加强森林的多功能经营,行业内乃至全社会都应加强这种理念。不能仅仅看到森林的服务功能,还应看到森林的生产功能,要主动去经营森林,让森林既生产实体产品又提供诸多服务产品,提高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防护能力。坚持森林多功能经营,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保持和增强森林健康稳定,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鼓励和引导适度规模经营。

(四)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非常重视森林经营,但是政府也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森林经营中去。自 2009年开始,我国就提出要加强森林抚育,中央财政于2009 年建立了森林抚育补贴制度,规定中央财政为每亩森林提供 100 元的补贴,这是林业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财政补贴政策。但即使有了这项补贴政策,全国森林抚育需求的资金远超出全部补贴的金额。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困扰森林经营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关人士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希望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能够加大对森林经营的扶持力度;二是希望能够建设一套完善的金融机制,把更多的社会资本引入到森林经营中来。三是希望一些大型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森林经营的工作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二、创新森林经营模式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林业一直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模式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等影响,坚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时至今日,整个林业建设的基础几乎完全建立在森林采伐工业上,大规模开采国有林区与天然林区,造成天然林面积的剧减。因此,对森林经营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改进,促使森林经营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应有的作用便成为新形势下林业经营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森林分类经营

分类经营已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措施, 分类经营并不是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分,而是围绕分类经营进行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与分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对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行为范畴,实行事业化管理, 提议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对公益林进行管理。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实行国家统一管理,地方政府负责的体制。对商品林建设和管理可沿用原来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面向市场,参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既是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二)全社会关注森林经营

国家调整资金安排了一部分中幼林和大径级材培育项目,项目大部分落在了国有林场。其中,2008 年国家林业局安排的中幼林抚育项目 63%安排到了国有林场,珍稀树种基地建设项目 80%安排到了国有林场,大径级材培育项目 91%安排到了国有林场。国家公布了 104 个森林经营示范林场,以引导和推进全国的森林经营工作。国家应当尽快建立森林经营专项资金,将国有林场作为森林经营工作的重要阵地,对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进行扶持,加大低产林改造和抚育间伐力度,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明确森林经营具体目标

针对森林资源功能的多样性、兼容性,森林资源定向经营要对具体林分都应确定主导培育目标,对经营范围内森林整体应确定各类森林的合理经营结构。公益林的主导目标有水资源涵养保护、土壤保持、保健游憩、风景美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森林培育目标应更加细化。

(四)建立完善的森林经营体系

将森林自然分类系统和森林经营分类系统结合起来,采取适宜的森林经营方法,分级分类组织科学的森林经营系统森林经营体系。森林经营单位作为基本的规划设计单位,龄级法以森林经营类型作为森林经营单位,小班经营法以经营小班作为森林经营单位龄级法按经营类型进行设计,使得规划设计的工作量减小,而且能够满足森林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需要,便于森林组织定量化决策。因此,这两种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经营林业大多采用的方法,同时在我国林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结语

在当前国际与国内对森林及生态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显著提升。为了促进森林经营工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必须端正经营态度,以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不断调整经营技巧,完善林业建设的基础设备,提升森林培育水平,从而有效解决森林资源管理中现存的问题,确保森林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王艳秋.林业经营中营林技术生产分析[J].现代园艺,2021,44(03):120.

[2]王翠新.林业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1):93.

[3]夏纪成.乡镇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河南农业,2021(02):38.

[4]王映学.创新林业经营体制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探索[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