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研究述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国内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研究述评

陶然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一大队研究生二队 201703


摘要:伴随着我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联系的日益广泛,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思想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关注。近几年,国内学术界主要围绕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三个方面展开了对历史辩证法思想的研究。认真梳理和总结相关成果,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历史辩证法;唯物史观


卢卡奇在其出版于 1923 年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辩证法思想。该书出版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联系的日益广泛,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1985 年纪念卢卡奇诞辰一百周年的到来,对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研究焦点集中于对《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基本内容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历史辩证法思想的认识。

一、国内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出版的代表性相关专著有邹之坤的《历史辩证法——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2015)、欧阳谦等人的《文化的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2015)、段方乐的《总体性的终结》(2009),等等。除了上面提到的专著,国内各大期刊上也都发表了有关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研究的讨论文章。例如,司强于2020年03期《国外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黑格尔主义溯源》;宋憶冰于2018年16期《现代交际》杂志上发表的《论卢卡奇总体性的历史辩证法》;董济杰于2018年01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及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覃诗雅于2017年04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上发表的《青年卢卡奇历史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聂文文于2016年08期《改革与开放》杂志上发表的《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历史与阶级意识>》;雪婷于2015年05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上发表的《穿越物化的“幻相”——卢卡奇辩证法的真实意蕴》;欧阳谦于2012年04期《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辨析》,等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的观点,对我们在理解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的概念、价值、影响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启发。

二、国内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主要的研究内容

(一)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综观学者对卢卡奇历史辩证法产生背景的分析,大致有时代需要、实践需要和理论需要三个层面原因。在时代需要方面,马生龙认为,19世纪时欧洲大陆科学主义压倒人文主义,与孕育马克思思想的文化背景相似,这为青年卢卡奇的人文主义角度理论表述提供了可能。在实践需要方面,董济杰指出,为了批判第二国际,拯救欧洲工人运动,卢卡奇抓住总体性范畴这个核心,定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强调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呼吁对无产阶级主体性和阶级意识的重视。在理论需要方面,王名哲认为,青年卢卡奇的理论语境极其复杂,他承认,狄尔泰在文化史方面的影响、席美尔在社会学方法和文化具体化方面的影响,以及马克思韦伯在方法论方面的影响构成了自己最重要的理论初始支援背景。

(二)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奠基人”,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包含着十分复杂和丰富的内容。究竟何为历史辩证法?如何理解总体性原则?笔者将国内学界研究大致梳理如下。

1、关于“历史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思想的逻辑支点主要包括总体性原则、主—客体统一论和阶级意识。王俊梅、王名哲认为,卢卡奇以历史这一最基础的概念作为历史辩证法思想的逻辑起点,坚持主—客体统一论,把总体性原则作为内核,力图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并以此重建了历史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具有总体性和历史性特征,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孙伯鍨强调,与黑格尔相比,卢卡奇更为彻底地在同一哲学的逻辑框架中贯彻了主体性原则,他不仅自己把哲学思维的触角从自然界中撤回,甚至还多次责备恩格斯在这方面的不谨慎。不仅如此,卢卡奇明确提出,没有自然辩证法,只有历史辩证法。但必须指出的是,晚年卢卡奇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对这一思想作出了修正,最终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完成了对自然辩证法的接纳。

2、关于总体性原则

研究者普遍认为,总体性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基石,主要包括如下三点内涵:其一,肯定总体优先;其二,总体性把现实当作一个历史过程来理解;其三,总体即主体,主体即总体。宋憶冰指出,在卢卡奇看来,“只有在一个框架体系里,事实才能成为现实”。所谓“总体性”是指把部分看作整体的部分,整体对部分有统御作用。因此,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注重从总体性上把握其历史进程。

(三)卢卡奇历史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正如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一样,在蕴藏丰富魅力的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首先,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存在误解。王俊梅指出,卢卡奇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看作一种纯粹的社会辩证法,以至于将自然辩证法排除在外,这就造成了卢卡奇在理论上反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然而实际上,马克思的辩证法乃是社会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上,卢卡奇关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理解是有缺陷的。

其次,卢卡奇对唯物史观存在误解。聂文文认为,卢卡奇过分强调整体的优先权和由此带来的部分的从属地位,这是一种明显的黑格尔主义倾向。此外,卢卡奇忽视了客体在对象性关系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客体发展对主体能动性发挥的限制。

最后,卢卡奇历史辩证法的革命性局限。司强一方面肯定了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积极意义,即使马克思主义研究摆脱实证主义和宿命论的窠臼,转而回归哲学视野,另一方面强调,总体性辩证法只能把黑格尔的观念论当作自己的理论前提,因此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思想逐渐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立足文本。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等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把握卢卡奇自然观的发展脉络,紧贴历史辩证法思想的本质。第二,坚持整体性。卢卡奇的思想体系是一个连贯的有机整体,将历史辩证法纳入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凸显了历史辩证法在卢卡奇整体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坚持批判性。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理论原点,既看到卢卡奇历史辩证法在批判继承哲学史遗产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新与发展,也看到其理论中存在的唯心论色彩这一缺陷,做到一分为二,力求客观。


参考文献:

[1] 司强.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黑格尔主义溯源[J].国外社会科学,2020(03):28-34.

[2]宋憶冰.论卢卡奇总体性的历史辩证法[J].现代交际,2018(16):218-219.

[3] 董济杰.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及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8(1):64-72.

[4] 聂文文.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历史与阶级意识》[J].改革与开放,2016(8):56、58.

[5] 王名哲.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述评[J].才智,2012(4):189.

[6] 王俊梅.卢卡奇早期辩证法思想述评[D].河南:河南大学,2010:8-36.

[7] 马生龙.青年卢卡契总体性辩证法述评——重读《历史与阶级意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78.


作者简介:

姓名:陶然

出生年月:1997.04.27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江苏东海

学历:大学本科

现职称:军校学员

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联系电话:13146260873

所在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邮寄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业煌路658号

学校所在地邮编:2017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