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农村学校边缘生班级归属感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例谈农村学校边缘生班级归属感建设

汪家明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中学

摘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要让学生健康成长,成就自我价值,首先要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归属感。“班级边缘生”作为初中生群体中的一部分被忽视在学生教育之外,造成其种种不良表现,班级归属感的缺失正是主要原因。营造班级归属感,是学生作为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本文将结合真实案例给出农村学校边缘生班级归属感建设的教育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学校 边缘生 班级归属感 爱 班级活动 班级管理

开学有一段时间了,班级的小A、小B、小C仍游离于班级之外:课堂参与度低,课间自顾自玩,从没主动为班级做些什么,对班级或学校活动兴趣冷淡,甚至对班级或同学取得的荣誉心不在焉,仿佛事不关己。这几位孩子集体观念淡薄,没有班级归属感。如果放任不管,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能是害怕孤独和寂寞的,人们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并在群体中得到温暖、帮助和爱,获得安全感。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它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也提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

我准备循序渐进,多管齐下,帮助这几个孩子寻回归属感,融入班集体。

一、把爱大声说出来,你在班级受关爱

我设计了一张学生信息登记表,其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脉络图。以这些内容为起点,我在闲暇时间找这些孩子分别谈心,地点特意选在温馨的师生交流室、充满书香的悦读空间、洒满阳光的操场。聊天内容轻松有趣,涉及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心、兴趣爱好的肯定、同学交往的建议。谈完后,摸摸孩子的小脑袋,从口袋里掏出准备的糖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与其谈话的不是严肃的老师,而是和善的朋友。

一己之力太单薄,我便私下安排了班内为人热情、性格开朗的同学主动与这几个同学交朋友。下课后一起打开水,分组学习时主动邀其加入,体育课时共同游戏,放学时结伴同行。

同时,我召集科任老师开了短会,把这几个学生的情况做了详细的告知,并拜托科任老师们对这些学生多加关注,课堂上多给予发言机会,生活中多表达关爱之情,取得进步时大力赞赏,遇到困难时热心帮助。

我想,通过这样地关怀体贴学生,尊重理解学生,让孩子能够真切地感到:我的班级是我的另一个家,我属于这里,我在班级这个家的家人们很重要。这样学生会慢慢地把老师当做家长,把班级当成自己温馨的“家”,在“家”里他感受了老师的关心,同伴的支持,集体的温暖,从而对它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

二、班级活动玩起来,人人参与不可少

  1. 创设班级软文化

我班班名为“幸福教室”,学生报到第一天,我便别出心裁地给每位学生发放了私人订制的录取通知书,拿着这份独特的“礼物”,不少同学特别自豪,因为这是专属于他们的特殊待遇。之后,班级便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征集班徽、班旗、班歌、班级理念的活动。该活动要求人人参与,其中班徽和班旗征集就由自行设计、理念阐述、民主投票、定稿制作、班徽上身、班旗上墙等环节组成,活动持续两周,精益求精,作品质量远远超乎我的预料。在活动过程中,所有同学为了同一个班级任务绞尽脑汁,献计献策,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为了让幸福教室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经过民主投票,班级理念阐释为“追随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班级目标定位为“让他人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活动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小A、小B、小C的表现,三位同学均有参与此项活动,或交出了独立的设计作品,或被同学邀请加入了合作团队。小A同学自主设计的作品获得了不少的票数,小B、小C在小组内也主动地参与了讨论。

班徽上身,代表了他们作为“幸福人员”的身份象征;班旗上墙,时时瞻仰,班旗主体部分的大拇指激励大家奋勇向前;班级理念和班级目标投影在电子班牌上,学生入教室前都能看到,提醒自己在幸福教室的使命;让音乐老师排练的大合唱形式的班歌每周共唱,让大家意识到,每个音符上都是一个人,不可缺少。

通过班级软文化的创设,让学生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心理归属,让每位学生心有所依。

  1. 布置班级硬环境

既然班级是学生的“家”,要想让学生爱上这个“家”,班级环境的布置不能少。

我班以“幸福教室”为架构,教室靠近走廊的一侧窗户上贴上了爱心造型的“幸福教室”四个大字,学生时刻可以看见并明确自己作为“幸福教室”一员的身份;教室后面的板报每月更换主题,但张贴奖状和悬挂锦旗的部分固定不变,闪亮的奖状,鲜艳的锦旗,是孩子们拼搏的成果,优秀的见证,这面“荣誉墙”,大大地增强了孩子们的荣誉感,并为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而自豪,归属感油然而生;开学初便为每个学生拍了个人照,将每个同学的照片围成爱心的形状张贴在板报上,中间一个“缘”字,意为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缘分,相聚幸福教室,彼此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天气转凉,为每个孩子购置了一个椅子坐垫,既保暖,活泼生动的造型又为班级增添了几分暖色,孩子们也感受到了班级暖暖的温情。

有序的桌椅摆放,干净的教室地面,整洁的教师讲台,葱茏的装饰绿植,无不体现出幸福教室如家一般的温馨,人在其中,和谐轻松。我多次看到小A、小B和小C主动给绿植浇水,自觉地捡起了掉落地面的细碎纸片。

  1.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班级组建后,我便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班级日志《幸福说》漂流记录,班级点滴,尽在笔底,第二天由书写者上台宣读,让所有学生感觉到所在的班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很新鲜,落款统一为“幸福人员某某某”,读出来掷地有声,特别自豪;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前提出“能赢就不输”的目标,全员参与,排练时自行组织,自主管理,遇到难题共同解决,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像一股紧拧的绳;大张旗鼓地为学生的各种进步设置奖项,举行颁奖典礼,以隆重的仪式感让学生沉浸其中,生成“我的班级很优秀”的自豪感;组建小组,取一个响亮的组名,平时学习和活动时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群策群力,共同成长;“幸福教室”半期总结大会,以全员书写的“我在幸福教室这俩月”书写文本为访谈材料,彼此点赞,择优上墙展示,短短俩月,满满的幸福感;创意晨读活动、农场采摘活动、树叶画制作大赛、大扫除、幸福教室揭榜勇士、午间“名医馆”、关爱老人送汤圆活动……各种活动形式多样,主题明确,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学生在参与活动时都能全身心投入。因为温情感染了学生,因为活动凝聚了彼此,班级教室后面的白板上,经常会出现由磁力贴片拼成的“我爱七一”的字样。

三、班级管理动起来,你我都是主人翁

魏书生曾说过:“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班级建设和发展需要全体班级成员的参与和合作,良好的班风是学生产生班级归属感的重要条件。学生既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自己的组织,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班干部在执行管理任务时,既能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同时有助于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形成。

班级成立之初,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我班便通过民主认领的方式,设置了涉及各个岗位的班级专员。选择一节班会课,为班级专员们举行了隆重的聘任仪式,班主任发放聘书,专员们宣读工作思路,举行集体宣誓,表示为班级出力,为同学服务,为集体争光,力求达成让他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幸福。小A和小B认领了小组长,小C认领了卫生委员,三人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


让孩子充分感受来自校园里家人们的善意和关爱,让孩子在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中耳濡目染,见证优秀,让孩子在班级管理中亲力亲为,争当主人,孩子的心便牢牢地贴近了班级集体。在爱的流动中,他们真实地感受到:这是我的班集体,这是我在校园里的家和家人,我们彼此归属,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参考文献:

[1]鞠艳.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现状及其特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