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作物的育种与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谈农作物的育种与栽培技术

邵敏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良种场 6364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根基,只有保证了农业的发展质量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的育种及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使用农作物栽培技术可以保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文章在此背景下,针对农作物的育种与栽培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作物;育种;栽培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人口大国,国家属性决定了我国社会对农作物的需求较大。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是农业技术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农作物栽培技术正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但由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土地荒废现象日益加剧,导致了很多农业生产的停滞不前,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作物的种植。在这一背景下,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主体、提高种业监管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系统部署,如何实现农作物的育种和栽培是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农作物育种与栽培的主要影响因素

农作物在育种与栽培的过程中,受各种如气候、土壤条件、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在育种期间,只有在适当时期有效播种作业,才能为种子提供温度与水分适宜的发芽环境,以此确保农作物良好生长。播种时间太早或太晚,都会对作物后期生长造成影响。农作物播种过程中,还要注意播种方法,尽可能选择利于农作物生产的方法进行播种作业。此外,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属于严重影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农作物植株的光合作用效果通常会受到作物种植密度带来的影响,而光合作用在此条件下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因此,在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时,需科学设置农作物的密度。由于土地环境、水肥条件、光照作用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实践中,可通过调控光照强度、合理密植、田地重整等方式,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比如,人工提供光照,通过延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从而提高有机物的积累;利用间种、套种等方式,可提升田间的复种指数,确保主要农作物的发育条件得到满足;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通风透气条件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势能。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和质量。在实施高产栽培时,要确保品种的优良性,选择抗性好、稳产且能有效抵抗病虫害的品种。必要时可通过采用基因重组的方式改变其遗传因素,对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具有现实意义。在育种时,可选择多样化的育种方式搭配栽培管理方法,选择合适的发育期和成熟期加以人工干预,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对农作物实施标准化、体系化、精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都能达到增产的目的。比如在播种的时间、地点选择上,幼苗的移栽保护配方施肥、节水灌溉、使用化学抗旱剂、室内栽培、间套复种等都可有效改善中低产地区的生产效益。

2 农作物的育种与栽培技术路径思考

古人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影响农作物栽培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农作物的播种期。近些年来随着外来引进、改良品种农作物的增长,不少地区种植户由于不了解农作物的特点与生长周期,导致错过最佳播种期,影响农作物的整体产量,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力物力损失。每种农作物都有特定的生长周期与生长规律,因此需要适时播种能够保证基本的水分、温度、光照条件达到最佳,提升农作物出苗后的抗旱、抗寒以及抗病虫害能力。

一些农作物栽培者对所栽种的农作物品种了解的不够全面,没有掌握好农业方面相关知识,也没有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结构和构造,再为农作物主要肥料化肥施肥过程中,盲目施肥。这种情况,对土壤发生了严重污染,降低土壤自身肥力,使农作物低抗害虫能力受到了损害,农作物免疫力有所下降,进而使农作物的原有价值失去了。在以往农业种植过程中,是以动物粪便为有机肥料,属于最原始、最绿色的植物营养供给方式。而随着耕地面积增大,化学肥料引起人们关注,所对农作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极易因操作不规范、使用量过大等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对此,还需合理选择肥料,借助农作物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严控肥料使用量,确保“无公害产品”稳定发展。农作物栽培过程中,水肥的用量和本身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致使有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在具体的灌溉操作过程中,对水资源质量和污染情况要严格分析。对于水资源管理来说,水肥的管理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严格合理的控制水肥的使用量

栽培技术直接影响着农作物接下来的生长过程,科学的栽培能够保证幼苗的顺利生长,而不科学的栽培则会导致过密、过稀,甚至影响农作物的存活率。首先是对于幼苗的培育:在培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对土壤类型的基本要求,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施肥、浇水和管理等,为幼苗的正常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做好种植间隙的控制:为了使农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得到合理的保证,同时也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要对幼苗的种植间隙进行合理控制,使其紧密程度适中。要利用农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和生长差异,对其进行搭配种植。再次要掌握合理嫁接的方法:在农作物栽培技术中,嫁接作为重要的人工營养繁殖方法,通过将一种作物的枝芽转移到另一种作物上,两者共同形成一个新的植株体,继承两种作物的优势,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在实际情况下,嫁接之后的农作物往往能提升口感,有利于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顺利发展。

在当前农业发展与社会大环境下,应积极提倡无公害栽培种植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栽培技术,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以往的种植栽培不同。但是从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角度上来看,对每一个环节必须要规范化管理,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后果可想而知。这种栽培方式,为了能够更加地维系和发展,在农作物选择上和化肥农药管理必须要严格管理,还要合理严格管理无公害栽培基地。如果农作物生长环境出现了变动,农作物很有可能出现新病害,这种病原体附着于农作物之上,很有可能得到新的发展趋势,这种情况,对下一季度的生产和收益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来处理基地管理技术,比如:对病原体要采取严格措施最大程度上杀死,杀死病原体之后要焚化和腐化处理附带病原体的植物残留,并充分利用专业技术来杀害和处理土壤,运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病原体问题。合理高效的种植基地管理能够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和方式有效的管理,防止一些病害发生。

3 结语

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的要求较多,为此要加强农业科研,研制出抗性高、产量高的新品种,从源头上奠定优质、高产的基础。努力提升农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利用现代化栽培技术严格管理田地。育种与栽培技术人员应当转变理念,将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使用,不断总结优秀、高效的栽培经验,注重对栽培基地的培养和选择,合理轮作。认真选用品种,做好育种的前期准备。规划好各类农作物的种植规格,构建合理的种植结构,及早补苗、定苗,适时松土,培养科学的栽培管理意识,采用精细的施肥配方,保证作物高产、稳产。


参考资料:

[1]李庆友.论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J].农业与技术,2019,39(22):124-125.

[2]郭伟.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20):109-110.

[3]田红莉,付朝云,张显.浅谈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8,38(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