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彭芃

江西省 樟树教育体育局 3312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学生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未来的全面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是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很多事情缺乏认知,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此时,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源于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数学教师应当多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可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再加上教师发挥好引导的作用,组织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位置》时,可以给学生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师:“同学们,新学期,我们班又迎来了新同学,他们对我们的学校和教室还不熟悉,你们能不能为这些同学介绍一下校园和教室的位置?”这时,学生们就会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听了你们对校园和教室的描述,涉及了关于位置的词汇,但是并没有标准表述建筑物的位置。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东、南、西、北这些方位词,这样同学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述建筑物的位置。”教师为学生创设与知识相关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从而锻炼自己学以致用的素养,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提升自己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多设计趣味性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很多事情都有很大的好奇心,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多设计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题目,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兴趣浓厚的事物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和小学生喜欢看的一些动画片进行结合,让动画人物陪伴或引导自己学习。对于一些较难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表演其场景,帮助理解题意,抽象数学模型。例如相遇问题,就可以请两个学生来扮演两辆行驶的汽车,同时相向而行,最后相遇。也可以同桌两个人各拿一块橡皮,以桌子的一边为路线,模拟相遇问题。在理解了题意之后和学生一起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自己的具身学习中探究出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三、开展互助合作式小组讨论活动

  1. 教师要结合学习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合理分工,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互助合作式学习中的具体责任,从而为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奠定创造前提条件。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数学教材,通过“圈、点、批、划”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并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第三,要引导学生养成学会倾听及表述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倾听、表述的过程中汲取其他同学的正确观点,不断深化、完善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以达到在探讨过程中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第四,帮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互帮互助过程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第五,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度思考,不断提升思维的深度。

四、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因为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会认为有一定的困难,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可以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性的事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在学习中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可以先让学生猜自己的年龄。学生:42岁、38岁、45岁。教师说:“同学们,这样猜,很难猜出实际年龄,给同学们一个提示,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接下来学生们纷纷猜测是40岁、35岁以及45岁。教师:“同学们为什么这样猜呢?”学生说:“我们猜测的都是5的倍数,38岁和42岁这些数字都不是5的倍数。”然后教师又给学生一个提示:“老师的年龄既是5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同学们,我的年龄是多少岁?”学生们答道:“45岁。”教师借助对话的方法,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转变成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措施,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其中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性的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等措施都是不错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成长,也可以促进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让师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李云霞.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智力,2020(28):67-68.

[2]杨小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3.

[3]李晚军.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20(2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