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1

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

王娜

渠县万寿镇第一学校 四川省达州市 635201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卑、自责、抑郁等种种心理行为问题,成为影响当代中小学生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常常表现为厌学、自控力差、易怒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备课必要之思考。尤其,今年在突入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下,如何做好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有限的资源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责无旁贷。下面我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数学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 选择和创设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积极性的生活化素材,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以他们熟悉、喜爱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的兴趣。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实施愉快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心态。

2、在教学中让学生知李四光、钱三强、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光辉事迹,他们以一颗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富裕的生活条件,而献身于祖国的事业,在他们光辉思想的沐浴下,学生的思想境界久而久之就会升华。

3、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多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没有恐惧心理,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克服了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

4、数学的教学内容其中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例如“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使学生为祖国自豪;  “祖冲之是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七位小数的中国数学家”使同学们领悟数学领域的研究无止境; “对称”让学生领略了数学使人们产生美的感受; “鸡兔同笼趣味题”足可以让学生产生对科学浓厚兴趣等等。这些都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熏陶和情感教育,爱国情感的好素材,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有利于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积极的评价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许多厌学的学生,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过多的批评与指责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1、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让学生敢讲、敢说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其中也必然有许多不成熟,甚至幼稚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起码对学生来说挑战了自己,开动了思维。因此教师要包容、要鼓励,不要急于评价,更不要压制,惟一种方法独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只要这样坚持不打压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敢讲、爱想,就能呈现出积极的表达交流。

2、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错”。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说“你虽然碰壁了,但你的探索精神是可贵的。”“你再试一试,相信你一定成功!”“你愿意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在他们心理无压力的环境下才能逬射。我们只有宽容错误,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才能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因而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使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是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必要条件。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都会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