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考

王竞丰 1 高丽琼 2

1 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 650217 ; 2 福建海峡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云南昆明 650217

摘要:安全生产是电厂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电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以及因素较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影响电厂整体生产线的可靠性运行。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生产安全隐患,需要逐步构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对电厂生产过程实施全方位安全管理,把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本文主要讲述了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旨在进一步强化电厂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电厂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种类多,涉及到很多高温高压等危险物质,生产环境较为复杂,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促进电厂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一、概念分析

本质安全管理主要是对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并利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安全风险实施高效的预防和控制,并对工作人员的生产行为等进行严格的管控,破坏安全事故的产生环境和条件,从而构建更加完善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电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其中主要的利用设计以及补偿模式对工作人员、机械设备、场地环境以及管理制度等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对安全隐患问题达到全面管控,做到人员不违规、设备稳定运行、工作环境优化、管理制度完善的安全管理目标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是对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二、重要性

构建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特点,也是对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需要进一步提升电厂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增强电厂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此外,电厂是高技术密集型企业,电厂内部现代化高新技术设备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其应用的生产系统技术含量较高,且结构复杂,需要自动化的安全保护系统。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厂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引进现代化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繁杂,且涉及到大量煤粉、液氨等危险源,而且危险因子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呈现不同的状态2】。因此,为了强化电厂安全稳定生产,保障企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需要电厂提升安全管理层次,积极应对安全生产的挑战。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安全管理模式,集安全管理、安全评价、健康管理、风险管理等于一身,主要目的是对电厂实施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保障电厂安全生产,提升安全管理质量。由此可见,强化本质安全理论的深入,构建完善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对于电厂生产稳定安全非常重要。

三、构建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强化日常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保障安全管理章程的执行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电厂要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生产环节的具体需求,制定全面系统且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对电厂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涉及到。为了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要对所有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完善责任追究制,保障电厂日常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3】。此外,还要注重督促电厂管理人员实施定期的内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处理。

(二)强化设备管理

电厂生产离不开机械设备,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电厂的生产设备逐渐体现出类型多样化、生产技术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设备安全管理技术以及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综合性安全管理,防止出现设备故障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设备的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并安排专业化的人员对使用过程中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并结合设备使用寿命、使用过程中的具体状态等对其实施科学合理的报废操作,确保整体生产线的安全稳定运行4】。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的时间、过程、部分等进行详细客观的记录,并形成电子档案,构建档案库,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方便查询和即时共享,为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此外,还要制定合理的预防性维护制度,时刻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保障设备运行良好。

(三)优化人员管理

电厂工作人员是生产技术以及设备操作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等,对电厂的安全管理效果影响极大。因此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力度,坚持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理念,不论是电厂领导还是基层职工,都要遵循安全管理规范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升电厂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能够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的反应和处理,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具体实践:(1)利用多种方式培养普通员工的职业素养,强化其道德水平,如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是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技能水平,能够对业务技能进行熟练操作

5】。(2)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并在各个生产环节中深度渗透,提升职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四)改善场地环境

电厂的生产场地环境对于安全管理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在本质安全管理理论背景下,要对电厂生产场地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确保其规范性和标准性,有效减少场地环境中的安全隐患问题。(1)在对电厂场地建设时,要严格遵循特种作业建筑规范的相关要求,并结合电厂场地的建设技术要就对环境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置。要结合机械设备的不同性能,利用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等对其开展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对于老化陈旧的设备及时更新。(2)利用精密的设备对场地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音等因素开展24小时的全天候检测,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防止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对人员身体造成危害6】。(3)结合场地环境特点,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并制定科学安全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能够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为工作人员提供逃离通道,保障生命安全。(4)在电厂场地建设过程中,现场监管人员要对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实施全面的审核,确保技术操作、设备材料等够符合规范性要求,在审核过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或者是安全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用电,而且也关系到电厂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构建完善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对电厂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强化设备管理、提升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改善工作场地环境,为电厂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丹. 古交发电厂安全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0.

[2]杜春雨.大唐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2):126-127.

[3]刘卓菲. 营口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4]蔡承伟. 本质安全管理在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谢森. 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6]孟超.浅谈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J].神华科技,2010,8(01):6-8+20.